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学校与社区合作的背景与意义

 zhangmysun 2017-06-08
摘要:在我国,以街镇、(村)居民点为基本地域单元的社区成为社会生活的共同体;学校是社区地城范围内的专门教育机构,终身教育、终身学习理念的发展与实践促使原本封闭的学校在资源、管理等方面寻求与社区的合作与共享。文章追溯了宏观历史背景中学校与社会关系的演变、近代学校制度形成以来学校与社区关系的演进,以及当代终身教育理念对学校与社区关系发展的影响分析了当前学校与社区合作的必然性和实践意义。
  关键词:学校与社区;合作;背景;意义
  中图分类号:G71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9-4156(2012)12-010-03
  一、学校与社区合作的背景
  (一)学校教育开放的历史必然性
  自有人类产生,承载着文化与生活传承功能的教育便出现了。随着人类的发展,教育也经历了从低级到高级、从自发到自觉的发展过程。学校教育从萌芽到实体化、形式化,再到制度化的发展,呈现了它从社会生活中逐渐独立出来的历程。当然,学校系统的独立并不意味着学校教育与社会生活的分离。但是,发展至今,实现了制度化的学校教育系统确实面临与社会阻断的危险,正规教育的封闭、划一与狭隘不容否认。学校以外的多种教育形态、教育资源、教育影响,虽然在制度化教育的辉煌中黯然失色,但其对学校教育活动有着重要的影响。因此,当前对于封闭、划一的制度化教育的反思,就是在探寻学校教育与社会生活再次融合的可能和方向,以形成开放的学校教育系统。在微观层面,无疑必须关注学校与社区的融通,从而在终身教育理念的指引下,使原本呈现对立状态的制度化教育与非制度化教育逐渐走向统一和融合,奠定学习社会的基础。
  (二)学校与社区关系的演变
  学校是社区的一个子系统,其与社区内各类社会组织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彼此相互依存、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组成社区体系,满足居民社区生活的各种需要。在不同的社会历史阶段,学校呈现不同的特征。例如,在以血缘型为主要特征的原始社会末期,养老场所或习礼乐的场所兼具教养职能,其社会功能在社区的体现就是族群生存经验和规范的传递,学校本身没有独立性,模糊地融合于族群社区之中。农业生产发展起来后,地缘型社区的学校开始成为专门机构,有特定的培养人才的目标,但又是家庭、教堂、庙宇等价值的延续,是社区居民的中心,发挥教化民众的功能。
  自近代学校制度建立以来,学校作为学习者学习和生活的主要机构,在教育活动中始终处于中心位置,在社区的学习和文化活动中常常充当主导角色。根据西方社会学校和社区关系发展的程度和特征,有学者将这一动态发展过程概述为三个阶段:学校与社区相互隔离阶段;学校服务社区,社区依附于学校阶段;学校与社区合作阶段。由于近代以来西方社会的社会、生产力发展都领先于我国,上述三个阶段的特征在我国1949年以来的稳定发展时期都有所体现,但真正引起重视还是在20世纪80年代以后。
  (三)我国20世纪80年代以来学校与社区关系的建设
  20世纪80年代以来,世界范围内改革学校教育与行政的呼声越来越高。原因在于:一方面,现行学校教育的结果不能令人满意,许多问题亟须解决,比如,学校教育体系与社会生活、社会需要脱节的问题就非常突出;另一方面,社会整体环境的变迁要求学校教育主动改革,从而在社会变化的过程中获得生存与发展。
  我国教育事业发展所面临的现实矛盾也表明,仅仅依靠发展制度化教育提高人民大众的科学文化水平和提供终身教育的机会是不切实际的,必须在教育社会化的过程中促进学习社会的形成。学校教育制度要以促进人终身学习和创建学习社会为改革方向,推进教育社会化,充分发挥其社区文化中心和教育中心的作用,把学校与社区的合作作为学校教育改革的方向。教育改革要从管理体制着手,改封闭式办学为开放式办学,吸引社区参与监督管理学校,服务于学校,同时,学校回报社会,服务于社区。建立社区教育中心,完善教育信息交流、管理体系,实现社会教育一体化。
