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肾病患者尿蛋白反复难消,到底是怎么回事?

 骆越之民 2017-06-03

尿蛋白就是尿液中出现了蛋白质,而蛋白质本来是在血液中的。血液每天要流经肾脏50次,在正常情况下,蛋白质是被肾小球滤过,然后被肾小管重新吸收,再次进入血液。

尿蛋白产生的原因是什么呢?



①生理性原因


如果从事重体力劳动,或剧烈运动,或情绪出现大的波动,或吃了刺激性的食物,都会导致血液循环加速,加重肾脏负担,诱发尿蛋白。一旦肾小球的滤过速度超过了肾小管的重吸收速度,就会导致蛋白质漏出到尿液中。


不过这种生理性的尿蛋白,通常很快就会自行消失。


②病理性原因


病理性原因,就是肾损害造成的蛋白质漏出。分为两种情况:一种是肾小球的损害,一种是肾小管的损害。


肾小球损害:肾小球滤过屏障遭到破坏,导致蛋白质大量滤过,肾小管吸收不过来,使蛋白质漏到尿液中。


肾小管损害:肾小管遭到破坏,导致重吸收能力下降,使蛋白质漏出到尿液中。



治疗过程中尿蛋白为什么反复难消?


目前在治疗中,最主流的方法是激素抑制,但这却是在强行阻止蛋白质的漏出。这样做的好处是见效快,而且药和剂量的控制相对来说都比较容易;但坏处就是极易复发,因为抑制毕竟不是治疗,一旦停药等药效消失了,必然会复发。




建议患者从细胞层面进行调理,综合治疗。阻止肾细胞继续坏死,维持现有肾功能,保持肾脏的代偿性,来达到消除尿蛋白的目的。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