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守一”与“修空”的区别 | 据说某些特工机关也在研究

 三忘一空 2017-05-26

    

当身体安静,身静之后,不在牵引心神,并心神不在身体上时,即可达身无境界,身无境界一入,识神一动,即惊其神,立刻可知身无之感,知其感时,即是识神动时,识神一动必惊其神,则身无境立破,只所以身无境会立破,就是心神无所依的原因 ,为什么心神会无所依呢,这个问题 其实在很早以前就讲过,这就是守一入静和非守一入静的区别之处,守一入静讲的是识神安排守一,将意念集中在某一点或事上或言语上,在这个守一的过程中,识神的守一惯性就会将心神洗脑,当识神退位心神主事时,心神也带着这个守一的念头,就有所依了,如此而以,心神有事干了,就不没有目的了,就不会不知所措了 ,一但心神不知道所措了,不知道该干什么了,这就等于放弃了主事的权利,识神就会马上登位主事,立惊其神,身无的境界就又得出来了,所谓的身无境界就是在入静过程中感知不到自己的身体了,这就是身无境界,这就是修空法 和修守一的区分之处,为什么各大经法都在讲守一,就是因为怕心神无所依靠 不能进入下一境界,修空法者入身静身无境后容易出现这个心神无所依的状态。再守回去时实际上就又是重新开始了,但修空法者是不守一的,所以再重新开始还是会卡在这个身无境界上,再次出现心神无所依的情况 ,修守一者守呼吸是最安全的,但守名号、守咒、守词是最容易入静的。弃修空法用守一法来修入静,即可解决问题。


修空法可以当做修身静的好法门,用修空法来修身静很有利,但容易出现心神无所依,心神退位,识神重新主事的问题 ,原因就是因为修空法的修行过程中少了一个给心神洗脑种念的一个过程,肉身识神无为之后即是入静,入心安静,身无静,心神再无为后,即是身心静,身心静后 ,即是入虚,修空法的,在入身无静时,先进入的是身安静,但很难进入到心静,心安静和心静是两回事,修空法比较修守一法有一个区别,就是当心安静的时候 身体却能提前进入到身静的境界,换言之就是修空法的身体要比心,提前进入到更高境界,所以又讲修空法是修身安静修身静的一个方便法门 ,修空法需要的是坚定的心念 和信念,由心控体,修空法可以跨过正身一关,不正身不降伏其身,即可由心降体,通俗些讲就是一心想我想静、我想入静、静下去、再静下去。时间长了 ,念头一起即可控体入静,入身无境,感觉不到身体了,或者是什么都不想,什么都不想、空下去、 空下去 ,就空了 、身体就空了,这就是修空法。


通俗些讲就是一心想我想静、我想入静、静下去、再静下去、时间长了,念头一起即可控体入静、入身无境、感觉不到身体了,没有坚定的信道修行之心的人是不容易做到的,修空法的一个利处是不论行走坐卧都可以以心控体达到身静、这方面可比正身求身安静快多了,这个法门就是一个心体分离的法门,神舍分离法门,这个法门在某些特工机关会有修习,当时也是主要为了防止被捉受刑,用来分离精神和肉体的感知力的。身体微感的增加第六感的增强,增强到一定程度就是神通,换言之也可以叫做器官的超能力特殊功能的开发,修到一念到处极的某些人,就可以达到阿罗汉境,也叫自觉,自觉 多数表现出来的 就是觉醒自己的本身肉身能力。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