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李平的甲骨文新释读(34-38尧舜禹八工鼎)

 文山书院 2017-05-27

    甲骨文新释读34——舜帝的源流甲骨文新释读34——舜帝的源流

甲骨文新释读34——舜帝的源流

甲骨文新释读34——舜帝的源流

《尚书.舜典》:象以典刑,流宥五刑。鞭作官刑,扑作教刑,金作赎刑,眚灾肆赦,怙终贼刑。钦哉!钦哉!惟刑之恤哉!流共工于幽洲,放兜于崇山,窜三苗于三危,殛鲧于羽山:四罪而天下咸服。左传.文公十八年》:臣尧,举八恺,使主后土,以揆百事,莫不时序,地平天成管子》:舜非严刑罚,重禁令,而民归之矣。《史记卷一.五帝本纪》:于是舜归而言于帝,请流共工幽陵,以变北狄;放崇山,以变南蛮;迁三苗于三危,以变西戎;殛鲧于羽山,以变东夷:四罪而天下咸服。从这些记载来看,舜帝不仅改变了尧帝时期的管理、议事以及用人的方式,而且为了加强统治与管理,还建立了类别明确的刑罚制度。

《帝王世纪》则概括为:耕于历山之阳,耕者让畔;渔于雷泽,渔者让渊;陶于河滨,陶者器不窳。尧于是乃命舜为司徒太尉,试以五典,举八凯八元,四恶除而天下成服。综合这些史籍记载看,A形舜似乎更接近于舜帝最初的生活背景,B形舜似乎更接近于舜帝成为部落首领之后的背景。甲骨文中有没有舜字?如何理解和运用炎、舜与制陶有关的这一问题,我们可以看“金”字的构成。

甲骨文新释读34——舜帝的源流

甲骨文新释读34——舜帝的源流
甲骨文新释读34——舜帝的源流
辞过短、过残,一时还不好确定。但可以肯定的是,“舜”字也是一个背景字,即一字一故事一历史。“舜”字犹如后世的谥号,并非真实姓名。

        甲骨文新释读35——尧帝、大禹的源流(1)甲骨文新释读35——尧帝、大禹的源流(1)

甲骨文新释读35——尧帝、大禹的源流(1)

甲骨文新释读35——尧帝、大禹的源流(1)

甲骨文新释读35——尧帝、大禹的源流(1)

甲骨文新释读35——尧帝、大禹的源流(1)

甲骨文新释读35——尧帝、大禹的源流(1)

甲骨文新释读35——尧帝、大禹的源流(1)

甲骨文新释读35——尧帝、大禹的源流(1)

甲骨文新释读35——尧帝、大禹的源流(1)

       

         甲骨文新释读36——尧帝、大禹的源流(2)甲骨文新释读36——尧帝、大禹的源流(2)

甲骨文新释读36——尧帝、大禹的源流(2)

甲骨文新释读36——尧帝、大禹的源流(2)

甲骨文新释读36——尧帝、大禹的源流(2)

甲骨文新释读36——尧帝、大禹的源流(2)

甲骨文新释读36——尧帝、大禹的源流(2)

甲骨文新释读36——尧帝、大禹的源流(2)

甲骨文新释读36——尧帝、大禹的源流(2)

甲骨文新释读36——尧帝、大禹的源流(2)

甲骨文新释读36——尧帝、大禹的源流(2)

甲骨文新释读36——尧帝、大禹的源流(2)

甲骨文新释读36——尧帝、大禹的源流(2)

 

