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不孕不育—宗修英

 张东键 2017-05-25
在辨证论治不孕不育症方面,宗修英先生认为,实证有痰湿、气滞、血瘀、寒凝之不同,虚证有脾肾虚衰、化生无权和肝肾虚损、作强失司之差异。不孕患者除少数有先天生理缺陷外,大多由于后天病变导致,只要辨证明确,其中不少人可以通过治疗达到治愈目的。
人之生殖功能为肾所主,肾气充实,冲任气血才能旺盛。冲任二脉皆起于胞中,月经正常,胞宫才能发挥繁衍生育的作用。女子生长发育到二七之后,由于肾气充盈,自然具有生殖能力。如无其他病因影响冲任二脉,或伤及脾气,损及肝肾,则胞宫功能正常,气血旺盛,阴阳和无不成孕。宗修英先生在论治不孕不育症时,首重调经,强调辨证必须紧紧抓住气血的化生、转输、统摄等环节,兼顾其他血脏,如心、肝、脾等。掌握了各种月经不调的病因病机,才能达到种子成胎之效。宗修英先生认为不育不孕病人多因脾运不健,精不化血,聚为湿痰,以致体脂丰壅,阻塞胞宫;或为气滞血瘀,冲任不能相资,两精难以相合;或为气血两虚,寒湿流注胞宫,以致冲任空虚,难以摄精,或为肝肾两亏,精血虚耗,冲任气衰,胞脉失养。此外尚有多种不同病因,而其病机均与肾及冲任关系最为密切。
1.痰湿
湿既可作为致病因素,又可以是病理产物。湿邪有内、外之分。外湿多因气候,久居潮湿环境,或涉水淋雨直接感受湿邪;内湿可因脾虚不能运化,或肾虚气化不利,水液代谢功能失常,水湿内停而致。素体阳气较盛,或素体肥胖,或饮食不节,嗜食辛辣之品或醇酒厚味,湿、浊、痰、瘀内生,成为引起不孕不育的内在病理产物。《傅青主女科·种子篇》论述了10类不孕,其中就有“胸满不思饮食不孕”、“肥胖不孕”的描述,“不知湿盛者多肥胖,肥胖者多气虚,气虚者多痰涎,外似健壮而内实虚损也”。素体肥胖,加上脾胃虚弱,痰湿内生,阻塞胞络,可致月经后错或经闭不孕。例1:田某,女性,29岁。
初诊:患者于1980年3月28日来诊。结婚4年,月经既往基本正常,偶有后错。婚后1年曾受孕,因持重伤胎,6个月时早产,婴儿死亡。其后月经后错5~10日不等,逐年加剧,血量递减,色深有块,经期腹痛。1980年后经闭,服西药做人工周期方潮,色淡量少,1~2日即止,体重日增。经妇科检查未见异常。现已闭经4个月,来门诊求治。
现症:身重腿肿,食欲一般,不思饮水,神疲欲睡,大便量少不畅,尿量不多,带稀量多,腰腹坠胀,体重已由56公斤增至74公斤,精神面色正常,下肢按之凹陷,舌苔白腻稍厚,脉沉滑。
辨证:湿痰蕴郁,脾运不健,精不化血。
立法:健脾化湿,兼理冲任。
处方:
茯苓15g 半夏15g 苍术15g 陈皮9g 车前子(包)12g 川断15g 炒当归10g 杜仲10g 泽兰10g 牛膝6g
10剂
嘱少食生冷。
二诊:患者于4月12日来诊。药后体重未减,但自觉身体轻灵,神疲欲睡略好。肢肿轻,月经未潮。舌苔薄白腻减,脉沉滑缓。嘱原方加益母草30g,丹参20g,连服30剂后来诊。患者述服20剂后,月经稍见即止,诸症均有好转。嘱继服前方,每月20剂。
三诊:患者于8月20日来诊。据述每月服上药,届期即可来潮,已有两次(6、7两月)量色较前为佳。除下肢稍肿外,余症基本消失。体重下降约5公斤,脉、舌正常。仍按原方去牛膝加白芍12g,熟地18g,嘱每于月经后10天连服15剂。
