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不同年代学生差距探因

 庄子吴松柏阅读 2017-06-02

我们这些当老师总会自觉不自觉地将现在的学生跟以前的学生进行对比,而且总是看到这些学生跟几年前的学生的差距:他们没有以前学生那么会吃苦,也没有以前学生那么专注,甚至也没有以前学生那么扎实,我不得不在想一个问题:是什么原因让这些学生跟以前的学生有这样的差距?

  其实我得倒过来反问一下自己:你凭什么说这些学生比以前的学生差?仅仅从表面上的成绩,仅仅从他们的课堂的表现,仅仅从你自己的片段性的观察?如果仅仅从这些表面的数字或者表层的表现就断定,未免太武断了吧。或者换一个角度来看现在的学生与以前的学生:以前的学生似乎在学习方面花的时间与精力要比现在的学生多了许多,而现在的学生似乎在其他方面花的时间与精力要比以前的学生多了许多。如果是从这样一个角度来评价,也许我就不会那么绝对地对两个不同时期的学生下一个断言。

也许我可以在他们之间的差距的形成作一个相对深入的思考与分析,也许对我的教育教学会有所帮助。不同年代的学生会有差距是一种自然的情况,也是一种正常的状况,可以说以前的学生所面临的诱惑与选择不如现在的学生多,所以他们的注意力与精力被分散的可能性就比较小。要知道现在的学生要承受压力也挺大的,一方面是智能手机的存在,随时都可以接触到自己想要接触到的信息,另一方面他们也面对日益繁重的学业课程,不少学生在学习与娱乐的两个方面进行比较之后的选择自然是轻松与娱乐,这也算是很正常的现象。哪怕是现在的成年人有几个人能够抵御智能手机的诱惑?有几个人还能够真正自制地摆脱网络信息时代带来的负面影响?更何况是这些未成年人呢?再加上当下的学校教育跟学生自身发展的需求之间还是有很大差距的,学生在课堂里想学到自己真正需要的知识与能力并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或者这种可能性并不是太大,而且学生所要面临的作业与考试的压力又那么大,在这种情况下,学生学习的主动性自然而然就不可能像以前学生那么强。好逸恶劳是人性的弱点,每个人身上都可能存在,更何况这些身心还未成熟的未成年人。所以这些孩子出现了这样或者那样厌学情绪或者喜欢玩游戏,逃避学习的情况也是极为正常的一种现象。

其实我们在思考学生不如以前学生那么爱学习这个问题的时候,是否还要思考另外一个问题:学生为什么不爱学习?或者说学生学习的动力在哪里?如果我们没有思考清楚这个问题,光批评学生不爱学习是解决不了任何问题的,也对帮助学生起不了什么作用。学生除了现实的诱惑与学业的现实压力之外,还有没有其他因素。比如家庭教育的因素,家长本身对孩子的教育的要求就不高,毕竟现在的家长跟以前的家长对教育的认知与对孩子的要求还是有差距的,这个因素也是很重要的。孩子的第一个老师毕竟是家长,是父母,父母如何教育孩子,如何引导孩子,远比学校老师重要。这个因素如果没有考虑进去,要想扭转孩子不爱学习的情况是很难的。因为有的父母对孩子的学习根本就不管不顾,无所谓,或者有的已经给孩子安排好出路,孩子哪有什么动力去学习,去拼搏?毕竟现在城市里的家长相当一部分家境很好,优越感极强,对孩子呵护有加,关爱有加。如果是这种层次的家长数量比较多,占了班级的绝大部分,这个班级的学风要改观,要进步是有相当难度的。客观上讲,以前的家长大部分人都能够积极跟学校配合,尽量按照学校的要求来做,尽量从自己的孩子身上找问题,尽量向老师请教,而现在的家长对学校对老师的要求比较高,而对自己孩子的要求不高,或者说能够真正教育好孩子,能够真正掌控孩子的思想与心理的家长并不是很多。这也许就是不同年代的学生出现差距的一个重要原因吧。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