    甲骨文释读37——工字拒绝寻常

    在古文字释读,特别是甲骨文释读的过程中,我们会发现貌似平淡的文字背后都有着很深的历史积淀,甚至深得到现在我们仍然没有搞清,也不知道。因此,甲骨文释读应该遵循历史背景和生活背景的研究方向,历史背景意味着需有更多的专业人士参与,生活背景意味着应允许更多的民众参与其中,这是甲骨文研究应该具备的开放心态,甲骨文研究不是象牙塔里的秘密。
    对甲骨文“工”的本义,我已经提到过不止一次了,它也是解开甲骨文字本义以及寻找甲骨文本源的重要证据之一。左、右二字是今天的常见、常用字,就是这两个字我们知道它们的甲骨文字形与金文字形就有很大区别,产生区别的原因我们并不知晓,但是周人是明白的,其实这两个字从甲骨卜辞的用法中,我们更多看到的方位词,比如“甲骨文释读37——工字拒绝寻常(左中右)”的用法。但是,到了周代“左、右”明显具有了严格的礼制特征,比如《礼·王制》“男子由右,妇人由左。”那么,周人是怎么区分左、右之间的尊卑、高低的呢?给甲骨文“左、右”二字分别加上了符号“工、口”。

    前面说过“”是通达天地两者之间,这个功能属于“巫”或“觋”,这是上古时代最有势力的族群。甲骨文“口”我最早的小文中就解释过,上古时期它是一种进行问天占卜的重要器物——缶,它是鼎的前身。夏商周三代最有权势的司、后、公都是字形中含有“口”的,大禹在舜帝时期是司空,族群是夏后氏,此外还有后羿、后稷。商代,后、司的地位很高,甚至仅次于王。而到了周代,公的地位仅次于王,巫的地位不仅下降了,甚至被排斥在权力之外了,因为周王是天子,子在周代以前就是巫师。

    反观“后母戊”与“司母戊”之争,改“司”为“后”主要是“后”与“皇天后土”、与皇后的关系,也包括西汉吕雉的“皇后之玺”中的“后”字与后母戊中的“后”字写法几乎一模一样,但西汉“后”字的写法并不能证明商代的写法也是“后”。我认为“司母戊”鼎内壁的铭文(见下图),在商代及商代以前“后”与性别无关,而与权力有关。

甲骨文释读37——工字拒绝寻常
    夏代及夏代以前,“后”是最高祭司,“夏后”一词实际代表了两个含义,夏字代表行政权力,后字代表祭祀权力,“夏后”即政教合一。到了商代,帝字代表了最高祭司,商王称帝就是在努力实现政教合一。根据“帝”与“后”的这一特征关系,说明后羿、后稷都应该是夏代早期或夏代以前的人物。

    而在商代,由于“帝”字和“帚、婦”字的存在,我认为“后”字的意义和作用必然发生改变,甚至就不再使用“后”字了,而是改“后”为“司”了,即“司母戊”不应改为“后母戊”。“司母”是一个固定使用或有特殊意义的词,为的是表示这位女性尊贵的地位。尊贵在什么地方呢?“司”字的“口”代表着神权、祭祀权,口上的“F”形既可以看做是甲骨文“帚(甲骨文释读37——工字拒绝寻常)”的一部分,也可视为手形的一部分。二者合文为“司”意味着辅助商王掌握着最高祭司权。“司母”即辅助商王掌握着最高祭司权的母亲。

    因此,我们从金文的“左、右”二字也可以知道巫师(工)与权力(口)完全分离了。这就是我在前面曾经说的,周代立国伊始就宣告了中国早期及夏商时期政教合一体制的彻底终结,历代周王无一人称帝的原因。至于秦王嬴政自称皇帝,是因为到了东周晚期,人们已经不知道“帝”原本是最大的通天巫师的意思了。文字的变化加上时间的打磨是人们忘记了文字的本源。甲骨文研究探寻的恰恰就是这些被遗忘了几千年的文字本源。

    “工”字的字形和字义并不是甲骨文赋予的,而是早就存在于中国上古时期的祭祀思想中,甲骨文不过是把由来已久的思想固定为文字形式而已。为什么这么说呢?见下图实物照片:甲骨文释读37——工字拒绝寻常

