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太和医室医案选》——咳嗽验案

 zyh3080 2017-05-31

      “太和医室”始创于清咸丰年间,由姚氏第一代先祖姚福年先生所创,被清廷赏封四品花翎,至今传承六代,“姚氏太和医室传统诊疗”被列入陕西省西安市两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太和医室医案选》,作者姚树棠(1923—2007)为第四代传人,是其行医四十余年的点滴体会。这是一部涉及大小方脉和杂病的中医书籍,内容较为广泛,用药独具特色。本书包含内、妇、儿、外及杂病诸科医案。

咳嗽

赵某,女,三十二岁,九月廿六日就诊。


主诉:咳嗽、痰多、气短,已三年之久。


现病史:三年前,一次感冒以后,即留下咳嗽吐痰病证,每逢冬季病情加重,且伴有气短,反复发作,随着时间增长日益严重。这次不慎受凉,咳嗽剧烈,胸闷气短。咯黄色粘痰,咯而不爽。午后低烧,身困无力,动则汗出。


检查:右肺中上部,可闻及湿性啰音,两肺均可听到干性啰音。


胸部透视:两肺纹理显示普遍增重、增多、增粗,较紊乱,不规则,以右肺中部为显著。


舌象:舌质淡,苔白微腻。


脉象:细数。


西医诊断:慢性气管炎急性发作。


中医辨证:痰热壅肺,气阴两虚。


治则:清热化痰,益气滋阴。


处方:冬虫夏草九克、川贝母九克、桑白皮十五克、沙参九克、枳壳九克、冬花十二克、紫菀九克、百合十二克、杏仁九克、阿胶十二克(烊冲)、橘络九克、麦冬九克


煎服法:水煎,每日一剂,早晚各温服一次。连服三剂。


复诊(九月卅日):服药后,咳嗽稍有好转。舌质淡,苔薄白。脉沉细。前方去紫菀、百合,加细辛三克。继服三剂。


三诊(十月五日):咳嗽气短,明显减轻。舌淡。脉缓。不再易方,再继服三剂。


四诊(十月十一日):诸症已减大半。每天清晨吐多量白色粘稠痰。舌淡。脉缓。上方加熟地三十克,白术十五克。三剂,水煎温服。


五诊(十月十四日):痰量减少而清稀,有时觉喉痒。上方加白果三十枚。三剂,水煎温服。


六诊(十月十七日):咳嗽、气短、吐痰、诸症消失,精神好转。舌质淡。脉已见缓而有力。不再服汤剂,处以痰饮丸两盒服用,以巩固疗效。


附记:气管炎属于中医咳嗽、咳喘等范畴。它的发生和发展与外邪的侵袭,以及肺、脾、肾三脏功能失调有关。而肺脏功能失调,是本病发生之关键所在。


     本病例,是由于外邪侵袭,肺卫受感,至肺气壅遏不宣,清肃之令失常,至痰液滋生,阻塞气道,引起咳嗽。治之不当,日久不愈,伤阴耗气,造成痰热壅肺,气阴两虚。本方前后加减,共六诊十五剂,滋阴补肺,理气化痰,是以疾热散,肺气安。


      随访多次,未见复发,且精神亦佳。


      注:此书中的方剂真实无改动,有些方剂具有时代特色,如冬虫夏草、川贝母等现代的价格昂贵药材汤剂中会用到九克至十五克等,当时这些药材价格低廉,为常用药材,请读者参考并自我识别,不再做单独解释。特别强调的是,书内方剂为姚树棠先生的独特用法,其因地、因时、因人而用,仅供学习之用,实际用量谨遵医嘱。特此声明。


长按指纹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