1981年6月来诊,据述已妊娠6月,经产科检查,胎心正常。后足月顺产一女,母女平安。按:本例为流产后继发不孕。其特点为月经递减,乃致经闭而体重日增。其主症为身重腿肿,不思饮水,便不畅,尿量少,带稀且多,腰腹坠胀,苔白腻,脉沉滑等。均属痰湿上犯清阳,困扰中焦,下注肝肾之候。痰湿内停,影响脾运,阻塞气机,精不化血,以致月经失调,导致经闭;甚或躯脂丰腴,阻滞胞宫,不能摄精,妨碍受孕。故用健脾益肾以祛痰湿,调和血脉以理冲任,是治本病的主要方法。
治疗中,宗修英先生有“虚则二陈、实亦二陈”之义,方药常以茯苓、半夏、陈皮为君。对此,宗修英先生解释其中之内涵:治疗痰湿的方药很多,经归纳亦不过几法,如“病痰饮者,当以温药和之”,半夏、陈皮温而燥;“善治痰者,不治痰而治气,气顺则一身津液亦随之而顺矣”,陈皮理气;“治湿当利小便,治湿不利小便,非其治也”,茯苓淡渗,俾湿无所聚;“脾为生痰之源”,茯苓健脾补虚以绝生痰之源,正符合“善治者,治其生痰之源”之旨。药仅三味,治湿原则俱在,有理有据,虚实皆可用,寒热加减用,使二陈汤更加丰满充实,配合五苓散、苓桂术甘汤、真武汤及八正散等方,施以清利、芳化、淡渗、苦燥、温化、涤逐、提壶揭盖等法,灵活多变,每取著效。
例2:周某,女性,39岁。
初诊:患者于1995年5月23日来诊。3年前宫外孕,1994年12月妊娠,50天流产。末次月经5月18日。身倦不耐劳,无腰痛,纳可,饮一般,大便日一行,眠可,多寐,汗少,未见浮肿。月经28天一至,量可,色正,无明显不适。舌苔薄淡黄,脉沉缓稍细。
辨证:气虚湿滞。
立法:益气化湿。
处方:
炙黄芪50g 当归10g 茯苓15g 白术12g 半夏10g 陈皮6g 佩兰15g 苏梗10g 香附10g 桂枝6g 甘草5g 萆薢15g 菟丝子15g 何首乌15g 川断15g 杜仲12g 巴戟天15g7剂
二诊:患者于6月6日来诊。多寐减,基础体温未见双相。舌苔薄黄,脉沉缓,面色瘀。
处方:
炙黄芪50g 当归10g 茯苓15g 白术12g 丹参25g 半夏15g 陈皮6g 佩兰10g 萆薢15g 杜仲12g 川断15g 菟丝子16g 川椒6g 巴戟天12g 淫羊藿15g 仙茅15g 甘草6g
12剂
三诊:患者于6月23日来诊。证势平平,基础体温较前略增,体力佳。舌淡红,苔薄黄润,脉沉缓。证治同上。
处方:
炙黄芪50g 当归10g 茯苓15g 白术15g 丹参20g 半夏10g 陈皮6g 佩兰15g 萆薢15g 杜仲12g 川断15g 仙茅15g 淫羊藿15g 菟丝子15g 远志12g 甘草6g
14剂四诊:患者于1995年11月17日来诊。妊娠反应(+)。现腰酸,神困,大便正常,舌淡,苔根淡黄厚,脉沉滑。
立法:健脾益气化湿,养血安胎。
处方:
党参25g 白术15g 茯苓15g 半夏15g 陈皮6g 木香3g 佩兰12g 炙黄芪35g 菟丝子15g 川断15g 神曲15g 芡实12g 甘草3g
7剂
按:本例亦为流产后继发不孕。其主症身倦不耐劳,舌苔薄淡黄,脉沉缓稍细,属气虚湿滞之象,无明显其他不适诱因致流产之气虚不固。所用方药重用黄芪、党参以益气补虚,以二陈汤的茯苓、半夏、陈皮为基础化湿,配以佩兰、萆薢、白术等加大化湿之效。加大益肾固元之药以强化安胎保胎之效。本例患者守法守方,稍微加减,因虚补脾肾之气,因湿而用二陈汤化内蕴之湿郁,正足湿祛,胎产平安。2.气滞