    玉琮、玉璋是新石器时代的礼器,目前普遍认为玉琮就是一种“天圆地方”的解释或思想。其实,无论是琮、璋都含有“工”字形,代表通达。玉琮表示通天之路、通天之柱,会意通天,玉璋表示通天之山,也是会意通天。考古界通称的“扉牙”实际就是一两个“工”或多个“工”。这就是甲骨文“工”字的本源、本义,所以说甲骨文字本身必然有不可磨灭的社会历史背景,有不少甲骨文字就是一字一历史。新石器时代很多玉器,如琮、璋、璧、璇玑等都带有圆孔,这些圆孔都是与天或通天有着千丝万缕的关联。比如,陕西省榆林市神木县石峁村遗址出土的玉质人面像(见下图左):

甲骨文释读37——工字拒绝寻常 甲骨文释读37——工字拒绝寻常
    很多观点都认为玉人头像的这个圆孔是用于系绳子的,我认为并非如此,这个圆孔也是表示通天,其所处的位置应该是耳朵的部位,会意能够听到天神的指令。玉人头像右侧凸出的部分不是耳朵,而是发髻。这种发髻以及头上凸起的部分也是我们在三星堆见过的(见上图右)。

    我在前期解释“夏”字和三星堆文明时,就说过三星堆文明就是夏代文明及其遗留。通过三星堆青铜头像          与石峁玉人头像的对比,我们可以发现二者都是头戴小帽,大大的眼睛,头部后面独特的发髻。石峁玉人头像耳部有圆孔,表示通天;三星堆青铜人像虽然有耳朵,但是在他的小帽子上有“H”形,实为“工”字的竖写,同样表示通天。因此,三星堆青铜头像与石峁玉人头像是一回事儿,他们同属于一个族群——夏族群。从2012年开始的石峁遗址考古发掘的结果看,石峁古城体现出的先进造城水平不仅被汉唐乃至后世所继承继承,而且,420㎡巨大的城池规模堪称史前第一城。这使我想起了史籍对鲧的记载,《世本.作篇》“鲧作域郭,”《吴越春秋》“尧听四岳之言,用鲧修水,鲧曰:帝遭天灾,厥黎不康,乃筑城造郭,以为固国……”“鲧筑城以卫君,造郭以守民,此域郭之始也。”我们曾经认为的传说可能并不是天方夜谭。

    对于玉璋、玉琮、玉璧、璇玑、玉璜等古代礼器来说,有空洞是它们的一个共同点,而今天我们知道除了钻石,玉石的硬度值能达到6,超过了没有金属时代的所有原始工具,那么,中国古人究竟用什么工具在玉石上打孔的。尽管现在我们通过实验证实湿麻绳粘细砂可以切割玉石,可以把小孔扩展为大孔,但这种方法仍然无法解释,玉石最初的小孔是怎么弄出来的。其实,在原始工具条件下中国古人比我们想象的情形要聪明得多,他们制玉、打孔的工具简单而实用。

    我反复多次思考了《诗.小雅.鹤鸣》,发现这首诗描述的正是古人制玉时的景象、方法及过程。其中,“爰有树檀,其下维萚。它山之石,可以为错”描写的是打磨玉石的方法,即在玉石的一面垫上树皮、树叶碎屑,再撒上细砂,用坚硬的檀木压着碎屑、细砂来回磨蹭。故而词句为:有了檀木和树叶屑,加上细砂,就是打磨的错了。“爰有树檀,其下维彀。它山之石,可以攻玉”描写的是玉石凿孔的方法,攻玉的攻字从工从攴,会意敲通、击穿,攻玉本义就是给玉石穿孔。彀即弓弩张满,《广雅》张也。《玉篇》张弓弩。因此,“爰有树檀,其下维彀”就是早期的木工钻,其形如甲骨文甲骨文释读37——工字拒绝寻常(即在或才字),其工作原理、主要构件如甲骨文甲骨文释读37——工字拒绝寻常。二者合并的形象应该是甲骨文释读37——工字拒绝寻常,即木工钻。所以,玉石上的小孔是靠“彀”击、压、钻打出来的。至于大孔很可能是靠着檀木套筒加细砂一点一点磨制出来的。

