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12)《伤寒论》第三百六十二条解密

 johnney908 2017-06-03

          关键词:厥阴病腹泻,出现厥逆、无脉危象的急救。

          《伤寒论》第三百六十二条原文:下利手足厥冷、无脉者,灸之不温,若脉不还,反微喘者,死;少阴负跌阳者,为顺也。

            文意:下利手足厥冷、无脉者:厥阴阳虚湿困外感寒湿之邪或厥阴阴湿困外感湿热之邪的厥阴病,寒湿或湿热之邪在乘虚而入的过程中,外邪即阻滞了经络,又滞在肠道之中,就会出现腹泻和手足厥冷并见的症状;若果厥阴正气衰弱,外邪阻滞不解,经气不通,就会出现诊不到脉搏的现象。

                        灸之不温,若脉不还,反微喘者,死:(腹泻、厥逆、无脉,对于厥阴阳虚寒湿阻滞的属阳衰阴盛至极,对于厥阴阴虚湿热困扰的属阴衰阳脱;若用药物治疗,前者用四逆汤加减,后者则需益气养阴;然对一般医家而言,临床诊治有两个障碍:其一,诊断难辨;其二,用药费时;因此,仲景教人用灸法温经通脉)。若灸之不温,并且脉搏仍然诊不出来,不仅如此,还增加了微喘症状,这表明阴阳已经离决,这是死征。

                        少阴负跌阳者,为顺也:(无论寒湿型或湿热型厥阴病腹泻,见本案诸证,若果采用灸法治疗以后,手足转温,也能诊出脉搏来,说明正气来复,再加以调治,则可痊愈。对于厥阴阳虚外感寒湿之邪的厥阴病,还有一诊脉法判断,即如果)跌阳脉(看阳气)大于太溪(看阴气)少阴脉脉,说明灸之阴寒见退,阳气见复,胃气未败,其病为顺。

             诊断意:本案为仲景案例说教条。其意义有二。其一,记述了厥阴病腹泻证,出现阴竭阳脱,或阴盛阳衰危证的灸法挽救治疗措施的案例。其二,灸法是病情危急,情势紧急情况下的措施;脉通之后,必须针对病的类型和脉证加以调治,方可痊愈。绝不是一灸就愈,断无此理。

                                                                                                                                    元阳道人张敏宁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