肝主疏泄,疏通气机及宣泄情志,疏泄正常,冲任调和,胞脉得养,故能经调受孕。若肝气郁滞,疏泄失权,厥阴之气失宜,气血失和,冲任不资,则不能摄精成孕。
例3:刘某,女性,29岁。
初诊:患者于1980年4月4日来诊。结婚两年半未孕,妇科检查子宫偏小。婚前月经正常,偶见痛经。婚后因夫妻不和,精神不爽,月经多为后期,痛经明显,量少色深,兼有瘀块,故来就诊。现症:经期将至,两胁胀满,乳房胀甚,抑郁烦急较平时加重。小腹及右少腹作痛,按之不减,食少作呃,睡眠不宁,二便通调,两颧浅斑,舌苔薄黄,脉沉弦稍细。
辨证:肝郁气滞,经脉闭阻。
立法:疏肝解郁,理气行血。
处方:
酒当归10g 酒白芍12g 川芎6g 醋柴胡12g 茯苓12g 醋延胡索9g 酒黄芩10g 醋香附10g 醋青皮9g 生姜3片 薄荷(后下)3g
6剂
二诊:患者于5月10日来诊。服药5剂,月经来潮,血量未增,瘀块减少,经后精神、食欲较前为佳。舌苔薄淡黄,脉沉弦。
处方:
当归12g 白芍15g 川芎6g 醋柴胡15g 郁金10g 醋香附10g 陈皮8g 醋延胡索9g 鸡内金10g 神曲12g
10剂
以后每于经前用第1方加减,经后用第2方加减,前后服用约3个月,面色转佳,经前诸症已不明显,于同年10月受孕。
按:本例不孕,病因明确,纯属肝郁不舒,血行不畅,故见胁肋乳胀、烦急、少腹痛、食少作呃、脉弦等症。虽未闭经而血脉已受阻,故见月经后期,痛经,经量少色深有块,面部瘀斑等。气为血帅,气滞血瘀,非独不孕,百病皆然,故在治疗上以疏肝解郁行气为主,方用逍遥。药多醋用入肝柔肝,酒用以活血通络,以期“任脉通,太冲脉盛,月事以时下,故有子”。
3.血瘀
血瘀实为病理产物。妇人以血为主,经水乃血所化,血的化生源于脏腑安和,脏腑气血通调则经行正常而孕自成。若气虚内伤外感,或湿毒秽浊之邪内侵,致气血不调,瘀血阻滞而不能摄精成孕。
例4:王某,女性,28岁。
初诊:患者于1996年5月25日来诊。结婚3年余,人流1次。1994年3月患黄疸型肝炎,经期紊乱。现无明显不适,经后血不断,色黑质稠,有味。无腰腹痛,纳可欲饮,二便正常,眠安,舌红,苔薄黄润,脉沉缓。
辨证:血瘀蕴热。
立法:凉血清热,调经化瘀。
处方:当归尾10g 川芎12g 赤芍10g 白芍10g 香附10g 泽兰15g 坤草20g 牛膝12g 生蒲黄10g 五灵脂10g 延胡索12g 酒黄芩12g 川连6g 生地20g
7剂
二诊:患者于6月15日来诊。药后经血中有小血块及白膜等。苔淡黄厚,脉沉缓。证治同上。
处方:
归尾10g 川芎12g 赤芍15g 白芍15g 香附10g 泽兰15g 丹参20g 坤草25g 酒黄芩10g 川连6g 丹皮12g 茜草15g 荷叶6g
7剂
三诊:患者于7月12日来诊。漏血已止,舌红减,苔淡黄厚,脉沉缓,证治同前。
处方:
当归10g 白芍15g 生地20g 川芎6g 香附10g 丹参20g 酒黄芩10g 柴胡12g 川连6g 丹皮12g 茜草15g 荷叶6g 坤草15g
7剂
四诊:患者于8月6日来诊。月经7月20日来潮,周身舒适,色正,5天净,舌苔薄白,脉沉缓。
处方:
当归12g 白芍15g 生地18g 川芎6g 香附10g 丹参20g 酒黄芩10g 柴胡12g 川连6g 丹皮12g 荷叶6g 坤草15g