    与玉璋、玉琮不同的是玉璇玑,玉璇玑既包涵了太阳崇拜和周而复始、轮回不竭的思想认识,同时,又是甲骨文东字和轮轴原理的直接来源。属于仰韶文化圈的马家窑文化中,一个显著之处是当时的人们在彩陶上绘制了大量的漩涡纹,这些漩涡纹表现出来的是旋转,而且,往往是一个旋转接着另一个旋转,就是周而复始、轮回不竭思想认识表现,它们是甲骨文申字的思想本源(见下图):甲骨文释读37——工字拒绝寻常

   古人对旋转、轮回与周而复始的这种早期思想,在玉璇玑的形制同样有所展现(见下图左):甲骨文释读37——工字拒绝寻常 甲骨文释读37——工字拒绝寻常
    而汉字神的构成,即表达出了中国古人对周而复始、轮回不竭的思想认识。所以,玉璇玑与玉琮、玉璋、玉璧不同的是,璇玑不仅通天(由圆孔表示),而且通神(旋转代表申字)。四川成都金沙遗址出土的精美金箔(见上图右4)。这幅图案展示的是玉璧与璇玑的合体,表示飞鸟(凤凰)通天神。而在玉璇玑、玉琮、玉璧的制造过程中,古人必然会遇到一个棘手而明显的问题,即玉石会随着制玉工具的转动而转动。要解决这一问题,只有两条路径,一是玉石转动,工具不动;二是工具转动,玉石不动。不过,无论选择哪条路径,都可能诱发轮轴原理的大发现,我认为首先出现的就是原始辘轳,然后是车轮,然后是独轮车。其实独轮车的行进结构就是辘轳,这也是辘轳为何以车为偏旁的原因。

    当我们能够理解甲骨文“工”与通之间的关系后,会便于理解其它一些甲骨文字。甲骨文甲骨文释读37——工字拒绝寻常(前8·11·3),从戈没有问题,另一部分到底从甲、从十,学界长期不能确定。而我认为这是式字的初文。甲骨文“十”被释为甲,并无问题,但“十”的内涵是什么意思却很重要。后人对“甲”的解释已经是它的引申义。我在前面早期的小文中已经提到过,甲骨文“十”表示通达天地四方或有通达天地四方的能力,这很关键。而甲骨文“工”表示天地两者之间或通达天地,因此,我认为在“通天地”的意思上,“十”与“工”是相同互通的,故而此字应释为式。

    中国古人创造甲骨文绝不是随随便便的所为,也不像传说的“观鸟兽迹”,而是对社会历史背景、生活背景、自然现象的高度综合和抽象,因此,甲骨文释读以字释字的方式最终会走到尽头,只有破解了甲骨文字符的生动内涵,才能进一步推进甲骨文释读。

 

        甲骨文释读38——鼎与占卜

甲骨文释读38——鼎与占卜

甲骨文释读38——鼎与占卜

甲骨文释读38——鼎与占卜

甲骨文释读38——鼎与占卜

甲骨文释读38——鼎与占卜

甲骨文释读38——鼎与占卜

甲骨文释读38——鼎与占卜

甲骨文释读38——鼎与占卜

 

         甲骨文新释读26——天子大蜡八

甲骨文新释读26——天子大蜡八

甲骨文新释读26——天子大蜡八
甲骨文新释读26——天子大蜡八
甲骨文新释读26——天子大蜡八
甲骨文新释读26——天子大蜡八
甲骨文新释读26——天子大蜡八
甲骨文新释读26——天子大蜡八
甲骨文新释读26——天子大蜡八

    甲骨文新释读16——字典之惑(释“祝、工”)

