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道医学堂丨道医学的脉道系统(二)

 任金平 2017-05-24

中国道医


道医学的脉道系统(二)
编辑/中国道医研究院



结缘香囊

免费结缘道医秘制端午节香囊+端午辟邪符


3
阴维


阴维脉,联系着各条阴经,发挥维系作用,起着“溢蓄”脉气,维护人体各阴经脉生理组织功能的动态平衡。其分布部位和有关情况分述如下。

    

循行部位


《素问·刺腰痛》:刺飞阳之脉,在内踝上五寸,少阴之前,与阴维之会。

    

译释:针刺飞扬这一脉,它的位置在足内踝尖上五寸处,足少阴经的前面,与阴维脉相交会的地方。(也就是筑宾穴,是阴维脉之郄。)

    

《难经·二十八难》:阴维,起于诸阴交也。

    

译释:阴维脉,起始于各阴经交会的地方。(人体各条阴经都在胸腹中交会,故阴维脉在躯干中的位置较深,连阴经,络五臓。)


《奇经八脉考》:阴维起于诸阴交,其脉发于足少阴筑宾穴,为阴维之郄,在内踝上五寸颛肉分中,上循股内廉,上行入少腹,会足太阴、厥阴、少阴、阳明于府舍,上会足太阴于大横、腹哀,循胁肋会足厥阴于期门,上胸膈挟咽,与任脉会于天突、廉泉,上至顶前而终。凡十四穴。

   

交会穴位


筑宾(郄;足少阴)、冲门、府舍、大横、腹哀(足太阴)、期门(足阙阴)、天突、廉泉(任脉)。手分支脉中与天泉、郄门、内关等穴交会。

    

脉理探讨


由于八脉道的生理部位置是处于组织的较深层次,体表本脉穴位一般是它们的主支脉上的穴位在体表的投影,弄清这点不仅对修真学理法的理解有指导作用,对临床施治也有重要的指鉴意义,这从任、督二脉中就可以看出这一特点。交会的概念,在经络和脉道这两个系统中,有平行交会、交叉交会,还有一种,实际上是一种立体交汇,而并未产生座标点的相会。两系统中的这一特点应当注意,不应全部都理解成平面交汇。

    

综上所述,我们可以看出,在八脉生理组织结构的介绍、分析中,一般都是以古典经籍为依据,在医家的著述中,罕见对古典记载中,不完善不全面的八脉的组织结构提出意见。但是,从修真生理组织学的立场出发,则应以利于修证实践为重,了解掌握全面的生理组织结构,并且在修证的实践中不断完善丰富这一系统。

   

例如,在阴维脉中,上肢有一条重要的分支,一直未见前人立文字阐述。这就是在阴维脉的结构分布中,在表层天突穴的内部深层中,在主干阴维脉上,有一重要支脉,沿腋下和手臂内侧中线的深层下行,至内关而止。修持良好时,还可以通达劳宫,或者指尖。这条支脉是一条客观存在的阴维支脉,从医家的“八脉交会穴”,出自于元代“少室隐者”这一历史事实中,一方面说明医家许多理论都是出自干修真的“隐者”,另一方面也可以佐证它的客观存在。修身学友道医从业者,更可以从修炼实践的中、高层次中体悟到它的存在。

    

阴维脉之“维”,含有维系、维络、维护之意,《难经·二十八难》说:“阳维、阴维者,维络于身,溢蓄不能环流灌溉诸经者也。”这就说明,阴维,维络诸阴;阳维,维络诸阳。阴维有维系、联络全身阴经的作用,对脉气的盛衰起调节溢蓄功能,一般情况下不参与环流,修真者则可以脉经合一,进入环流或大宇宙交换。

 


4
阳维


阳维脉,联系着各条阳经,发挥维系怍用,起着“溢蓄”脉气,维护人体各阳经脉生理组织功能的动态平衡。其分布部位和有关悄况分述如下。

    

循行部位

    

《素问·刺腰痛》:阳维之脉,脉与太阳合湍下间,去地一尺所。

   

译释:阳维这条脉道,与足太阳膀胱经相交会合,在腿肚下际,距离地面一尺左右的部位。(阳交穴)

    

《难经·二十八难》:阳维起于诸阳会也。

    

译释:阳维脉起于与各阳经交会之处。

    