  我国社区教育从20世纪80年代中期兴起以来,已从提高青少年素质的学校社区教育拓展为提高社区全体成员(包括青少年)的素质、生活质量和发展社区的社区教育,以适应教育与社会的相互需要。社会与教育的结合越来越密切,最终走向统一——学习化社会的形成。社区教育要走向未来,实现学习化社会,其途径是教育要走向社会,社会要教育化。这也是社区教育的必由之路。而社区教育的共同参与,社区与学校的双向服务便是社区教育今后的发展趋势。一方面,学校要敞开大门,吸引社会力量参与办学,参与学校的监督、评价和管理,参与学校重大决策,参与学校发展规划,以及参与培养与教育学生;另一方面,学校向全体社区成员开放,服务于社区成员,回报社会。
  目前,随着社会、经济、教育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学校与社区的合作不断推进。1993年颁布并实施的《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明确指出:“支持和鼓励中小学同附近的企事业单位、街道或村民委员会建立社区教育组织,吸收社会各界支持学校建设,参与学校管理,优化育人环境,探索出符合中小学特点的教育与社会结合的形式。”而经过这一时期的发展,学校与社区的合作已经从最初社区支援学校的阶段、学校回报社会的阶段,进而发展到学校与社区互动的阶段。这种趋势体现在学校与社区合作的具体内容上,就是由最初将社区作为学校的德育基地而帮助青少年学生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质,拓展到学校利用自身教育、文化等优势参与社区建设,帮助社区发展,再到目前学校与社区“双向服务”,互相促进,其中典型的就是学校体育与社区体育的一体化发展。
  (四)终身教育理论对学校与社区关系的影响
  终身教育理念兴起于20世纪60年代中期,最初是由法国成人教育学家保罗·朗格朗提出的。这一理念虽然逐渐获得全世界教育界人士及普通民众的关注,但迄今为止它还是一个比较模糊的概念,还不存在相同的价值基准和主张。笔者赞同保罗·朗格朗的观点。即所谓终身教育是指“人的一生的教育与个人及社会生活全体的教育的统合”。国际21世纪教育委员会主张:“把与生命有共同外延并已扩展到社会各个方面的这种连续性教育称之为‘终身教育’。”这一主张包含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一个人从出生到死亡一生的时间都应该有教育的在场;二是个人和社会整个教育在垂直方向上的统一综合。   在此概念下,终身教育不单单是指受教育时间的延长,而更是一种对教育的思维方式的深层变革。它“包含着对每个人生活的基本问题采取新的态度、新的观点和新的方法”。一是对人的生存意义的重新认识。也就是说,人的基本需要越来越受到关注,这并不局限于宣扬“以人为本”的口号,而是期望教育与生活的融合,“最终目的就是达到一种对于人性和人的愿望更加尊重的更有效和更开放的社会”,以使人真正实现生命及精神的自由。二是赋予教育新的历史责任。长期以来,教育对于社会或个人来说都是一种工具,而终身教育则要让教育真正成为一种需要,即一种精神的需要,其责任被拓宽和重新理解。三是在实际操作层面,在时间和空间上扩大教育。在时间上,人的一生都应该享有教育的权利和机会,并且是平等和自由的;在空间上,终身教育的理想是整个社会的教育化。四是综合所有可用资源实现教育社会化。将教育与生活紧密联系起来,教育的机会将广泛存在于社会生活中,也可以说社会已经教育化了。
  在终身教育理念下创建学习型社会,学校与社区的作用不可忽视,它们不仅是创建学习化社会的基础,更为其他各级各类教育的开展与完善提供了条件与保证。正是终身教育体系的构建,使学校和社区这两个互相独立的领域开始有了沟通和合作,在教育的认识上达成了统一。
  二、学校与社区合作的实践意义——基于社区建设与学校发展的双重价值
  我国的社区发展缘自城市管理体制变革。在我国,“通常认为一个街道办事处所辖的范围为社区的地域空间”,这实际上是一种行政地域的概念。在我国原有的社会管理结构中,有纵向的“单位”和横向的“地区”两个系统。在20世纪五六十年代,“地区”系统还占有一定的分量,但在后来的发展过程中,绝大多数居民的生存依赖都转到了单位,单位的功能越来越强大和独立,街道的行政权力被分割和空置,原有的社会组织功能亦被侵蚀。改革开放以来,经济的发展导致各种非单位性的组织和活动的出现,社会人口流动的频繁使得单位的行政能力越来越弱化。“传统条线式的‘行政一体化’社会结构体系向以地域为依托的结构体系转变”,带来了权力和资源的重新组织。以地区为组织系统的结构重新发展起来。20世纪90年代初以来,我国政府出台了一系列促进社区发展的政策法规,并提出了“社区建设”的概念。2000年年底出台的《民政部关于在全国推进城市社区建设的意见》,首次提出较为权威的定义,即“社区建设是指在党和政府的领导下,依靠社区力量,利用社区资源,强化社区功能,解决社区问题,促进社区政治、经济、文化、环境协调和健康发展,不断提高社区成员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的过程”。
