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子午流注

 缘来是你ljw8vo 2017-06-02


  的黄商贾氏子午流注十二时用药


  天干地支对应脏腑歌诀

  十天干对应脏腑歌

  甲胆乙肝丙小肠,丁心戊胃己脾脏,庚是大肠辛属肺,

  壬系膀胱肾癸藏,三焦变向壬中寄,包络同归入肾方。

  十天干对应人体部位类象

  甲头乙项丙肩求,丁心戊肋己属腹。庚是脐轮辛为股,壬胫癸足一身覆。

  十二地支对应关系歌

  子属膀胱水道耳,丑为胞肚及脾乡, 寅胆发脉并两手,卯本十指内肝方,

  辰土为脾肩胸类,巳面齿咽下尻肛, 午火精神司眼目,未土胃脘膈脊梁,

  申金大肠经络肺,酉中精血小肠藏, 戌土命门腿踝足,亥水为头及肾囊。

  若依此法推人命,岐伯雷公也播扬。

  目录:

  编号 时辰 辩证 子午流注组方

  01号方 子辰时 胆胃不和证 山药、干姜、甘草、大枣

  02号方 丑时 血瘀证 甘草、赤芍、桃仁、益母草

  03号方 丑时 肝阳上亢证 茯苓、丹皮、栀子、炒麦芽

  04号方 寅卯时 肺阴虚证 金银花、白果、鱼腥草、杏仁、

  05号方 巳时 脾阳虚证 山药、茯苓、甘草、藿香

  06号方 巳时 气虚证 山药、干姜、丁香、人参

  07号方 午时 心阳虚证 小桃仁、生姜、陈皮、薤白

  08号方 未时 心阴虚证 丹皮、阿胶、酸枣仁、生地

  09号方 申时 肾阳虚证 山药、丹皮、益智仁、肉桂

  10号方 酉时 肾阴虚证 山药、丹皮、茯苓

  11号方 戌时 胞络伤寒证 茯苓、甘草、陈皮、薄荷

  12号方 亥时 三焦实热证 栀子、薄荷、淡竹叶、金银花

  附表:用药性味、归经、功用简介

  脏腑对应症候群详述

  01号方 胆胃不和证

  组方:干姜、山药、大枣、甘草

  主治症状:胃脘胀满疼痛,嗳气频多,呕吐、两胁胀满窜痛,冷热交替,头晕,目眩,咽干口苦,心烦失眠,少食,表情淡漠,闷闷不乐,多疑善虑,女子出现月经期紊乱,行经不畅,痛经。

  02号方 血瘀证

  组方:赤芍、桃仁、甘草、益母草

  主治症状:情志不舒,懒言少语,闷闷不乐,眼睛凹陷,黑眼圈,目倦神疲,眼睛干涩,眨眼,视物模糊,迎风流泪,花眼近视,色盲,眼睛异常,两膝酸软,手抖,腿抽筋,摇头,手脚麻木,肌肉蠕动,白发,头眩晕多梦,易惊醒,耳鸣如蝉,月经不调(量少或经闭),便秘(血虚型),灰指甲或易断裂,口渴不欲饮,舌淡少苔,发生各种严重肝胆疾病。

  03号方 肝阳上亢证

  组方:丹皮、栀子、茯苓、炒麦芽

  主治症状:性情急躁,易怒,精力异常充沛,喜动(小儿多动),喜欢明亮,皮肤干枯,口苦,咽干,厌食,腹胀,脸色发青,发紫,发红,眼袋大,眼球突出,眼红痒痛,眼球震颤,头目胀痛,耳鸣如潮,入睡难或噩梦多,口渴欲饮,大便秘结,小便黄赤,头重脚轻,腰膝酸软,青筋暴露,饭后两胁胀满并扯动小腹疼痛,阴囊湿疹,睾丸热肿,胀痛,女子月经提前,量多,色紫或经间期出血,舌红苔黄或两边青紫,手掌的颜色发红或发青,反映在面部则呈潮红或绛紫,或有红血丝,黄褐斑,雀斑。比照西医中高血压,血糖高,肥胖症,胆囊炎,甲亢等症候群。

  04号方 肺阴虚证

  组方:二花、白果、鱼腥草、杏仁

  主治症状:干咳无痰或痰少而黄稠,或咳痰带血,大便干燥,小便短赤,潮热盗汗,手足心热,喉咙干痒,口干,咽燥,喑哑,鼻干痛,舌红苔少干燥有裂痕,面部两颧潮红,易生座疮,酒糟鼻,皮下红疹,皮肤过敏(红肿热病)等皮肤问题,易感冒,鼻炎,肺气肿,结肠炎,肺心病。