奇经八脉考》:阳维起于诸阳之会,其脉发于足太阳金门穴,在足外踝一寸五分,上外踝七寸,会足少阳于阳交,为阳维之郄,循膝外廉上髀厌抵少腹侧,会足少阳于居髎,循胁肋斜上肘,上会手阳明,手足太阳于臂臑,过肩前,与手少阳会于臑会、天髎,却会手足少阳、足阳明于肩井,入肩后,会手太阳、阳炁于臑俞,上循耳后,会手足少阳于风池,上脑空、承灵、正营、目窗、临泣,下额与手足少阳、阳明五脉会于阳白,循头入耳,上至本神而止。凡二十二穴。

   

交会穴位


金门(足太阳)、阳交(郄,足少阳)、臑俞(手太阳)、天髎(手少阳)、肩井(足少阳)、本神、阳白、头临泣、目窗、正营、承灵、脑空、风池(足少阳)、风府、哑门(督脉)。上肢部的分支脉由中有数个与手少阳经交会穴,至外关穴。

   

脉理探讨


由于八脉道的生理解剖位置是处于组织的较深层次,体表本脉穴位一般是它们的主支脉上的穴位在体表的投影,这从任、督二脉中就可以看出这一特点。交会的概念,在经络和脉道这两个系统中,有平行、交叉交会,还有一种,实际上是一种立体交汇,而并未相会。两系统中的这一特点应当注意,不应全部都理解成平面交会。

    

综上所述,我们可以看出,在八脉生理组织结构的介绍、分析中,一般都是以古典经籍为依据,在医家的著述中,罕见对古典记载中,不完善不全面的八脉的组织结构提出意见。但是,从修真生理组织学的立场出发,则应以利于修证实践为重,了解掌握全面的生理组织结构,并日在修证的实践中不断完善丰富这一系统。

    

例如,在阳维脉中,上肢有一条重要的分支,一直未见前人立字阐述。这就是在阳维脉的结构分布中,从肩井穴解剖位的内部深层中的主干阳维脉上,有一重要支脉,沿肩和手臂外侧中线的深层下行,至外关而止。修持良好时,还可以通达指尖。这条支脉是一条客观存在的阳维支脉,从医家的“八脉交会穴”,出自于元代“少室隐者”这一历史事实中,也可以佐证它的客观存往。修身学友更可以从修炼实践的中高层次中体悟到它的存在。

    

阳维脉之“维”,含有维系、维络、维护之意。《难经·二十八难》说:“阳维、阴维者,维络于身,溢蓄不能环流灌溉诸经者也。”这就说明,阴维,维络诸阴;阳维,维络诸阳。阳维有维系、联络全身阳经的作用,对脉气的盛衰起调节溢蓄功能,一般情况下不参与环流,修真者则可以脉经合一,进入环流或大宇宙交换。

   


5
阴硚

   

循行部位


《灵枢·脉度》:阴跻脉者,少阴之别,起于然骨之后,上内踝之上直上循阴股,入阴,上循胸里,入缺盆上,出人迎之前,入鼻旁,属目内眦,合于太阳、阳硚而上行。

    

译释:阴硚脉,是少阴肾经的别脉。起于然骨后面的照海穴,上行于内踝上方,直向上行沿着大腿内侧进入阴部盆腔中,再在腹腔中上升进入胸腔内,上升进入缺盆上方,在人迎的前方行出,再进入鼻旁,属于内眼角区域,与太阳经、阴硚脉相合而上升。

    

《难经·二十八难》:阴跻脉者,亦起于跟申,循内踝上行,至咽喉,交贯冲脉。

    

译释:阴跻脉这条脉,也是起于足后跟中,沿着足内踝向上行,到达咽喉部,交会贯通冲脉。

    

《奇经八脉考》:阴跻脉者,足少阴之别脉,其脉起于跟中足少阴然谷穴之后,同足少阴循内踝下照海穴,上内踝之上二寸,以交信为郄,直上循阴股,入阴,上循胸,入缺盆,上出人迎之前,至喉咙,交贯冲脉,入鼻旁内廉,上行属目内眦,与手足太阳、足阳明、阳硚五脉会于睛明而上行。

    

交会穴位

    

照海穴(足少阴);交信穴(郄,足少阴);晴叫穴(足太阳)。


脉理探讨


阴阳硚脉,按照前人的说法是“分主一身左右之阴阳”。硚,指抬脚、起脚,引伸为始起于脚之义,含有“足跟”和“硚捷”的意思,硚脉都是从下肢内、外侧上行到头面,可以说在人体中是连天接地,纵贯上下,具有交通一身阴阳之脉气的功能。阴阳硚脉在上方都交会于眼内角深层,入属于脑。其脉气有濡养眼目,司眼睑开合和肢体活动的功能。

