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修定的具体方法之二

 发哥07domrg8zi 2017-06-07

5、世俗法当中有一句话叫作:制心一处,无事不办。一个锥子的椎尖扎入地里深,还是一块板子扎入地里深?答案肯定是锥尖扎入地里。深修定就是如此道理,心住在一个境界里,心力专一不分散,定心深入,细致思惟一个义理,就能贯通,从而生起智慧。没有定时,心就像那块木头板子一样,面积大,力量分散,就不能深入土中。修定,就是要心缘一处,精力集中,这样才能无事不办。

有一个修定的特例,就说明了心念专一定力深,从而能获得智慧,证得佛法。释迦佛有个弟子叫作周利槃陀伽,由于前世业缘而感招的果报,头脑非常愚笨,学后忘前,学前忘后,学一句话忘一句话。世尊看他这样愚笨,就教他念两个字:扫帚。周利槃陀伽每天无论做什么事情,心里都念扫帚两字,最后也证得了四果阿罗汉。周利槃陀伽念扫帚,心无杂念,以此定力,思惟世尊所讲的佛法道理,就证果了。所以我们修定也要心住一境,心缘一念,长此以往,坚持不懈的进行下去,定力就能生起,最后观行思惟就能成功。这个的一境一念,可以是一句佛号,一个咒,或者一部短的经;无论做什么心中都是经咒,都是念佛,心中抛却对人间的贪执,定力一定能够生起。

6、我们最初开始念佛时,由于心散乱,定力不够,一定要出声音念佛。因为口出声音时,即使心识很散乱,也能习惯性的念佛,心念不用专一,不需要有定,也不需要专注,所谓的口念心散乱是也。口念佛时,耳识和意识心一起在听,意根也在缘着念佛这件事。如果口中虽然在念佛,意根照样到处攀缘,意识心照样胡乱思惟,这时基本上没有什么定可言。

经过一段时间的念佛,稍微有了一点定力时,意根就能被拴住一点,意识的妄念也减少一些。定力再好一些的时候,出声音念佛就觉得心里很累和多余,念佛时就可以不用出声,默念比较舒服得力一些。心里念佛,一开始要心念心听,意识要专注倾听内心的念佛声,就没有多余精力打妄想了,意根也不好再攀缘其它的事情,心稳定下来,不再心猿意马,这样心就能专注,定力就生起来了,较深一些的禪定就能出现。

念佛的定力再好一些时,心里就不想念佛了,觉得心里念佛很累,总想舍弃念头,这时就要把心里念佛的声音灭除,改为忆念佛,想念佛,就像在想念很亲的亲人一样。时时刻刻都要想,做一切事情都要想念佛,心不离佛,佛不离心,这样的定力就相当好,能达到未到地定。以这样的定力来参究寻觅真如第八识,时节因缘具足,就能很快证得第八识,从而明心开悟。

7、当我们念佛时,阿弥陀佛四个字是四个妄念,可以把四个字分成两部分,变成两个妄念,阿弥是一部分,陀佛是一部分。阿弥要连起来念,算一个音节,陀佛也要连起来念,也算一个音节。这两个音节之间,时间可以拉长,可以间隔很长时间,直到妄念出现了再念另一个音节。这样妄念就不容易插进来,当你念第一个音节的时候,整个心都要十分专注,等着听下一个音节;因为心很专注,你就没有精力打妄想,这样降伏妄念就很快,要达到一心念佛的功夫也不难。

其实降伏妄念的方法有很多种,需要学人根据自己的修行方法用心去体会。只要我们能够抓住重点,一心在念佛上,一心在念咒上,一心在背经上,那么妄念就不是什么问题了,有与没有都没关系,妄念不能阻碍我们的修行。只要我们一心专注在正念上,不去理会妄念,它自己也没趣就会自动消失。

欢迎加入解脱般若唯识五群:608192975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