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从肺脾关系解析厚朴生姜半夏甘草人参汤

 柴桂苓 2017-05-29
张仲景在《伤寒论》:“ 发汗后,腹胀满者,厚朴生姜半夏甘草人参汤主之。” 此系仲景用于治疗太阳病发汗后,阳气外泄,脾气亏虚,气机失调而出现腹胀满的一张方子,因其在临床中的广泛应用,故讨论之。


1.肺与脾的关系
关于肺与脾的关系,可以从几个方面来谈:一、从五行相生的关系而论,脾属土,肺属金,脾为肺之母,肺为脾之子;二、从经络的观点而言,首先,肺之经气来源于脾,正如《灵枢· 经脉篇》所述:“ 肺手太阴之脉,起于中焦,下络 大肠。” 其次,肺脾两经同属“ 太阴” ,有“ 同气相求,同声相应” 之意;三、从气的生成来谈,肺主气司呼吸,脾为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由肺吸入的清气与脾胃所化生的水谷精气相结合产生宗气;四、从津液代谢方面,肺主宣降,使水液得以正常代谢,脾主运化水湿,使水液得以正常的输布,《素问· 经脉别论》有言:“ 脾气散精,上归于肺。” 人体的水液由脾气上输于肺,通过肺的宣发肃降而布散周身;五、从病理方面来看,主要表现在气的生成不足和水液代谢失常两个方面。其一,若肺气受损,则脾气不足,而出现腹胀满,不喜食等症状,反之,若脾气受损,则肺俯失养,肺气不足,而出现咳喘不已等症状Ⅲ。其二,若脾失健运,津液代谢失调,水液停滞,则聚而生痰,影响肺的宣发和肃降,出现喘咳痰多等症,反之,若肺失宣发和肃降,则水液输布异常,湿邪困脾,而出现口淡无味、不喜饮食、舌苔厚腻等症状。


2.从肺脾关系论本方治疗原则及其药物组成
在肺病治疗过程中,常常使用汗法,但却常因发汗太过,而导致阳气外泄,脾气内虚,运化失职,气机壅滞,致使脾虚腹满,此乃虚证。故厚朴生姜半夏甘草人参汤人证病机为脾气虚弱,运化失健,气机阻滞。其治法若单用补益,则有助湿增满之弊;单用行气消胀,又恐更伤脾气,其满难消,故宜以健脾温运,宽中除满为原则,消补兼施。正如尤在泾所言:“ 发汗后,表邪虽解而腹胀满者,汗多伤阳,气滞不行也,是不可以徒补,补之则气愈窒,亦不可以径攻,攻之则阳益伤。” 本方虽然消补兼顾,但以腹胀满为主要症状表现,故以消为主,以补为辅。
本病因以腹胀满为主要临床表现,故以消满除胀之药为主,此外,还应配伍益气、补脾之品,一则,患者虽表现为实证,实则乃本虚标实,故应配以扶正补虚之品;二则,《素问》有言:“ 脾为肺使,生金尤当补土。” 肺之为病,必有肺虚。虚则补其母,故扶助脾土,才能充养肺气,达到土旺金生,母壮子健,此乃为脾土生金之意,故配以补脾之药。
方中重用厚朴为君药,其味苦性温善于下气行满,燥湿健脾,消满除胀;生姜、半夏为臣药,生姜温中止呕、温肺止咳,半夏燥湿化痰、降逆止呕,二者通阳散结,行胃中气滞,降逆化痰,它们与厚朴为伍,辛开苦降,温阳行气,从而加强消满除胀的作用,三药合用,虽有化痰之效,却重在行气消胀。但因所治之胀满乃脾虚气滞所致,若只消不补,则脾气难以恢复,正气更虚,邪气更强,故佐以人参、甘草为使药,二者能补益脾胃,资助运化以消滞,培土生金,进而补益肺气 。全方消补兼施,以行气除满为重。如此配伍,对脾虚气滞之腹胀满,能消而不伤,补而不滞。然而,本方虽是补脾消满之剂,但其行气消满之药大于健脾益气之药,对脾虚气滞之腹满,寓有急则治标、缓则治本之意。从药物用量比例上看,本方厚朴、生姜、半夏用量较大,人参、甘草用量较小,显然是以消为主,以补为辅,此与其治疗原则相符。