    

人体两条阴硚脉由于集一身左右的阴脉之气,从足跟上行循阴股入阴,在小腹中经过“尾闾前、膀胱后、小肠之下、灵龟之上”这一特定区域再上行入头面。并且与手足太阳经、足阳明经、阳硚五脉聚会于睛明,使阴阳脉气混溶一片。“机在目”,此脉道最易阴中求阳、水中火发。因而阴跻一脉在修真学中占有极为重要的作用,丹经中论阴硚一脉,是穴、脉共论,正如紫阳真人所云:“八脉者,先天大道之根,一炁之祖,采之惟在阴硚为先,此脉才动,诸脉皆通,督任冲三脉,总为经脉造化之源。而阴硚一脉,散在丹经,其名颇多。曰天根(牝门),曰死户,曰复命关,曰归根窍,曰丰都鬼户,曰死生根。有神主之,名曰桃康。上通泥丸,下通涌泉,倘能知此,使精气聚散,皆从此关窍,则天门常开,地户永闭尻脉周流于一身,贯通上下,和气自然上朝,阳长阴消,水中火发,雪里花开,所谓天根月窟闲来往,三十六宫都是春,得之者身体轻健,容衰反壮,昏昏默默,如醉如痴,此其验也。要知西南之乡,乃坤地维闾之前,膀胱之后,小肠之下,灵龟之上。此乃大地逐日生气之根,产铅之地也,医家不知有此。”

    

修身者和道医从业者在修身中,皆应牢牢把握住此下手关键之处,获得人法地的修证方法,刻苦求证,此脉一通,八脉皆通,十二经也可真正畅通无碍,精炁神皆获巨变,从而易于全面求证修身的其德乃真,而真正进入道学和道医领域。



6
阳硚

    

循行部位


《灵枢·寒热病》:是太阳有通项入于脑者,正属目本,名曰眼系。……在项中两筋间,入脑乃别阴脐、阳跻,阴阳相交……交于目锐眦。

    

译释:足太阳经有经别通于颈项而进入人脑的,正属于眼睛的根部,名叫眼系(颅内眼脑之间)。……在颈项中,两筋之间,进入颅脑,分别为阴脐脉、阳胼脉,阴硚与阳硚相交合……外角的深处。

    

《难经·二十八难》:阳硚脉者,起于跟中,循外踝上行,入风池。

    

译释:阴硚脉,起始于足跟中,沿着外踝向上行走,进入风池穴内。

    

《奇经八脉考》:阳硚者,足太阳之别脉,其脉起于跟中,出于外踝下足太阳申脉穴,当踝后绕跟,以仆参为本,上外踝上三寸,以跗阳为郄,直上循股外廉,循胁后髀,上会手太阳、阳维于臑俞,上行肩膊外廉,会手阳明于巨骨,会手阳明、少阳于肩偶,上人迎,挟口吻,会手足阳明,任脉于地仓,同足阳明上而行巨髎,复会任脉于承泣,至目外眦与手足太阳、足阳明、阴硚五脉会于睛明穴,从睛明上行入发际,下耳后,入风池而终。

  

交会穴位


申脉、仆参(足太阳经)、跗阳(郄,足太阳经)、居髎(足少阳经)、臑俞(手太阳经)、巨骨、肩髃(手阳明经)、地仓、巨髎、承泣(足阳明经)、睛明(足太阳经)、风池(足少阳经)。

   

脉理探讨

    

阴阳硚脉,按照前人的说法是“分主一身左右之阴阳”。硚,含有“足跟”和“硚捷”的意思,硚脉都是从下肢内、外侧上行到头面,可以说在人体中是连天接地,纵贯上下,具有交通一身阴阳之脉气的功能。阴阳硚脉在上方都交会于眼外角深层,入属于脑。其脉气有濡养眼日,司眼睑开合和肢体活动的功能。“圣人吸之以踵”,内呼吸能达此境界者,硚脉已通,先天无为大周天内气循环阶般,自然能进入此境界中。



7
冲脉


循行部位

    

冲脉是十二经和五臓六腑之海,冲脉的生理功能由于八日脉学源自于道家,所以医家和道家的观点基本一致。但是,道学和道医中并未将中脉的内结构同时透露给医家,所以传统中医学中并没有关于中脉的记载。而道学与道医中却高度重视中脉在修身求真中的应用:中脉上世百会内,下止于阴硚会阴,居于脑、胸、腹三腔的中央。在三腔中与左右的冲脉处于相同的立体平面。故中脉与冲脉在体腔内的区分不易分别。