    甲骨文与篆文之间最大的差别就在部首,只要我们掌握了部首的由来和成因,就会极大地促进古文字的研究与释义,对进一步了解和分析中国上古的 “传说历史”有极大的裨益。汉字之所以是这个世界上唯一一种形意演进成功的文字,关键就是在于甲骨文变为篆文之际,采用的方法是在最大限度的保持字义的同时,规范和细化了字形结构,使汉字继续保持着义不离形、形不悖义的准则进一步演进。我认为形意出现较大分离的时期在汉代,许慎著《说文》的旗帜意义在于为汉字演进纠偏。因此,《说文》集录的文字中有一批是古义犹存的,对甲骨文释读很有帮助

    ,《说文》:“祝,祭主赞词者也。从示,从人、口。一曰:从兑省。《易》曰:兑为口,为巫。”我在前文伊始就指出,甲骨文口字不仅仅是口字,在变为篆文口字之前,它是一个含义丰富的甲骨文,并且有一部分与祭祀、祭司关系甚密。“《易》曰:兑为口,为巫”说的就是甲骨文口字,这说明周人著《易》时,甲骨文口字发生了形态变化。同时,也可以知道此时的《易》并不是周文王所著之《易》。而“一曰:从兑省”的兑字,是甲骨文公字和人字形组成。甲骨文“公”字,我在前面的文章中已经解释为神器,会意主管神器的人,所以,兑就应是祭祀之人,这不就是巫吗

    当然,在甲骨文中,祝(甲骨文新释读16——字典之惑)和兄(甲骨文新释读16——字典之惑)字形上差别很大,那为什么在文字演进过程中这两种字形都被归为“”?原因在于这两字都源于上古的祭祀活动,它们之间的差异是由于祭司的等级决定的,甲骨文中身形侧立的“兄”字在等级上很可能要高于跪姿的“祝”字。这种等级差异在社会发展过程中,“祝”字被留在祭司范畴之内,“兄”字逐渐演进到等级范畴之内。而所谓祝融也是祭司,《山海经·海外南经》:“南方祝融,兽身人面,乘两龙。”应是属于《山海经》所述的“操蛇之神”。

    此一例借以说明许慎《说文》保留了文字的古义,《说文》中类似之处不仅还有许多,甚至还保留早期历史的渊源。在肯定《说文》之时,必须正视《说文》也有很多释义是附会,不是文字的本义,反而对一些文字的释义造成了困难。因此,《说文》对文字的释义也有相当一部分也是不对的,《说文》对古文字研究作用必须辩证的看待。

    ,《说文》:“工,巧饰也。像人有规矩也。与巫同意。”按照此说,“空、差、虹、巫”等字的释义就与工字不搭界,硬是连上的也是附会。我在前面的文章中已经说过,甲骨文“工”是指天地之间、两者之间的意思。

    字,在金文中有两个明显特征,一种是从口,一种是从工,工和口相通相替的原因周人是知道的,到许慎时仍存“与巫同意”的线索。其实,“工与巫同意”也不完全正确。甲骨文“工”字指通达,通达上天通常是祭祀的目的,“口”字则是通天祭祀所用的器物,这才是“工、口”可以替换的根本原因。故我认为“差”字原本是一种祭天仪式,是地上的人们沟通天上的上帝,被后人引申为高低、距离、数值上的间距、差距。甲骨文甲骨文新释读16——字典之惑旧不释,只认为从甘。我认为它们或应是“差”字的初文,“差”字本从口,口字里的一点,是会意“插在里面”,如同某些方言将性交称为“日”一样。