  05号方 脾阳虚证

  组方:藿香、茯苓、山药、甘草

  主治症状:四肢不温,胃脘冷痛,遇寒凉加剧,得温痛减,口泛清水,食后做吐,肠鸣胃胀满,不思饮食,喜热饮,大便淌,肌肉酸懒,神疲乏力,少气懒言,面部肌肉呆板,后背肌痛,精神抑郁,嗜睡,思虑过度,牙齿出血,女人经血量多,经期长或量少,推后,色淡或白带清稀,唇白,舌体胖大,苔白有齿痕,反映在面部青黄,易生黄褐斑,座疮,皮肤松弛,皮肤瘙痒,口周面颊额头易生白色皮疹,反映在脸型则出现浮肿,黄肿,月臃肿,水肿或黄瘦。

  06号方 气虚证

  组方:丁香、山药、干姜、人参

  主治症状:面色稍白,少气懒言,语气低微,神疲倦怠,心悸纳少,头晕目眩,畏风自汗,动则加重,舌淡少苔,脾、肾、心、肺、小肠、大肠所有气的运行失常。

  07号方 心阳虚证

  组方:小桃仁、生姜、陈皮、薤白

  主治症状:四肢不温,心悸气短,活动加重,长吁短叹,自汗,少气懒言,乏力,语言低微,心慌胸闷,心里懦弱,失眠,健忘,小肠蠕动无力形成便秘(气虚便秘),舌嫩而苔白胖大,脉搏细弱无力,面色白无光泽,或面色青黑,在两眉之间易生白头粉刺。在太阳穴易生黄褐斑,神经性黑痕,反映在手部则中指变形。

  08号方 心阴虚证

  组方:丹皮、阿胶、酸枣仁、生地

  乱想胸闷,心中焦虑,倦怠,口干,心颤或眩晕,舌色暗紫,舌尖疼痛,舌瘦而苔燥,或有溃疡、裂痕,更年期症状明显,反映在面部则面红潮热或青紫或血管扩张,太阳穴易生黄褐斑,精神性黑痕,两眉间易生红色座疮,颧骨易出现红色血丝等。

  09号方 肾阳虚证

  组方:益智仁、丹皮、山药、肉桂

  主治症状:怕冷,手脚凉(重者夏天也凉),精神不振,腰膝酸冷,自汗,嗜睡,多梦,腰痛,关节痛,听力下降,凌晨腹泻或便秘,小便清长或余沥不尽,夜尿频多,下肢浮肿,性功能减退,小腹牵引睾丸坠胀疼痛或阴囊收缩,遇寒则甚,遇热则缓,阳痿,早泄,女性宫寒不孕,白带清稀,月经延后量少,色暗,有块或痛经,发质干枯,断裂脱落,白发记忆力减退。

  10号方 肾阴虚证

  组方:山药、丹皮、茯苓

  主治症状:怕热,手脚心热,烦躁不安或午后潮热,健忘少寐,腰酸腿软,盗汗,咽干舌燥,入夜更甚,小儿多动,身材矮小,发育迟缓,成人早衰,记忆力下降,注意力不集中,眩晕耳鸣,牙齿酸痛易松动,发质干枯,脱落,白发,便秘,小便短赤,尿频,尿痛,男子遗精,性功能亢进,女子形体渐瘦,经期紊乱,内分泌失调,月经提前,量少,色红或经间期出血,甚至及早闭经,舌瘦红,苔少而燥有裂痕,反映在面部则呈绛黑色斑点,如同黑色假面具,面部潮红,颧红(越到下午脸越红),在耳部,下颚,下巴,颈部长褐色粉刺,座疮,过敏等。

  11号方 胞络伤寒证

  组方:陈皮、茯苓、薄荷、甘草

  主治症状:头痛连颈,沉重如裹,昏沉乏力,四肢不温,倦怠嗜卧,少食干呕,胸闷恶风,头痛遇寒即发,偏头痛,眩晕,耳鸣,重听,舌苔白厚。

  12号方 三焦实热证

  组方:栀子、薄荷、淡竹叶、金银花

  主治症状:五心燥热,狂躁,喜冷食,脘腹胀满,咽红肿痛,口舌生疮,口干渴,口臭,牙龈肿痛,口腔糜烂,小便黄赤,尿道灼热,疼痛,胃脘灼热疼痛,清谷善饥,胃杂,肺热实喘,大便秘结,泻下秽臭,便脓血,舌苔厚,干燥。

