分享

浅谈《菊与刀》和书中的日本人 |日本文化

 汕头能率 2017-05-24



今日

话题

稍微研究过日本,或者对日本有了解的小伙伴肯定都会知道这么一本堪称“对日研究开山鼻祖”的《菊与刀》。今天我们就来简单的谈一谈这本神作和它书中的日本人。



《菊与刀》是本讲日本文化,民族性的人文类著作。在世界范围内都极具影响力,甚至在日本国内也有学者将其认定为“日本近现代研究日本的开山鼻祖”。甚至有“20世纪50年代美国用它改造日本,80年代世界用它分析日本,21世纪中国用它认识与重新发现日本”的评价。而对于这部堪称神作的书我们又该如何评论呢?


我们还是先来看看这本书是在什么情况下写成的吧。1944年,二战中的日本败局已定,美国急于制定战后对日政策。而摆在当时美国眼前有两个问题:日本会不会投降?对日本能不能用对德国的办法?为了能够制定好战后对日的一系列政策,美政府请来了大量的研究人员针对日本这个陌生文化圈的国家进行研究。而本书的作者人类学家露丝·本尼迪克特便是受邀专家之一。



本尼狄克特通过一个人类学家的视角,基于文化相对主义的立场,坚持用客观冷静的态度看待日本文化。而这种客观,不掺杂个人主观感情的学者精神,在很大程度上保证了研究结果的客观性和科学性。


抛却《菊与刀》的内容,本尼迪克特就已经给我们上了一节很有价值的课:以客观的视点审视世界,冷静的看待对手,摈弃简单粗暴的看待世界和历史的二分法,破除那种非黑即白的世界观。只有这样才能触碰到那些更接近实物本质的东西。


让我们将眼光转回书的内容上。本尼迪克特在书中用“菊”和“刀”这两个看着完全不相干,甚至有些相反的事物,十分逼真地刻画出一个具有矛盾性格的日本民族的形象。


“菊”是日本皇室家徽,也代表着日本民族中谦和,随性的一面。有着“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意境与心态。“刀”则是日本武家文化的象征,代表着日本民族的“武士道”精神。坚韧、不屈、倔强、顽固且好斗。本尼迪克特认为大和名族将两种看似完全相反且矛盾的性格集中为一身。正如书中说的那样:“爱美而黩武、尚礼而好斗、喜新而顽固、服从而不驯。”


另外,本尼迪克特在书中还提到了一个融于日本人血液中,引导其行为的根本理念——“耻文化”。


“由于日本‘耻’文化影响深远,当今女性受性侵、羞辱后仍不敢向人倾诉,唯有透过自残方式抒发心中悲愤。”这是加在书中一幅画旁边的注脚。这幅黑白相间的画中,一张床和一张桌子摆在房间内,一名少女无力地坐在地上,身体倚靠在床上,右手手腕以上满是用刀自割的血痕。


“耻文化”这三个字在当今俨然已成为日本文化最精辟的概括,深入人心。以至于现在一提到日本人的形象大家都会想到:一些出身于等级社会的人们,基于“恩”的思维方式,承担“义务”、完成“情义”、维护“名分”。极具有“集体主义”倾向,而“耻”作为一种外部规范潜藏在日本人的道德体系之中。他们以“耻”来排除少数派,以“耻”来维护核心利益等等。



不过,无论怎么说。《菊与刀》终归是一部受政府委托,带有一定政治色彩的研究报告。虽然,其在对日人文和文化研究方面有很多贡献。但碍于其文化圈差异问题对于日本“耻”文化的理解其实比较表面。


单单用“耻”文化来解读日本人的行为或日本社会之种种问题。虽然时常可以解读,但并非任何情况都可以套用。在很多场合下,单单依靠“耻文化”很难解释日本社会之复杂。


对于日本人的研究同为东亚文化圈的中国人大可不必舍近求远的去研究西方研究报告。并以此为根本在于看待当下的日本人。第一、时过境迁,现在的日本已经不是当时战时的日本了。虽然共通但不共同。第二,作为一个不理解东亚文化的西方人,其在深度文化层面理解确实有些欠缺。


其实,日本学者也这么认为:所谓的日本的耻文化其实源自于中国。中国在将儒家思想“忠,孝,礼,义,信,仁”等思想传到日本之后被日本人完完全全的接受下来。那些“极端自尊,在乎名誉,害怕失败、被辱和讥笑”的日本人形象,是不是也在鲁迅、柏杨笔下见过呢?


所以,虽然《菊与刀》在日本研究方面依然是一部神作。但是在当今社会直接套用去看待日本的话并不合适。在强调日本当今社会特殊性的同时,其实我们也可以检视下自身。可能他们只是我们的一个哈哈镜,照射了我们的影子。,些当代的和那些被我们抛弃在历史长河里的。


公众号ID:RoninGosho

中文最大日本文化电子揭示板浪人御所(SenGoKu.Cn 2005年创立)与日本视角(JPSOO.Com)旗下自媒体:日本物语。从文化、历史、大河剧、甲胄、器物等日本的视角,以增进中国年青人群体对日本认识与了解促进为主旨的非盈利性自媒体。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