    字,自西周金文开始,从穴从工就是字形的定式,历代释字时也始终将工字释为规矩、工具,而穴本身就是孔、洞之义,因此,穴、工组合引起了释读歧义。其实,空字之处所借用的工字,是取“通”之义,这是工字的本义。所以,空字是将穴、窍被打通、打穿的会意,比如古代玉质礼器——琮,它的中间就是空的,古人认为这可以代表通天的渠道,而所谓“司空”一职上古就是掌握通天的权力。甲骨文甲骨文新释读16——字典之惑旧释为讷,我认为这可能是空字的初文,“空”字很可能是一种祭名。《周礼·春官》:“大祝辨九拜,三曰空首。《疏》先以两手拱地,乃头至手,是为空首也。”其中“拱”字也是形成空环的样子。所以,我认为“空”字原本是祭天仪式,可能多用琮、璧等玉质礼器。“虹、巫”二字前面已有说明不再累述,但它们均源于工字的“通”义是明显的。借此一例以说明许慎《说文》的文字释义也有非常值得商榷之处,而沿用《说文》释义的历代字典同样存在值得商榷之处。

    ......甲骨文“口”字绝不像我们现在认识的那么简单,除了我在早先几篇文章中说的“缶、瓦”等部首,变篆时还有“心、日”等部首,这是甲骨变篆过程中的形变、意转、形转三种现象。我们需要把这三种现象梳理清楚,丰富我们对古文字认识。我们知道《易》、《山海经》、《礼》等先秦典籍有不少地方很难读懂,原因在哪?一个重要原因就是难读难读之处有古文字的遗存。(说明:此文系节选)

 

    甲骨文新释读23——典册非书

    我在释读甲骨文过程中,也把典、册二字作为了一个释读重点。最终,我发现后人对甲骨文“典、册”的解释出现了偏差,甲骨文“典、册”与书籍无关,反而与“典礼、册封”有关。......
    综上,甲骨文“册、典”指的是祭祀活动及其礼法。《尚书多士》所谓“有典有册”不是在说殷人祖先就有书册典籍,而是说殷人祖先就有报神的祭祀活动,其意为殷人祖先就知道了知恩图报的道理。“惟尔知,惟殷先人,有典有册,殷革夏命”意为:你们是知道的,你们的先人因为懂得知恩图报的道理,才夺取了夏朝的权力。《多士》该段是周公在斥责殷商遗士既不知周王朝的不杀之恩,反而埋怨周王朝不予任用(说明:此文系节选)。

 

    甲骨文新释读24—衣系—岂止衣裳

    甲骨文甲骨文新释读24—衣系—岂止衣裳被释为“衣”,是毫无疑问的。当然,甲骨卜辞中因有“在衣”之用法,有观点就认为“衣”也曾是一地名。而我认为“衣”字自《说文》在商代就已脱离了“衣”字的本源,一些含有甲骨文新释读24—衣系—岂止衣裳形的甲骨文也已不是今天的部首衣。探究“衣”的本源,对研究甲骨文“衣”与今文“衣”字之间的变换关系很关键。

    “衣”字上半部甲骨文新释读24—衣系—岂止衣裳从入或者“勹”(包),下半部分总体上都是甲骨文新释读24—衣系—岂止衣裳形或演变形,但究竟是什么很重要。我认为来自于人们对蛇或蜥蜴蜕皮的认识,甲骨文“衣”字里的有很多都是呈蛇形弯转的。我们知道蛇蜕皮是蛇类生长过程中的一种自然现象,蛇在蜕皮时,大部分是先将头部的上下颌的皮肤蹭开,头部带动身体一点点地从旧皮中脱离开,蜕下的旧皮仍然会保持完整,而留下的蛇蜕是中空的。因此,蛇蜕皮就像是蛇从一个套子中出来了一样。如图(略)为蛇蜕的蛇头部分形成的分开特征,正好明显地显示出了的特征,因此,甲骨文“衣”表现的是蛇蜕,字义有委曲、绵长之意,而完整的蛇蜕正好是一个套子。“衣”字上下两部分合文正好是入套或包套。蛇蜕这种自然现象,这很可能就是几千年前人们对“衣”的早期认识,这种早期认识与我们今天对“衣”的理解有所不同。

