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专家研究】4大难题困扰,羊肉产业该往哪走?

 田园牧韵 2017-06-05



市场困惑:

价格悬殊,进口羊肉冲击国内市场


2015年6月17日,中国和澳大利亚政府正式签署自由贸易协定。根据协定,中国将在8年内取消14-23%澳洲羊肉进口关税。有数据表明:2014年,我国进口羊肉的到港价格约为30元/公斤,而我国自主生产的羊肉批发价格高达58元/公斤。在价格相差如此悬殊的情况下,进口羊肉必然会冲击国内羊肉市场。


从2015年开始中国羊肉产业正处于一个大变局的环境;受多种因素影响,中国国内2014-2015年活羊价格较上一期有大幅回落,这种情况到2016年7月依然没有更大的利好出现。整体看,全国的肉羊养殖生产企业都面临微利及盈利难的经营困惑。


早在2008年,新西兰即与中国签订自由贸易协定,随即该国对中国的羊肉出口开始迅猛增长。据权威统计数据显示,2012年度,中国已经成为新西兰最大的单一羊肉市场,全年进口13.1万吨新西兰羊肉,占新西兰出口肉类总量的10%。而在2010年,这个比例还不足1%。2012年中国羊肉产量为401万吨,2013年为408万吨,2014年为428万吨,与之相比,进口羊肉数量显得相当单薄,“虽然会冲击国内羊肉价格,但不会改变大的价格行情。”

产区困惑:

产区集中快于产业,但产区优势不明显


整体看各地区饲草饲料资源、畜禽品种资源、地域环境、气候等自然资源和社会发展以及科技进步水平不同,肉羊规模饲养也呈现出显著的区域差异。农业部根据资源优势、产业优势、增长优势和集中连片的原则确定了四大肉羊优势区域,即中原肉羊优势区、中东部农牧交错带肉羊优势区、西北肉羊优势区和西南肉羊优势区。


其中中东部农牧交错带肉羊优势区粮食生产条件较好,牧草资源丰富,而西北肉羊优势区是传统的肉羊生产区域,多年生牧草资源丰富,这些地区肉羊规模饲养所占比重均高于全国平均水平,是肉羊规模经营的优势区域。中原肉羊优势区域粮食等农副产品丰富,距离各大城市消费市场近,运销便捷,是粮食生产的主要区域,该区域的规模化程度还不高。


当前,四大肉羊生产优势区域肉羊规模饲养所占比重在逐年增加,而其他区域该比重下降了。要想实现产区多产业的更加强势的支撑,必须加强羊肉品牌建设和安全生产,严打市场上的“假产区羊肉泛滥”。虽然部分企业在畜牧行业内已成为知名品牌,并拥有值得推广的发展模式,但缺乏与终端消费市场的对接和合作,优质的产品不能快捷高效地走入主流商超、餐饮系统,消费者难以从鱼目混杂的产品中找到优质产品。另外,市场上不时出现的假羊肉也影响了消费。

 


品种困惑:

品种决定肉质口味,但区分不清晰


全国四大产区羊的品种各有千秋,但是在同一产区内羊的品种本身也具有明显的差异。比如说在西北(东北)内蒙古产区的羊就有锡林郭勒、达拉特前旗黑山羊、小尾寒羊等等的区分。但是生产成生鲜羊肉后这些羊的品种区分并不清晰。内蒙古本地人也只能用区域内小产区的概念来形容羊肉的品类及来源,例如锡盟羊肉、本地山羊肉等。所以从羊的品类细分与产区细分中,未来的消费端品牌建设可能需要更加细分才更有说服力。


拥有雄厚实力的羊企并不多,据黑格咨询研究发现羊肉产业要获得大的发展,还需要有更多的创新和突破:


一是需要大力发展舍饲,改变传统粗放的养殖方式,发展优质高档羊肉。

二是促进千家万户的分散饲养形式,向相对集中饲养的形式转变。

三是目前牧区大多靠天养畜,夏季牛羊肥壮,冬季牛羊瘦弱,农区饲料单一,饲养成本高。需要进一步完善饲养管理体系标准化;形成标准化养殖是重要发展基础。

四是建立健全良种繁育体系,提高科研水平。与国外相比,我国养羊相关的科学研究滞后于生产,阻碍羊肉产业全面、稳定发展。就目前情况看,羊相关研究如羊品种培育、杂交技术体系、繁育技术、饲喂技术、规模化标准化饲养技术明显滞后,没有起到科技先行之目的,影响了羊产业化的发展。


品牌困惑:

食材端与消费端品牌建设难同步


目前市场上的羊肉生产加工企业基本以食材端供应消费为主,所以在食材供应端已经形成一部分优质的生产加工企业品牌,例如:苏尼特羊肉、汇特蒙羊、蒙羊牧业等。但是这类食材端的供应性品牌企业普遍面临一个问题,就是在消费端没有曝光度、没有品牌露出,所以在消费端的品牌建设相对滞后。


而在消费端,消费者是有高品质羊肉品牌羊肉消费的基础的。目前消费端羊肉品牌的建设问题除产业化标准化的标准建设外,重要的问题是食用便利性和消费购买便利性建设;以生活消费场景为原点的产品研发与产品匹配。

 

总结:

       羊肉产业受周期变化等因素影响,生产加工企业普遍面临成本高与盈利难的制约,未来只有在消费端建立起消费型品牌才能有效提升产品溢价盈利水平。消费端的品牌建设已经不仅仅是玩大产区概念所能解决的。


       未来的羊肉品牌化在消费端的品牌化和品牌建设,必须是在精细化细分的基础上形成更加明确的消费型产品。并且这类产品必须满足消费便利性和食用便利性这个基本的生活场景才可能推动产业发展。



(来源:糖烟酒)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