7剂
回访患者,述已孕。
按:本例不孕在流产之后合并黄疸型肝炎。患者体内血瘀湿热并存,导致经期紊乱,经后血不断,色黑质稠,有味。证候为血瘀湿阻生热,治以凉血活血并用,辅以清热调经。活血以行色黑质稠之瘀热,止血以断淋漓不止之经血,经行色正,如期经至。宗修英先生强调千万不要见血不止即用炭类之品,见血有块就用活血散瘀之药,治病必求其本,查其因,施其药,有“胶红饮”之义。
4.寒凝
中医谓女子属阴,子宫容易受寒。寒为阴邪,主收引,影响血脉运行,寒凝而致血脉不畅,宫寒难以受孕。
例5:梁某,女性,34岁。
初诊:患者于1996年10月4日来诊。1994年药流后,生气而致闭经,后经服用西药做人工周期而致,末次月经10月2日。现经期21天一至,行3~4天,量少色淡,杂有血丝,腹冷,易倦,经前疲倦,乳胀痛,急躁,饮食可,便调,白带正常,排卵无规律,面部痤疮,汗出正常,舌稍红,苔薄黄,脉沉缓。
辨证:寒郁下焦,迫热上扰。
立法:温经通利。
处方:
当归12g 赤芍15g 白芍15g 川芎12g 桂枝10g 川断12g 杜仲12g 柴胡12g 连翘20g 赤小豆15g 牛膝12g 麻黄2g 丹皮10g 丹参25g 吴茱萸10g 延胡索10g
14剂
二诊:患者于10月25日来诊。服药14剂,身倦好转。经期将至,未见乳胀痛,痤疮无新生,腹冷,腰酸明显,上午重,饮食可,舌苔薄白润,脉沉缓,证治同前。
处方:
当归12g 赤芍15g 白芍15g 川芎10g 桂枝10g 吴茱萸10g 川断15g 杜仲12g 牛膝12g 狗脊15g 丹参15g 坤草20g 柴胡12g 香附10g 炙甘草6g 生姜3片 连翘15g
12剂
回访患者,述已孕。
按:本例不孕因肾气受损,肾精不足,冲任亏虚,命门火衰、胞宫失于温煦,宫寒不能摄精成孕。治以温肾益精活血。因两年前气郁闭经,方中佐用疏肝理气行血之品。温肾散寒治本,疏肝理气治标;温热固肾在下,清解虚火在上。
5.脾肾两虚
清·叶天士《秘本种子金丹》云:“疾病之关于胎孕者,男子则在精,女子则在血,无非不足而然。”指出了后天精血不足导致不孕。其病因病机主要与脾、肾有关。脾虚运化失司,则精微不足而不育;肾气虚弱,温煦无权,则胞宫虚寒,冲任失于温养,不能摄精成孕。
例:张某,女性,27岁。
初诊:患者于1978年6月10日来诊。结婚5年未孕。每月经期后错10~15天,量少、色淡,稍见即止。经妇科检查子宫略后倾,男方检查未见异常。现症:面色无华,头晕身疲,饮食减少,腰酸腿软,小腹冷痛,带下清稀,日渐消瘦,平时手足冰冷,动辄汗出,气短心悸,睡中易惊,大便时溏,小便正常,舌淡苔薄白,脉沉细无力。
辨证:脾肾阳虚,气血亏损,冲任失调。
立法:温补脾肾,益气养血。
处方:
黄芪25g 桂枝10g 白芍20g 生姜5片 甘草6g 大枣10枚 炒当归10g 桂圆肉18g 炒酸枣仁15g 饴糖(分兑)40g
10剂
二诊:患者于6月24日来诊。药后腹痛减,饮食略增,汗少,余症同前,原方桂枝改肉桂8g,黄芪改为35g,20剂。
三诊:患者于7月20日来诊。药后月经曾一至,量色有好转,持续4天而止。精神较好,面色略现红润,气力倍增,手足已温,小腹不冷,二便正常,睡眠安好,脉沉缓稍细。原方继服20剂。
四诊:患者于8月15日来诊。月经过期未至,舌苔薄白,舌质正常,脉沉缓。现另拟一方,服后如月经仍未至,嘱去妇科检查。
