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12)《伤寒论》第五十条解密

 johnney908 2017-06-03
  •  《伤寒论第五十条原文:脉浮紧者,法当身疼痛,宜以汗解之。假令尺中迟者,不可发汗。何以知然?以荣气不足,血少故也。

   一,文意。脉浮紧者:寸关尺三部脉浮紧的外感病。邪有六淫,太阳病有多种,但从能量角度,实际只分寒热两种,热性的脉浮数,寒性的脉浮紧。因此,此处“脉浮紧者”实际是概括寒性的一切太阳外感病。

            法当身疼痛:依据发病规律,应当身体疼痛。前面已经多次分析,本病内伤在阳,外感寒邪,经脉凝涩不通,因此,理当身体疼痛。

            宜以汗解之:适宜用麻黄汤发汗解除寒邪,打通经脉凝涩。

            假令尺中迟者:假设尺部脉像滞涩的病家。此处“迟”,不是指迟脉,而是对滞涩脉象的描述。滞涩是阳虚阴气不足的脉象,因为阳虚又阴弱,自然血流滞涩。若是阴虚阳盛,血流畅通,自然之下感空,是虚脉。

            不可发汗:不能用麻黄汤发汗。

            何以知然:为什么说是这样呢?

            以荣气不足,血少故也:因为“滞涩”脉象,反应荣气不足,血虚的缘故。发汗法的原理是:通过振奋心阳,增加血流量,在太阳经层面,通过发汗和正气驱赶,使病邪随汗液一同排出体外。现在荣血不足,汗源不充,不可发汗。若强行发汗,不但不能排邪,反而加剧阴虚,引寒邪入里,产生变症。

   二,诊断意。本案是仲景说教条。和四十九条并列。前条是界定太阳温热病的判断、病机、治疗原则,本条是界定太阳伤寒病的判断、病机、治疗原则。或问:邪有六淫,外感病有多种,为何仲景只讲两端?答曰:邪虽有六淫——寒、风、热、湿、燥、火,实分寒、热两端,太阳寒证脉浮紧,太阳温热脉浮数,故仲景只讲两端,且提纲语只说“脉浮数者”、“脉浮紧者”,以示概括,不言六淫病名。

  本案的学术价值有四。其一,确定寒性太阳病诊断的两个重要标准:脉象浮紧,症状体痛。其二,确定寒性太阳病的治疗原则:以汗解之(汗解)。其三,寒性太阳病满足汗解的条件:荣血(汗源)充足,三部脉都浮紧;若尺脉滞涩,表示荣血不足,不可发汗。其四,明确阳盛阴虚的脉象是虚脉,原因是阳盛血流则通畅,阴虚则指下感空;明确阳虚阴不足的脉象是涩脉,原因是阳虚则血流不畅,阴虚则更加滞涩。

                                                                             元阳道人(张敏宁)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