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琼瑶反对为夫插管引热议,插鼻胃管究竟是怎么回事?

 pgl147258 2017-06-04

据台湾媒体报道,知名作家琼瑶30日透露因为与继子女的意见相左,最后在麻醉科医师兼作家侯文咏的建议下,妥协含泪让丈夫平鑫涛插鼻胃管,但她却很痛苦。那么,热议纷纷的“鼻插胃管”到底是怎么回事呢?

经过鼻子插胃管是医院里医生常用的医疗技术之一。说得直白一点,就是经过鼻孔把一根空心的柔软的管子,插入到人的胃里。

胃管

插胃管的过程,很简单。医生面对病人,在和病人介绍动作要求,说明会有一点不舒服,教会病人如何配合。医生在胃管的插入一端上抹了石碏油作为润滑油以后,从病人的一个鼻孔里插进去,插入10厘米左右时,会让病人张开嘴,看看胃管有没有团曲在嘴巴里,如果嘴巴里没有发现,就是已经通过嘴巴了。

胃管通过嘴巴以后,如果病人出现剧烈咳嗽,那就误入了气管,要重新插,当然这种情况非常少。如果病人没有出现剧烈咳嗽,那就让病人做出吞咽面条的动作,帮助胃管插入。一般的胃管上有刻度,分别有15厘米、25厘米和45厘米,以及45厘米,分别提示胃管的头部到达的部位,大约是咽部,食管跨主动脉处和胃食管连接处,是食道的三个狭窄部位。 最后还有三个标记,可以提示胃管在胃里的深度。

一般来说插管的过程病人并没有什么特别的痛苦,留着胃管的过程病人也没有很大的痛苦。一般病人能够很快适应。昏迷病人插管痛苦会更少,只是医生比较难操作,因为少了病人的配合,胃管又很软,往往需要有一定硬度的导丝来协助插入。

胃管是一根管子,作用是让胃和外界有接通。胃管作用有俩个方面:一,把胃里的东西引流出来,二,把外面的东西流入胃里。医生会根据病人的不同病情,选择把胃里的东西流出来,或者把外面的东西灌进去,或者既流出来,又流进去。

胃里东西太多了,就把它引流出来,那就叫胃肠减压。最常见的是用于肠梗阻,胰腺炎,保守治疗的胃肠小穿孔等疾病,也常见于腹部外科手术前和手术后。我们把胃里的液体和气体引流出来,让病人的胃肠道得到休息,可以更快地恢复健康。

今天凌晨4点,我们给一位年轻的十二指肠球部溃疡穿孔的病人急诊做手术。手术前,我们已经能够判断出他是因为胃肠道穿孔导致的腹膜炎,所以,在手术前,我们就给他插入了胃管,这个时候,胃管有两个作用。用胃管把胃里的液体和气体引流出来,一方面可以减少胃内容物继续流入腹腔,加重腹腔污染;另外一方面,可以把胀大的胃缩小,有利于腹腔镜修补穿孔的时候,手术野暴露好,有利于手术的操作。如果在手术前不插入胃管,那大大的胃,会盖住上腹部的腹腔,手术野暴露不出来,手术就很难做。

手术结束以后,我们继续给这位病人留了胃管,这个时候的胃管,起到了给胃减压的作用。把胃里的液体和气体引流出来,就给十二指肠减轻了压力,促进十二指肠球部穿孔的地方缝合后能够愈合。当然,胃管里还可以观察引流出来东西的性质,可以看有没有出血等手术后的并发症。

胃里的东西太少了,我们就通过胃管把东西灌进去,包括食物,水和药物。

通过胃管灌入食物和水以及药物,叫做鼻饲,这个时候的胃管叫鼻饲管。

护士给ICU病人做鼻饲。

有时候病人处于昏迷,自己不能吃东西,有时候,病人由于有口腔或者食道的疾病不能进食,(当然,也有时候有些人,比如罪犯绝食,这种情况也有。)但是消化道的其他功能还好。那就可以考虑给予鼻饲进食。鼻饲给人体补充肠道营养,非常经济实惠,胃肠道有食物的刺激,对于维持胃肠道的功能,防止胃肠道粘膜的萎缩,维持胃肠道菌群平衡各方面,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琼瑶阿姨的老公平鑫涛患的是血管型失智症,(也叫痴呆症),他只是吞咽困难,不能自主进食,胃肠道的其他功能还好,远远没到病危的程度。这个时候,医生给平先生插胃管做鼻饲,主要目的,是给他胃肠营养的同时,又能够促进胃肠道功能恢复,使得胃肠粘膜不至于萎缩,胃肠道菌群平衡不至于破坏。虽然通过全肠道外营养,可以供给平先生所需的营养,但是,没有鼻饲,平先生的胃肠道粘膜可能会萎缩,肠道菌群会失去平衡,这时候,肠道细菌就有可能移位,也就是说肠道细菌有可能会跑入血液,引起全身性的感染。所以,如果琼瑶老公还要继续治疗,插胃管鼻饲,就很重要。

我们在抢救上消化道大出血的病人时候,第一步最要紧的,就是插胃管。插胃管后,既可以引流出血液,又可以通过胃管给止血药,还可以通过胃管观察病情的变化。这也是一个重要的抢救手段。

一管接通胃内外,进出可控救人命,胃管,是名副其实的救命管。

当当当!这个问题,丁香医生来回答~

有关琼瑶阿姨与其继子女之间的争执事件,这几天互联网上早已讨论得沸沸扬扬,丁香医生就不多说啦!今天,丁香医生就从专业的角度带大家了解一下该事件的起因——鼻胃管

首先,什么是鼻胃管?