  社区建设的发展,对教育提出了两个紧密相关的问题:一是以提高社区成员生活质量为目的的社区教育的开展;二是学校在社区中的角色定位和作用。有学者认为,“社区教育”最早源于20世纪初美国实用主义教育家杜威,他提出的“学校是社会的基础”的思想被认为是对“社区教育”概念的最初诠释。此后,社区教育的内涵不断扩充和完善,其教育理念和活动形式也被越来越多的国家所接受。现代意义的社区教育主要是以社区为基本单位,对局限在一定范围或特定区域内的社会群体实施民众教育的泛称。我国社区教育从20世纪80年代中期兴起以来,已逐步从提高青少年素质的学校社区教育拓展为提高社区全体成员(包括青少年)的素质、生活质量和发展社区的社区教育。社区教育在社区发展中的主要功能有四个:社区教育可以形成社区居民的积极的价值观、态度和道德;社区教育可以提高全社区居民的素质和文化水平;社区教育可以形成良好的社区文化;社区教育可以培养居民良好的社区意识和社区归属感。
  发展社区教育已经成为我国推进社区建设的重要手段。而在实践中,发展社区教育还面临诸多问题。整合区域内教育资源,提升社区教育的整体合力是十分关键的课题。学校作为专门的教育机构,依存于社区的地域空间,其在发展社区教育、促进社区建设的过程中将发挥怎样的作用,这是社区发展必须予以考虑的问题。首先,肩负人类文明传承和创造使命的学校,拥有丰富的知识文化资源,但这些资源本来具有专属性,由教育行政部门用于特定青少年群体的教育教学活动。而将其用于发展社区教育,必然期待重新定位学校所属资源,在肯定其专属性的同时,也要承认其公共性的一面,它既用于特定群体或部门,又对社区居民开放。其次,学校能够通过培养人的教育活动而产生文化辐射功能,这对于一个地区的发展具有直接和间接的促进作用。如何将这种以往呈现隐性状态的功能显性化,促进学校对社区整体文化氛围的影响和提升,这也是学校定位其社区角色时需要考虑的问题。
  学校的发展,既受社会大背景的影响,又受其所在的社区的影响。在原有的城市管理体制下,学校是各种单位管理系统中的一支,属于教育行政系统,受上级教育行政部门直接管理,并对其负责,纵向的行政关系十分密切,而横向的和周边环境的互动则极为松散。1995年,《教育法》明确规定了学校的法人地位。近年来,学校与政府的关系也在分化和改组,逐渐发育出举办者、办学者、管理者等三个相互制约的主体。政府的职能发生了转变,教育行政部门逐渐从直接管理转向间接管理,学校拥有越来越多的自主权。以往,学校只需按照上级教育行政部门的要求进行学校的教学与管理,如今学校需要越来越多地与周边单位和社区打交道。目前,学校公共关系研究已成为学校教育管理学的重要课题。学校如何处理与社区的关系,获得社区组织、居民对学校发展和教育的支持,是其重要领域之一。
  总之,学校自产生之日起,其发展就与社会的发展紧密相连。一方面,学校教育为社会培养人才;另一方面,社会为学校教育的发展提供支撑。在这种交叉互动中,学校和社会的关系从萌芽阶段的互相融合,发展到制度化教育与社会的隔离,进而又发展到教育与社会的再次融合。学校与社会的关系,在具体实践层面表现为学校与社区的关系。在终身教育的大背景之下,学校与社区也从两个独立的系统发展到单向服务,再到互相合作,其关系越来越紧密。社区教育与学校教育两个本来不同的系统,也在终身教育的体系中也找到了各自的位置和合作的基础。如今,学校与社区加强合作,互相服务,共同促进终身教育体系的构建,已成为教育界和社会各界共同努力的方向。
  [基金项目: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大学生网络成瘾的个案矫治研究”项目资助(编号:09JDSZ3088)]
  [邓璐:华东师范大学教育学系博士研究生,四川师范大学讲师,主要从事教育政策、终身教育研究]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