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谈谈十二正经和奇经八脉的腧穴定位

 涂鸦吧 2017-05-28

十二正经和奇经八脉的运行路线在秦汉时期就已经很明确了,此时期成书的《黄帝内经》的经脉篇对人体十二正经、络脉、奇经八脉的循行走向以及所主病证等有详尽的描写和叙述,而对人体腧穴的定位虽然内经中也有描述,但是我觉得近代针灸泰斗杨甲三教授的“三边三间”取穴理论是最经典的腧穴定位理论。

大凡取穴,当有其纵向杨甲的定位和横向的定位,纵横交错,其交叉点即为腧穴的所在。

纵向定位:腧穴的纵向定位是根据骨度折量,即骨度分寸法而定。骨度分寸法已为针灸界所熟悉并采用的取穴定位方法,根据这种将人体各部分折量分寸的方法,可以确定腧穴在人体的纵向分布。纵向定位的方法在针灸书籍中已有详细介绍,在此不做赘述。

横向定位:仅有纵向定位还不够,尚需采用横向定位的方法,纵横结合,才能准确地取穴定位。杨甲三教授将横向定位规律概括为“三边”“三间”取穴法,所谓“三边”指筋边、骨边、肉边;所谓“三间”为筋间、骨间、肉间。此外还有筋骨间、筋肉间等。虽然穴“非皮肉筋骨”但其定位则需借助筋、肉、骨这些解剖标志来完成。《标幽赋》说:“足见取穴之法,必有分寸,先审自意,次观肉分。”《流注指微赋》也说:“孔窍详于筋骨肉分。”《行针总要歌》有文如下:“有筋有骨傍针去,无骨无筋须透之。”从中也可以看出,当代医家取穴十分注重筋骨肉,且于筋骨旁、肉分处取穴的思想,这与我们的取穴规律是相一致的。

依据这一规律,杨甲三教授对十二经穴曾逐经进行了腧穴分布要点提示。如手少阴心经要点的“沟中、纹头、筋边。”沟中提示青灵穴在肱二头肌的尺侧沟中;纹头则指屈肘横纹的尺侧纹头取少海穴;而神门、阴郗、通里、灵道四穴均位于尺侧腕屈肌腱的桡侧边。手厥阴心包经则有筋间取穴的特点,,指掌长肌腱和桡侧腕屈肌腱之间取郗门、间使、内关、大陵等四穴。手阳明大肠经的要点为骨两边:屈肘侧置体位下,曲池、手三里、上廉穴在桡骨内侧;下廉、温溜、偏历在桡骨外侧。肘了于肱骨外侧取,手五里、臂闹在肱骨内侧取。手少阳三焦经的要点是尺骨、桡骨间取外关、支沟、三阳络、四渎;尺骨桡侧边取会宗穴。等等

筋、骨、肉不仅是人体解剖的物质基础,也属人体表面较为明显的解剖标志。熟悉这些体表标志,根据“三边”“三间”的规律,结合纵向骨度分寸,就可以准确地取穴定位了。掌握这一规律,取穴则准确、简便、易记。“三边”“三间”恰好是附着于筋、骨、肉旁的一些缝隙、孔窍、或凹陷的部位。依据此规律取穴,能够很好地反映腧穴的本质,符合穴的本义及其为“脉气所发”的意义。

杨甲三教授所提出得取穴规律,不仅仅建立在对穴的本质的深刻认识的基础上,同时还有其解剖学基础。因而这一规律不只是停留在理论论述的阶段,而且具有很强的实用性。

“三边”“三间”所具有的解剖学特点为这一规律提供了物质基础。

“三边”“三间”位于骨骼、肌肉、肌腱旁边或缝隙间,这些部位相对而言组织疏松而薄,不象有骨骼、肌肉、肌腱的地方坚硬厚实。这样的部位有利于穴位引发经气,调整气血,而收到满意的临床疗效。遵循这一规律,按“三边”“三间”取穴,有以下特点:

二易:首先易于得气。《灵枢。邪气脏腑病形篇》中说:“刺此者,如中气穴,无中肉节,中气穴即针游于巷,中肉节,即皮肤痛。”这说明针刺中穴道,其气运行如在巷道中通畅流利而无阻碍,但若针刺中肌肉关节,针下涩滞而紧,全无宽松舒适之感,肉节则会疼痛不舒。现代研究也证实,穴位定于这种空隙、凹陷的部位,其处神经纤维丰富,针感好而易于得气。针感如何,得气与否,直接关系到针刺治疗的效果。其次为易于驱邪:驱除邪气穴位所处人之孔窍、缝隙,肌肉薄弱,最易受邪气侵袭。《素问。风论篇》即说:“风气与太阳俱行诸脉俞,散于分肉之间,与卫气相干,其道不利,故有其不仁也。”“风气循风府而上,则为脑风。”同样,将穴位定于此处,刺激穴位,调整经气,而使邪由此而去。正如《千金翼》所说:“凡孔窍者,是经络所行往来处,引气远入抽病也。”说明在孔窍、缝隙处定穴,经络气血运行往来流畅,经气渗灌流注旺盛,有利于“引气”而“抽病”。这些部位易于得气,也为其驱邪治疗提供了必要的条件。

二少:首先为组织损伤少。在“三边”“三间”部位定穴,穴下空虚而组织疏松,便于运针,进行各种手法操作,以达到治疗的目的,收到好的疗效。由于其处组织疏松,空隙较大,不容易在运针操作时损伤组织引起疼痛。可以想象,倘若在筋骨及肌肉之间取穴,其组织致密,肌肉紧厚,不利于提插捻转等操作,且易致疼痛而滞针,给受治者造成痛苦。其次,由于造成的损伤少,痛苦少,易于运针操作,则针后的后遗不适感也就减少了。虽然针刺的后遗不适感与手法关系最为密切,但取穴不当,也会造成不舒服的感觉,正所谓“中肉节则皮肤痛。”很好地说明了这一点。取穴时避开肉节处,而于其边取,于其间求,就可以减少针刺后遗不适感。

综上所述我觉得杨甲三教授主编的五版《针灸腧穴学》是学针灸和腧穴非常好的资料,书中详尽的记载了历代典籍中记录的腧穴定位方法和腧穴特性,并且对每个腧穴的现代医学解剖也有描述,可以说是很全面的一部书籍,我根据杨甲三教授的五版《针灸腧穴学》编写了对应的《针灸腧穴助记歌诀》现节选一部分分享给大家,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111、玉枕先脑户,旁开 1寸 3,平刺点 3、5,祛风清神专,目痛难远视,鼻塞眩晕添,癫疾骨寒热,寒痛半头偏,卒起僵仆主,热病亦能兼。

112、天柱哑门旁,1寸 3分明,斜方肌外侧,直刺半寸盈,功能强筋骨,安神志也行,还可清头目,哮喘落枕能,热病汗不出,目疾儿惊重。

113、大杼是骨会,手足太阳交,陶道 1寸 5,斜点 5、8稍,强筋可通络,心中抑郁标。

114、风门督脉交,二椎寸半标,斜刺点 5、8,固表益气教,祛风能解表,泄热胸中烧,黄疸中风愈,水肿痹证撩,呕吐与目眩,用之效自高。

115、肺俞三椎下,旁开 1寸半,斜刺点 5、8,补虚效灵验,功可清虚热,又调肺气健,还能和营血,寒热盗汗连,小儿龟背灸,肺痈咳嗽辨,消渴荨麻疹,皮肤瘙痒恋,腰背痛黄疸,用之效立现。

116、厥阴俞心包,肺俞隔椎敲,斜刺点 5、8,活血理气高,功效还止痛,呕逆咳嗽消,风湿心脏病,胸满烦闷消。

117、心俞五椎下,神道寸半行,斜刺点 5、8,心络通即阳,气血能调和,心神宁亦良,咳嗽与气喘,吐血惊悸伤,遗精与白浊,小儿不足长。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