3.病案
1:某患者,女性,70岁,咳嗽、咳痰伴胸闷憋喘30余年,后因受凉等原因病情加重而人院治疗,行胸片示:双肺纹理增粗;胸部CT示:双肺间质性改变,慢性气管炎症。入院症见:咳嗽、咳痰,痰色白,量多,质稀,易咳出,鼻塞,流青涕,怕冷,胸闷憋喘,活动后加重,患者平素体虚,每遇凉则病情加重,易汗出,体型偏瘦,不喜饮食,舌质淡,苔厚,脉弦细。西医诊断:①支气管炎;②肺间质纤维化。中医诊断:咳嗽,证型:风寒束表证。入院后给予抗感染、发汗解表、温阳散寒等治疗,症状有所改善,但患者自述经常感觉小腹胀满不适,予中药厚朴生姜半夏甘草人生汤加减,服用3剂后患者自述症状改善明显,6剂后症状基本消失。
该患者乃寒邪入侵,肺卫不固而发病,此乃发汗太过,伤及脾胃,脾失健运,故出现脾虚腹满的症状,如程郊倩在《伤寒论后条辨· 辨太阳病脉证篇》所言:“ 胃为津液之主,发汗亡阳则胃气虚,而不能输布诸气故壅滞而发为胀满,是当实其所虚,自能虚其所实也,虚气留滞之胀满,较实者自不坚痛。” 给予温阳散寒、发汗解表等治疗,虽然寒邪得以温化,但因患者平素脾虚,汗后更易伤及脾胃,脾胃气虚、运化失职、气滞积聚,故而出现小腹胀满等症状,给予厚朴生姜半夏甘草人生汤后,气滞得消,脾虚得补,故患者得愈。



2:某患者,男性,78岁,胸闷憋喘、咳嗽、咳痰30余年,后因受凉等原因胸闷憋喘明显加重,并伴发热1天,体温最高达38.7℃,于急诊抗感染输液治疗1天,为求进一步系统治疗人住肺病科病房,入院症见:咳嗽、咳痰,痰色黄,量不多,质黏,不易咳,胸闷憋喘明显,难以平卧,活动后加重,偶有心悸,胸痛,汗多、乏力,无发热,无恶心呕吐,纳眠差,二便正常,舌红,苔厚腻,脉滑数。西医诊断:①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②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③高血压。中医诊断:①肺胀,痰热蕴肺症;②胸痹。入院后予持续氧气吸入、监测血压;积极给予抗炎、抗感染、化痰、止咳平喘、营养心肌、清热解毒等治疗,同时予护胃、补钙等药物治疗,经1周治疗后,患者症状明显减轻,痰色转白,易咳出,胸闷憋喘减轻,但患者仍纳差、汗多,甚者出现小腹胀满等症,考虑患者炎症控制良好,激素逐渐减量,同时予中药厚朴生姜半夏甘草人参汤加减,服用4剂后腹胀症状有所改善,7剂后腹胀症状基本消失。
该患者乃久病肺虚,肺卫不固,寒邪入侵,入里化热,痰热互结而发病,给予清热解毒、止咳化痰等治疗,病情得以减轻,但因热邪易耗气伤津,痰湿易于困脾,从而使脾失健运,气机不畅,出现小腹胀满的表现,给予厚朴生姜半夏甘草人生汤加减后,症状得愈。虽然该患者并非因汗后脾虚,而是因痰热伤脾,脾失健运所致,但该方加减清热化痰之药后亦适用。因此,在临床应用中,也可不必拘泥于此,正所谓证则用是方,故凡是脾虚气滞所致之腹胀满皆可用之。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