但是中脉属于修身之用,而常道医理则以冲脉为用。因而中脉也并不完全等同于冲脉。冲脉由一大主脉,四大分支和脉别以及别络共同组成。从小腹内的会阴穴(阴硚)中线直上泥丸百会的一条脉足中脉,左右伴行的是冲脉的主干脉,左右各一条副支伴行而上,主干的相关部位还有若干脉别分支,这足冲脉的重要特点,它们分布穿行到浅表层。冲脉的胸段中,相当于膻中的内深层处的冲脉上,左右各分出一支大支脉,穿出胸腔在中线上进入两侧上肢,直贯中指尖,成为两大支干,这两条支干的相应部位,也有若干脉别和别络分出。在躯干体腔中线上的主干冲脉的下端,会阴穴内,左右各分出两条大支支脉,各自穿出盆腔,沿中线贯入两下肢,直达足趾尖。成为下肢的两大冲脉支干,这两条大支干的相应部位上,也有若干脉别和别络分出。

    

在老子《德道经》的人法地修身守一方法之中,还可以证出女性的左右卵巢下方有两条起自于阴硚昔肌三窍中左右两窍的脉道,向上穿过双侧卵巢后向上直行,直达左右经属足少阳胆经,又系手少阳、γ足少阳、足阳明与阳维脉之会的肩井穴。当此穴窗未闭合时,可以直接与天相通。针灸学中虽然知道此穴可以治疗妇科疾病,却并不了解这个“井”的深度直达卵巢和阴硚营肌内。男性的这两支内脉同样存在,在硚昔肌左右窍中发出左右分支后,稍向左右曲行即在肩井穴的垂直线处上行,而直达肩井穴相连接。故这两支内脉的畅通和肩井穴的开启,极其有益于直接获得天德能量,进人体内的先天真水中,直接补充元气。

    

医家的冲脉,详言的资料不多,医家所言冲脉的分布情况列述如下。

    

《灵枢·逆顺肥瘦》:夫冲脉者,五藏六府之海也,五藏六府皆禀焉。其上者,出于颃颍,渗诸阳,灌诸精,其下者,注少阴之大络,出于气街,循阴股内廉,入腘中,伏行胫骨内,下至内踝之后属而别。其下者并于少阴之经渗三阴,伏行出跗属,下循跗,入大指间。

    

译释:冲脉是无臓六腑之海,五臓六腑都禀受冲脉脉气的濡养。它的上端,出于咽喉内上部和后鼻道,向诸阳经渗灌精气。它的下端,注入足少阴肾经的大络,从气冲部分出,沿大腿内侧下行,进入膝窝中,下行胫骨内,下行到足内踝后面的跟骨上缘分出支脉,与足少阴经并行,将精气渗灌于足三阳经中,向前行的分支,从内踝的深部跟骨上缘处分出,沿足背进入大趾间。

    

《灵枢·动输》:冲脉者,十二经脉之海也,与少阴之大络起于肾下,出于气街,循阴股内廉,邪入腘中,循胫骨内廉,并少阴之经,下入内踝之后,入足下,其别者,斜入踝,出属跗上,入大指之间,注诸络以温足胫。

   

译释:冲脉是十二经脉之海,它和足少阴经之络同起于肾下,出于足阳明经的气冲部,沿大腿内侧,向下行于胭中,再沿胫骨内侧,与足少阴经一起下行入于足内踝之后,入于足下。另一支脉,斜入内踝,出而入于胫骨、跗骨相连之处,经足背进人大趾之间,入诸络脉之中,起到温养胫骨和足部的作用。

    

《奇经八脉考》:起于少腹之内胞中,其浮而外者,起于气冲,并足阳明、少阴之间,循腹上行至横骨,挟脐左右各五分,上行历大赫……至胸中而散。

   

交会穴位

    

会阴穴(任脉)、气冲(足阳明)、横骨、大赫、气穴、四满、中注(足少阴)、阴交(任脉)、肓俞、商曲、石关、阴都、通谷、幽门(足少阳)。太阳脾经中的公孙穴通于冲脉。


脉理探讨

  

