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5500年前一定发生了点什么

 高处不胜寒676 2017-05-31

(接前)

(2.2.)公元前3000年

此说是“公元前2500年”说的改进版。按《史记》原意,五帝传承顺序为黄帝→帝颛顼→帝喾→(帝挚)→帝尧→帝舜。除中间夹了一位在位仅九年的帝挚之外,“五帝”是前后相接的,不过他们在位时间都很长,都在百年左右(古人何以长寿?)。如果把夏朝的建立定位在公元前21世纪的话,黄帝就应在公元前26世纪。可是,到了后汉人们的看法就变了,要位根据古传说以为在黄帝和帝颛顼之间还有一位少昊。到了近代,人们认识到,司马迁所记五帝谱系,如果按时间推算是根本对不起来的;同时,由于西方历史学说的引入,人们的头脑中已经有了氏族、部落、部落联盟等概念,于是用“部落联盟首领”去解释“帝”,并把五帝都看成是“族”(或氏族,或部落)而不是个人,于是古帝在位时间过长、五帝谱系时间对不上等问题也得到很好的解释。那时,考古界对介于仰韶文化时代和龙山文化时代之间的前龙山文化期的认识还不很清楚,故暂时推测公元前3000年这个点就是仰韶文化向龙山文化的转折点,此前为“三皇”时代,此后为“五帝”时代。

此后,随着考古学研究的进一步深入,学界对新石器时代(包括金石并用时代)的历史又有了重新的解读,此间虽然新发现并不多,但论著发表很多。作为非专业的历史爱好者,我们无缘亲眼见到出土文物,只能根据前人的论证加以自己的思考,力图理出一个较为合理的脉络来。

目前一般认为,仰韶文化之衰落大约发生于公元前3300年至公元前3200年,即公元前33世纪。而龙山文化的起点,目前一般认为是公元前2500年左右。两者之间有一个长达800余年的过渡期,在公元前3000年左右这个时间点上,包括中原、华北及西辽河流域在内的整个古中国区域内,各主要文化类型都处在平稳的发展期,丝毫没有像典籍所载的那场史前大战的迹象。由此看来,将黄帝时代定于公元前3000年既没有典籍纪录,更得不到考古学资料的支持。

(2.3.)公元前3500年

这是我综合了典籍记载与近年考古发现、多位先生对考古资料研究的结果而提出的一个假设。为什么选在这个时间点呢?因为在此前的三大发达文化区——泛仰韶文化区(即过去所称的仰韶文化区,彼时将半坡、庙底沟等独立文化现象作为仰韶文化的一个类型来看待;近年来,研究发现了这些区域文化各自独特的特征,遂将过去的诸类型改称“文化”,而作为一个广泛区域的文化趋同现象和时代代表的“仰韶文化”我们只能暂时以“泛仰韶文化”或“广义仰韶文化”称之了。)、大汶口文化区和红山文化区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2.3.1.)仰韶文化区:

与大汶口文化、红山文化不同,仰韶文化区内部是由许多不同类型的相近文化构成的,主要有半坡文化、庙底沟文化、后岗一期文化、大河村文化、下王岗文化、大司空文化、西王村文化(或称半坡晚期文化)等类型。在公元前3500年这个时间点左右,半坡文化已经衰落,伴随半坡文化衰落而崛起的庙底沟文化经历了三百多年的辉煌期后,到这个时间点突然衰落;下王岗文化偏居一隅,继续着它的发展步伐,但势力范围向核心区缓慢前进;以郑州为中心的大河村文化受到东方的大汶口文化的强烈挤压已经显出败相,不得已只好向西缓慢迁移;后岗一期文化乘庙底沟文化衰落势力范围大辐度向西扩张,但转瞬之间却突然消失;大司空文化还没有出现,而西王村文化的兴起是与庙底沟文化的衰落相衔接的。总结:两支强大的文化突然衰落或消失。

(2.3.2.)红山文化区:

在经历了一千多年的发展后,红山文化在公元前3500年前达到了极盛,目前所发现的大型遗址均属于这个时段。但在公元前3500年这个时间点之后,红山文化突然衰落,小河沿文化(也称后红山文化)继之崛起。

(2.3.4.)大汶口文化区:

大汶口文化自成一系,相对比较单纯,其年代约在公元前4200年至公元前2600年间。在大汶口文化前期,明显地受到中原地区(泛仰韶文化区)的强烈的、单向的影响;但在公元前3500年前后却扭转了对中原的劣势,开始对中原施加影响并且开始向西扩张、移民;它的末期扩张更加迅猛,豫东、皖北地区已经成为大汶口文化区的势力范围,同时在中原地区也发现了零星的大汶口文化聚落(但占主要地位的,还是中原文化)。

通过上面的数字罗列,我想大家会得到与我一样的结论:公元前3500年左右,在涵盖山东、中原、东北这三大文化区的中华早期文化的核心区内,一定发生了什么。那么,发生了什么呢?

(未完,待续)

————————————

主要参考资料:

《中国考古学·新石器时代卷》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编著,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0年7月第1版

《中国新石器时代考古》张之恒著,南京大学出版社,2004年3月第2版

5500年前一定发生了点什么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