  12个药方用药29种药品性味归经及功用

  山药:味甘,性平。归脾、肺、肾经。益气养阴,能补脾胃、益肺肾。

  茯苓:甘、淡,平。归心经、肺经、脾经、肾经。利水渗湿,健脾、安神。

  甘草:甘、平。归心、肺、脾、胃经。补脾益气,润肺止咳,缓急止痛,缓和药性。

  丹皮:苦、辛、微寒。归心、肝、肾经。清热凉血、活血散瘀。

  益智仁:辛、温。归脾、肾经。温脾开胃摄唾,暖肾固精缩尿。

  肉桂:辛、甘、热。归肾、脾、心、肝经。补火助阳、散寒止痛、温通经脉。

  金银花:甘、寒。归肺、胃、大肠经。清热解毒。

  白果:甘、苦、涩、平,有小毒。归肺经。敛肺平喘,收涩止带。

  鱼腥草:辛、微寒。归肺经。清热解毒,排脓利尿,开胃消食。

  杏仁:苦、微温,有小毒。归肺、大肠经。止咳平喘,润肠通便。

  阿胶:甘,平。归肺、肝、肾经。补血,止血,滋阴润肺。

  酸枣仁:甘、平。归心、肝经。养心安神,敛汗。

  生地:甘、苦、寒。归心、肝、肾经。清热凉血,养阴生津。

  栀子:苦、寒。归心、肺、胃、三焦经。泻火除烦,清热利湿,凉血解毒。

  炒麦芽:甘,平。归脾、胃经。行气消食,和中健脾,退乳消胀。

  赤芍:苦,微寒。归肝经。清热凉血,散瘀止痛。

  桃仁:苦、甘,平。归心、肝、大肠经。活血祛瘀,润肠通便,止咳平喘。

  小桃仁:同上

  益母草:苦、辛,微寒。归肝、心包经。活血调经,利尿消肿。

  薄荷:辛,凉。入肺、肝经。疏风,散热,辟秽,解毒。

  淡竹叶:甘淡,寒,无毒。入心经、肾经。清热除烦,利尿。

  藿香:味辛;性微温。归肺;脾;胃经。祛暑解表;化湿和胃。

  干姜:味辛,性热。归脾、胃、心、肺经。温中散寒,回阳通脉,燥湿消痰,温肺化饮。

  大枣:甘,温。归脾、胃经。补中益气,养血安神。

  丁香:辛,温。入肺、脾、胃、肾四经。温中、暖肾、降逆。

  人参:性平、味甘、微苦,微温。归脾、肺经。大补元气,复脉固脱,补脾益肺,生津止渴,安神益智。

  陈皮: 温;辛、苦;归脾、肺经。理气健脾,调中,燥湿,化痰。

  生姜:辛、微温,归肺、脾、胃经。发汗解表,温中止呕,温肺止咳,解鱼蟹毒。

  薤白:味辛;苦;性温。归肺、心、胃、大肠经。通阳散结,行气导滞。

  29种药物个人经验分类:

  中府用药:益智仁、肉桂、炒麦芽、干姜、陈皮、薤白、大枣、丁香、茯苓、甘草。

  滋阴用药:山药、阿胶、赤芍、桃仁、小桃仁、酸枣仁、益母草、生地、丹皮、人参。

  攻清用药:栀子、白果、鱼腥草、杏仁、二花、薄荷、淡竹叶、生姜、藿香。

  子午流注十二时用药真正含义在于按照脏腑疾病自身传遍规律用药。子午流注十二时实际上是用来指导针灸治疗时辰的,现在类比用药意义也是如此,掌握脏腑传变规律,才能获得奇效。

  人为病,一般来说也就是饮食诱发胆胃不和开始,胆胃不和者首先伤肝,肝主血,从淤血起病。淤血引起肝气不舒,瘀滞而化热,引起肝阳升发,木火刑金,损伤肺阴,木横辱土,损伤脾阳。脾阳虚弱,则中气不升,食而不化,引起火源不足,心属火,则心阳虚弱,引起阴阳两伤。心火不足则命门火衰,造成肾阳虚弱。由于肺阴已伤,肾阳不足,阴阳五行相生不利,造成肾水不济,损伤肾阴。脏腑诸阳具虚,易伤风寒,风寒入内,侵袭胞络久而成疾,积而成热,最终三焦实热症候群出现。因此,治病当从调和胆胃开始,进食良好后方能调理气血,进而辩证补脏腑阴阳,脏腑阴平阳秘,则胞络、三焦寒热易攻。