    “衣、它、也”在某个字义上的同等关系,在通假关系上表现得更为显著。从以上这些字之间的字形结构、形意关系以及读音可以看出,“它、甲骨文新释读24—衣系—岂止衣裳 (音移,与“衣”读音相近是有道理的)、也”应该是一字之幻化,它们不仅可以通假,而且这些字里有很多字的字义都含有长、伸、蜿蜒、逶迤之意。故我认为它们与衣均为同源字,它们肯定取材于蛇。

    研究甲骨文“衣”字,一方面是为了揭示甲骨文“衣”字的本义,另一方面也是为了探寻文字的源头,还有一个很重要的方面就是确定甲骨文与偏旁部首之间的内在联系。现在,我可以说甲骨文“衣”字在甲骨形变过程中,除了“衣、衤”,被派生出了“甲骨文新释读24—衣系—岂止衣裳、套、镸”等字形以及偏旁部首,我们在释读甲骨文时就可以用这些偏旁部首去替换甲骨文的字素,从而发现和释读更多的甲骨文。

 

    甲骨文新释读25—黽—蟾蜍之误

    甲骨文甲骨文新释读25—黽—蟾蜍之误通常被释为“午”或“玄”,但我认为是不正确的。从象形的角度看像是木工、建筑工普遍使用的线锤;▽形是金属的锥头,也可能是铲头、钻头或尖头勺子(见下图,略)。我把甲骨文新释读25—黽—蟾蜍之误形也翻转了一下,成为甲骨文新释读25—黽—蟾蜍之误形。这个字形立即使我想到了“金”字,《说文》所谓“(金)生于土,从土”,很可能是甲骨变篆时误将甲骨文新释读25—黽—蟾蜍之误视为两个甲骨文新释读25—黽—蟾蜍之误(甲骨文土字),变为甲骨文新释读25—黽—蟾蜍之误等形,因此,我认为”字的本义是尖锐、结实,字义起源于金属质地的钻头

    甲骨文甲骨文新释读25—黽—蟾蜍之误很可能是最原始的机具型钻头——木钻头。木钻的使用历史在我国是非常久远的,即在商代以前中国古人就已经熟练掌握了木钻的运用技术了。南朝.梁.陶弘景《真诰.甄命授一》:“昔有傅先生者,其少好道,入焦山石室中,积七年而太极老君诣之,与之木钻,使穿一石盘,厚五尺许,云穿此盘便当得道。”唐.章孝标《道者与金丹开合已失因为二首再有投掷》诗之一:“木钻钻盘石,辛勤四十年。”甲骨文甲骨文新释读25—黽—蟾蜍之误字喻示着中国古代使用木钻的历史可能更早,而中国传统木钻正在这片土地上逐渐地消失。

    而且有助于我们理解“”字的本义及其字义变化过程。这个图形与甲骨文甲骨文新释读25—黽—蟾蜍之误“在”字几乎一样。这并不表示甲骨文“在”字也是木钻。从力学角度看,甲骨文新释读25—黽—蟾蜍之误这个形制是一个很好的支撑方式,木钻运用的也是这种支撑方式。因此,我认为甲骨文新释读25—黽—蟾蜍之误就是一个标帜,最初很可能是树立于部落中心的一根高大的柱子,起着标识部落中心位置的作用。后来随着人类思想中“神”的形成与发展,这个柱子的作用也发生了异化,被人们赋予了通神的作用。这一点我们可以从金文“在”字的构型中看出来,金文甲骨文新释读25—黽—蟾蜍之误“在”字,在甲骨文甲骨文新释读25—黽—蟾蜍之误“在”字基础上,附加了“土”字,其实那不是“土”字,而是“十(甲)”与“一”字,“一”表示地面;“十”通天地四方,即通灵。金文“在”字实际上说明了甲骨文新释读25—黽—蟾蜍之误的用途是通神,这是诽谤木和华表的前身。从甲骨卜辞中的“甲骨文新释读25—黽—蟾蜍之误”到金文“甲骨文新释读25—黽—蟾蜍之误”,可以看出周人在甲骨变篆过程中对甲骨文的字和字素都进行了明确和细化。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