有一些病人,由于病情严重或者长期昏迷,导致无法通过正常的方式进食,但身体的运行仍然需要必须的食物和营养,这时候就需要通过鼻胃管来完成进食。

简单来说,鼻胃管就是一根软管,它从病人的一侧鼻孔插入,经过咽喉部,食管,最终到达病人的胃里。根据病人的需求,医生通过这根管道来给病人的身体输送流食、提供能量。

除了为病人输送流食,这根管道还可以将胃里面存留的多余的东西吸引出来,从而减轻病人胃部的负担。从临床操作的角度来讲,整个过程并不复杂。

被插了鼻胃管是一种怎样的体验?

想必这是很多人都最为关心的问题。琼瑶老师也表示,不希望给丈夫插鼻胃管,正是因为想让他能够体面地离开而不再受苦。那么,被插了鼻胃管是到底是一种什么感觉,有多痛苦?

插管过程中

在插鼻胃管的操作过程中,如果病人是在清醒的状态下,他需要配合医生进行吞咽动作,在软管经过咽喉部的时候,病人会感受到明显的异物感,这种感觉会让病人觉得恶心。

插管固定后

在鼻胃管安置固定好后,病人也会觉得嗓子眼里总是有什么东西,不过慢慢习惯就会变得好一些。

对于外界刺激完全没有任何反应的患者,对安置鼻胃管这件事也多半是没有感觉的,在这个时候就主要看其家人是否能够接受病人鼻孔里插着根管子这件事儿了。话说回来,这不正是该事件的争执所在吗?

(耳科赵医生头条问答2017-05-18)鼻胃管是一根特制的软管,操作时由一侧鼻孔插入,经由咽部,通过食管到达胃部。鼻胃管插入术是临床非常常规的一项操作技术,也是临床医生和护士要求掌握的一项基本操作技术。对于清醒的病人,术中和术后病人会有一些咽部或上腹部不适,但是大多属于可耐受的范围,相对于胃镜痛苦要小得多。临床上主要有以下几种情况需要进行进行鼻胃管插入术。

1、对于不能自主正常进食的患者提供胃肠道营养。经鼻胃管进食称为鼻饲。临床常见于一些神经内科脑卒中后球麻痹吞咽困难或进食水呛咳的病人,这些病人自主进食困难,容易食物误吸入气管,引起窒息,就需要鼻胃管辅助进食。另外对于一些各种原因引起的昏迷或者身体异常虚弱的危重症患者,也常需要鼻饲饮食维持或加强体内营养。通常我们认为能自主进食的病人鼓励自主进食,不能自主进食能鼻饲胃肠道营养的病人,尽量鼻饲进食,不能鼻饲(不能配合或因疾病无法鼻饲进食)的才考虑静脉营养。胃肠道营养在一定程度上可以保持胃肠道相对正常的蠕动消化吸收状态,比静脉营养更利于病人胃肠菌群的稳定和后期的康复。鼻饲进食是长期的还是临时的,取决于病人的身体状态,一些病人再渡过疾病危险期或急性期后,自主饮食状态可逐步恢复,就可以拔出鼻胃管。对于一些长期昏迷或者植物人状态的病人,可能需要长期鼻饲饮食保证胃肠道营养。鼻饲的营养液可以是特殊配置的肠道营养液,也可以是家属自制的各种混合食物悬液,鼻饲可以是经鼻胃管持续泵入,也可以是注射器间断推入,具体选择何种营养液,各种方式给予,要依从大夫遗嘱,由病人状态决定。

2、病人因为一些疾病需要持续胃肠减压,以减轻腹胀、腹痛等症状,减少因胃液分泌进一步引起的组织损伤等。常用于急性胰腺炎、胆囊炎、幽门梗阻、肠梗阻等或者腹部手术后。

3、用于观察胃液情况,进行胃液检测,如查胃液PH值,潜血试验等。常见于怀疑胃食管反流患者,上消化道出血患者。上消化道出血患者下胃管后,抽吸胃液,直观地观察到是否继续活动性出血。

4、通过胃管给药。常用于上消化道出血的治疗,通过胃管局部给予止血剂或缩血管药物可以达到止血的目的,主要用于上消化道出血的治疗。

5、洗胃治疗。主要用于口服药物或毒物中毒患者。

琼瑶先生的情况应该属于第一种情况,插管的目的主要为进行胃肠道营养,一般情况来说,有无插胃管的痛苦相对较小,尤其是昏迷的病人,应该感受不到痛苦,而且胃肠道营养对于病人后期的康复是非常重要,大部分家属都可以接受。因为是一项有创操作,可能存在一些并发症,一般会进行医患谈话后签署知情同意书进行。鼻饲营养可以帮助很多急危重不能进食的病人渡过难关,后期甚至可能获得完全康复。插不插胃管一般来说不是由于这项操作多么痛苦难受而选择插或者不插,而是由病人的基础疾病的预后决定的,一般大夫也会详细的与病人进行病情的沟通。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