  历史中曾经出现多个中医派别:补土派,滋阴派,攻下派等,都是名家圣方。其实从其论著来看,只是治病切入点不同而已,并非完全偏执一方。在我看来,补土为先,意为调和肝脾胆胃功能,病人既有食欲,又能受纳,还能运化,进而寻求阴阳,重在阴中求阳。待到各脏腑功能正常,方能攻清去疾。

  上述12方用药,多为上品,中品,且以中府用药为重,滋阴药物为全,清解药物为后,药无一烈性。实乃三家集大成,少了锐气,多了平性,以调中为补,滋阴而养阳,阴平阳秘而攻清疾病自下。药方简练,可以合并用药,亦可以随证加减,要临证认真辩证论治。

  十二经用药

  心经

  问君何药补心经,远志山药共麦冬,枣仁当归天竺黄,六味何来大有功。玄参苦,黄连凉,木香贝母泻心强;凉心竹叶犀牛角,朱砂连翘并牛黄。温心藿香石菖蒲;引用细辛独活汤。

  肝经

  滋补肝经枣仁巧,薏苡木瓜与贡胶;泻肝柴胡并白芍,青皮青黛不可少;胡黄连,龙胆草,车前甘菊凉肝表;温肝木香吴萸桂;引用青皮川芎好。

  脾经

  补脾人参绵黄耆,扁豆白朮共陈皮,莲子山药白茯苓,芡实苍朮甘草宜。泻脾药,用枳实,石膏大黄青皮奇。温脾官桂丁藿香,附子良姜胡椒粒。滑石玄明凉脾药;白芍升麻引入脾。

  肺经

  补肺山药共麦冬,紫菀乌梅与参苓,阿胶百部五味子,棉州黄耆更凑灵。紫苏子,与防风,泽泻葶苈泻肺经,更有枳壳桑白皮,六味泻肺一般同。温肺木香冬花寻,生姜干姜白蔻仁;凉肺黄芩与贝母,人溺山栀沙玄参。马兜铃,瓜蒌仁,桔梗天冬必去心;引用白芷与升麻,连须葱白用几根。

  肾经

  补肾山药甘枸杞,螵蛸龟板与牡蛎,杜仲锁阳巨胜子,山萸苁蓉共巴戟,龙虎骨,怀牛膝,五味菟丝与芡实,再加一味怀熟地,共补肾经十八味。泻肾不必多求方,知母泽泻两相当。温肾肉桂并附子,鹿茸故纸海沉香,亦温肾,腽肭脐;凉肾知柏地骨皮,再加一味粉丹皮;引用独活肉桂奇。

  胃经

  补胃需用苍白朮,半夏扁豆绵黄耆,芡实莲肉共百合,山药还加广陈皮。泻胃火,亦如脾,再加一味南枳实,更添芒硝与大黄,多加石膏谢更急。温胃木丁与藿香,益智吴萸与良姜,香附白肉草豆蔻,厚朴胡椒生干姜。凉胃葛根条黄芩,滑石黄连玄花粉,知母连翘石膏斛,栀子升麻竹茹寻,十三味药凉胃火;白芷升麻引胃药。

  胆经

  补胆龙胆与木通;柴胡青皮泻胆经。温用陈皮制半夏,更加生姜与川芎。凉用竹茹与黄连;引用尽皆同肝经。

  大肠经

  问君大肠何药补?左旋牡蛎白龙骨,桔梗米壳诃子皮,山药肉蔻并莲肉。川大黄,南槟榔,枳壳石斛泻大肠,再加芒硝桃麻仁,葱白三寸泻更强。干姜肉桂吴茱萸,三者同时能温肠,引药尽皆同胃经;槐花条芩凉大肠。

  小肠经

  小肠石斛牡蛎补;泻用木通共紫苏,连须葱白荔枝核,同为泻剂君知否。小肠要求温,大小茴香乌药根;凉用黄芩天花粉;引用羌活与高本。

  膀胱经

  橘核菖蒲补膀胱,益智续断龙骨良;泻用芒硝车前子,泽泻滑石石苇帮。温用乌药并茴香;凉用黄柏生地黄,甘草梢,亦属凉;引用尽皆同小肠。

  三焦经

  滋补三焦用益智,更加甘草与黄耆;泻用栀子并泽泻;温用姜附颇有益。原石膏,地骨皮,清凉三焦功效急。引入三焦不用别,药与肝胆无差异。

  心包经

  地黄一味补包络;泻用乌药并枳壳;温肉桂;凉栀子;柴芎青皮是引药。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