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北京的酒腻子,活的真滋润!

 耽读斋 2017-06-05

聊到这喝酒,论酒量,北京仿佛比不上网上盛传的那些地方!

但北京人喝酒讲究,酒桌上得有礼有面儿!

讲究劝酒,一杯满上,不能少不能洒!

喝了,再一杯紧接着给您满上!

北京人喝酒,绝对是自己先以身作则,

干不出自己一口不喝,去灌别人的鸡贼事儿,

自己必先仰脖一口灌下,那热情劲儿和恳切的

不容置辩让你也能痛快饮下。


能一块堆儿在家里喝酒的,

绝对是不谈利害,不涉交易,

这才能喝出哥们儿间最淳朴的感情,

喝醉了才能到尽兴。



一起去小酒馆儿喝酒的,

也绝对是瓷器,就算不是瓷器的,

一杯酒下肚,互相光着膀子喊一句

——“这(zhei)是我哥们儿!”

手里瓶儿啤叮当一撞,哐哐哐兑几口,

最后大伙儿都溜桌了,也得约着下一次的相聚。



说起这酒馆儿,北京那时叫酒铺儿,

可真是要从记忆里找寻了。。。。

春末夏初北京大街小巷满街飘着槐花香,

招得街坊四邻都耸着鼻子一通闻,嘿,真香!


除了这香,还有一种香就是酒香,

“那时酒铺几乎隔上几条胡同就能有一家儿。

大的在街面儿上,能摆下四五张八仙桌;

小的往往藏在两条胡同的交叉口,

也就能容下五六个主顾”。

小时候不懂,所以就觉得是甜不滋儿的味儿!



记忆深刻的小酒铺,甭管在哪,

老酒座儿们陆陆续续进门儿,跟掐好了点儿似的,

跟酒铺喝酒,没人让酒也没人劝酒,

哥几个喝几口随意

抬头和四周的老朋友们老街坊们点头打招呼,随性

——“来着?”
——“哎,来着。”


喝什么酒就什么下酒菜儿,随便您自己个儿。

哥几个聚一块儿可不是比吃喝来了,

喝二锅头喝衡水喝红星?您随意,

喝黑坛儿散酒一毛三的?只要您乐意。

绝对没人得意好酒的贵,也没谁觉着散酒跌份儿,

一样滋喽一口酒,吧嗒一口菜,过着瘾。

真有那喝茅台的主儿也不到这儿来啊,您说是不?



80年代有的铺子,一进门右手的柜台,

里面有奶油豆,北冰洋,还有冰激凌!

不过印象深刻的还是小酒铺卖的散啤。



有大扎,小扎之分,很多人或站或坐着,

手里拿着塑料的杯子,也算是个啤酒扎吧,

喝起来看着就痛快!酒厂来送酒也是一景儿,

一条大皮管子从门口的卡车大罐上引到酒铺里,

这边送着酒,那边已经有人开始排队了。


有的人到柜台上买杯酒,

坐下来从兜里掏出花生米啥的,

也能咂摸地津津有味,照样聊得欢势。

汪曾祺说,“北京的小酒铺过去卖煮栗子。

栗子用刀切破小口,加水,入花椒大料煮透,

是极好的下酒物。”   

原来栗子能这么就成了下酒菜了!


店里分几层的玻璃柜台里放着装在小盘儿里的下酒菜:

花生米、开花豆儿、蒜肠儿、粉肠儿、咸鸭蛋。

小肚儿,都是最平常的东西,没啥新鲜的。

有时会摆出小葱拌豆腐或者芝麻酱小水萝卜丝拌粉皮。

给喝酒的人们一点儿小惊喜,

——“哟,掌柜的,今儿这是怎么了?”



北京人喝酒也有不成文的规矩。

这倒酒,第一杯要倒满,叫“酒满心实”。

您要是根本不喝酒的人,最好别往一块堆儿坐,

即使坐了千万别动杯子,您要是只喝一口不喝了,

可就有点不够意思、不是朋友、不给面子。



城根下的老北京见的市面多,心胸也宽大,

从来不乏容人之量,更有自爱之德。

“天子呼来不上船,自言臣是酒中仙”,

有多少烦心事儿,在北京爷眼里,一切太平~

在这小酒铺儿里可是从来也没有见谁跟谁红过脸。



在北京,我认识的曾经喝酒的那群哥们姐们们,

咱们虽没能实实在在去过原来的酒铺儿坐上一回,

但也能一杯酒,一个路边儿烤串儿喝过一宿。

可如今那些朋友,见一面,隔三秋,跨六环

什么时候才能找找那些熟悉的感觉呢。。。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