处方:当归10g 白芍12g 熟地15g 川芎3g 党参15g 白术10g 半夏6g 茯苓10g 甘草6g 陈皮5g
7剂
五诊:患者于8月31日来诊。经妇科检查妊娠反应阳性。嘱停药观察。后足月顺产一男。
按:本例不孕,临床多见,证候以正气亏虚为主。如饮食减少,肢冷汗出,气短头晕,便溏带稀,消瘦无华等,均属脾阳亏损、运化失司、气血虚衰之象。而小腹冷痛、身疲腿软又属肾虚之征。脾肾双虚,心阴受损,故时心悸、眠中易惊。至于舌脉所见,均为气血并衰之象。肾阳不煦,则脾运不健,脾不化生,则肾精失养。当此之际,卵子无以成熟,焉能成孕。在治疗上,根据“虚者补之”、“损者益之”之大法。
临床上,脾肾功能失调有两种情况:一种是辨证为脾虚的病人,表现为面色萎黄,气短懒言,疲劳,纳差,舌胖边有齿印,苔白,脉细无力,这时要先健脾,等脾胃功能恢复正常后再考虑补肾或健脾补肾同施。另一种是在治疗过程中由于药物、饮食、精神、情绪、环境等因素导致的脾胃失调或损伤,这时要根据肾虚和脾虚的轻重缓急来用药。
6.肝肾两虚
乙癸同源,精血互化,若肝脏阴血亏虚势必损及肾精;肝肾不足,精血亏乏,生精无力。
例:齐某,女性,27岁。
初诊:患者于1980年3月2日来诊。结婚3年,一直未孕,妇科检查宫体偏小,爱人检查未见异常。平时月经后期,量少色暗,2~3日即止,经期腹痛。心情烦急,精神疲惫,久经治疗,从未获效。现症:腰痛如折,腿软无力,精神萎靡,饮食无味,小便清长,大便一般,不耐寒热,性欲低下,每于房事后,即感一身瘫软,1~2日难以恢复。睡眠不酣,昼则神疲懒言,面色晦暗,精神不振,舌苔薄白,脉沉细略迟。辨证:肝肾两虚,冲任失调。
立法:滋阴益精,助阳益督,调理冲任。
处方:
当归15g 白芍15g 熟地20g 党参15g 甘草8g 淫羊藿15g 杜仲10g 菟丝子12g 川椒6g 丁香6g 鹿角霜12g 陈皮5g
10剂
嘱避房事。
二诊:患者于3月15日来诊。证势同上,自觉精神好转,嘱继服前药20剂。
三诊:患者于4月10日来诊。精神较好,心情开朗,腰际尚酸,下肢有力,行经一次,量色均有转机,食欲日增,但觉口咽发干,尿黄,便秘,睡眠欠安,性欲稍复,舌苔薄淡黄,脉沉细缓。因苦于煎药,要求服丸药,仍按原方加减配丸调理。
处方:当归30g 白芍50g 生熟地各80g 党参45g 白术30g 杜仲30g 淫羊藿30g 菟丝子30g 鹿角霜25g 丁香20g 川椒20g 首乌藤60g 甘草25g 砂仁20g
2剂
共研细面,炼蜜为丸,每丸重6g,早晚各服2丸,白开水送下。
四诊:患者于7月2日来诊。服药中5月份月经来潮一次,量色均可,6月份月经尚未至。近来又感身疲懒动,饮食欠佳,并见恶心。妇科检查妊娠反应阳性。嘱停药调养。
按:本例不孕,纯属虚证。据其症状分析,此例是以肾气虚衰为主。本例在气血方刚之年,竟腰痛腿软,精神萎靡,经水量少,性欲低下,是肾气虚衰之象。心情烦急,不耐寒热,脉沉细略迟,为肾之阴阳两虚,故寒热并见。由于肾虚不能养肝,故见烦急,血少,睡眠不酣,房事后精神难以恢复。由于肾虚不能温脾,可见运化失常,饮食无味。总之,由于肾虚累及肝脾,故治疗原则以填补肾精为主,兼顾肝脾。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