冲脉的“冲”字,繁体字作“衝”,是喻示“要冲”、“直冲”、“要道”之意。冲脉上通于头中,下达于足下,脉道由中绒贯串全身,是总领诸经脉气的要冲。冲脉能调节十二经气血,所以有“十二经之海”,“五臓六腑之海”和“血海”的称誉,之所以称“血海”,其一与其主干起于胞中,其二与冲脉穿骨过髓的生理特点相关,骨髓是造血之源,冲脉的四大分支穿过四肢管状骨的中央,冲脉又是起于胞中,又称“血室”,故有“血海”之称。冲脉与任脉、督脉相连通,似圆之直径,躯体之中轴线,此脉通天贯地,如太极之弦。冲脉的脉气在头部灌注诸阳,在下肢则渗入三阴。冲脉在体内可以容纳十二经、五臓六腑的脉气,成为十二经、五臓六腑之海,“上通泥丸,下通涌泉,倘能知此,使精气聚散,皆从此关窍,则天门常开,地户永闭尻脉周流于一身,贯通上下,和气自然上朝,阳长阴消,水中火发,雪里花开,所谓天根月窟闲来往,三十六宫都是春。”冲脉对于体外,如果天门一开,内轴与“外轴”同频,与天地同根,同炁、同光,内外先天合一,“人法道,人法自然”之路就展现于眼前。


8
带脉


循行部位

    

带脉在结构和行走方向上,不同于其他经脉,带脉的结构是环状的,形似腰带如环,所以名为带脉。在行走方向上,经脉大都在人体中呈纵向排列分布,而带脉则是呈横形,与躯干和四肢成水平位置分布。

    

传统中医学所研究的带脉,与修身修真学所研究的带脉有较大的差异。医家所言的带脉只有腰腹间的一条,而道家所言之带脉,驱干六,肢节十二,全身侧向总带脉一条。主要带脉就有十九条之多。在数量上医家是只述其一。人体中的带脉,脐部的一条最典型和明显,这可能是医家能发现研究的原因。修身求真界与传统中医学界对人体八脉系统的论述为何不尽相同,这里面的原因是多方面的。由于经脉的发现,存在着两个重要途径,一类是慧性自观、内观,其完整性、全面性取决于自观、内观者本身的修证层次和慧力量级的高低。所以修身界的八脉学说与医家相比系统完整而全面。另一途径就是慧性外观,用慧力透视其它人体。我们的祖先可能正是考虑到医学经络和八脉所应用的范围只局限于“常道”正常人。因而只将用慧力透视正常人(非修炼者)经络和奇经八脉组织结构的情况,透露于医家著述中。这种观察所得,由于句限于常道中的正常人,而他(她)们的奇经八脉大都“闭塞不通”,都未能“以阳气冲开”,所以医家的奇经八脉学说与修真界的八脉学说存在着明显的差异。

    

修身修真学的实践证明,人体躯干与头部上共有六条带脉。其中,头部三条:额水平线、鼻水平线、下颌水平线;身躯部三条:膻中水平线、脐水平线、石门穴水平线;四肢共十二条,上肢三对:两肩周环、两肘周环、两腕周环;下肢三对:双髋周环、双膝周环、双踝周环,全身侧向总带脉一条。其次还有一种指环脉和趾环脉,它们是分布于手指骨关节和足趾骨关节上的类带脉状结构体。当这种环脉能够修证齐全以后,一般就会自然出现骨中脉,最后汇合为一,汇于双上下肢的骨中脉之中。

    

带脉的作用和分布特点,医家道家基本相同。现将医家对脐水平的带脉所述,讨论如下。

    

《灵枢·经别》:足少阴之正,至腘中,别走太阳而合,上至肾,当十四椎,出属带脉。

   

译释:足少阴经别,向上行至膝窝中,另走与足太阳经相会合,向上内行至贤,在第十四椎处分出。属于带脉。

    

《难经·二十八难》:带脉者,起于季胁,回身一周。

    

译释:带脉出自于季胁部,围绕腰腹部一周。

    

《奇经八脉考》:带脉者,起于季胁足厥阴之章门穴,同足少阳循带脉穴,围身一周,如束带然。

    


脉理探讨


带脉的“带”字,具有“腰带”的含意。由于所有带脉都是横绕于躯干和四肢,统束全身直行的经脉,状如束带,所以都称之为带脉。带脉的功能,主要是“约束诸经”,构成经脉框架整体。有纵无横则无立体框架结构可言,带脉在全身就发挥了这一“有横”的重要组织功能。


带脉横绕于人体躯干、四肢阴阳两侧,将阴阳经脉横向连接成一体,使全身阴阳经脉的脉气能及时阴阳变换,互为补充,维持动态平衡,使人体生理功能处于阴阳平衡之中。带脉的修证成功,将使全身经脉的生理功能,向整体一炁化立体性迈出关键的一步而上升到一个新的境界层次。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