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艺苑掇英 | 八闼册(选) 邓石如书

 脩心 2017-06-08

  清代中叶是中国书法史上一个剧变时期,碑学的兴起冲击和改变了清初帖学一统天下之势,书坛呈现出奇姿异态的繁荣景象。此时崇尚碑学的书家不乏其人,但真正成为碑学实践范例的是邓石如。他的出现,标志着碑学派用毛笔在宣纸上书写魏晋南北朝碑刻以至汉碑的成熟,并创造出了自己的碑派书法面目。

  邓石如的隶书是从汉碑中出来的,结体紧密,貌丰骨劲,大气磅礴。他的篆书初学李斯、李阳冰,后学《禅国山碑》《三公山碑》《天发神谶碑》以及石鼓文、彝器款识、秦汉瓦当、汉碑额等,后又以隶法作篆,突破了千年来玉箸篆的樊篱。他富有创造性地将隶书笔法糅合于篆书之中,大胆地用长锋软毫,提按起伏,大大丰富了篆书的用笔。特别是其晚年的篆书,线条圆涩厚重,雄浑苍茫,臻于化境,成为了清人篆书的典型。此外,邓石如还是一位篆刻家,开创了皖派中的邓派。他以小篆入印,强调笔意,风格雄浑古朴、刚健婀娜,书法与篆刻相辅相成。

  此件《八闼册》无年款,从篆书的书写风格判断,属于他的中晚期作品。邓石如篆书面貌有多种,早期谨守古法,深受秦《峄山碑》及唐李阳冰篆法影响,风格属传统玉箸篆范畴,笔画匀细圆熟,收笔处略出锋,结构谨严,风神清朗俊爽;中年后突破玉箸篆风格,融入金石铭文的特点,并掺入隶书笔法,具有婉丽圆劲、洒脱自如的风貌;晚年用笔更加古茂浑穆、豪迈醇厚,在结体和用笔上虽然走向成熟,但没有“结壳”的迹象,而是一直保持着“生”的特质,继续勇猛精进。

  释文:万绿阴中  小亭避暑  八闼洞开  几簟皆绿  雨过蝉声  风来花气  令人自醉  大抵黑白善恶  只宜在心  不宜在口  内存精明  外示


来源:《中国书画报》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