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他认为:作曲家应该让音乐成为“自在之物”!

 阿里山图书馆 2017-06-08

约翰?凯奇说:“我使用‘噪音’,因为它们没有乐音那么多理智上的条条框框,而‘噪音’一贯被歧视。作为一个多愁善感的美国人,我为推翻这种偏见而斗争。比如我会在警方许可下使用警笛,这是我所发现的最让人惊愕的音效。”

约翰·凯奇丨音乐“哲学家”

“声音来自大脑的意识。所谓无声就是没有意识到的声音。无声其实不是听觉意义上的概念,它是意志的转换”。 美国音乐理论家约翰?凯奇曾如此说道。 约翰·米尔顿·凯奇(John Milton Cage Jr.,1912年9月5日-1992年8月12日),美国先锋派古典音乐作曲家,勋伯格的学生,著名实验音乐作曲家、作家、视觉艺术家。1912年9月5日出生于洛杉矶。从1950年起,他的名声和影响波及全世界。1961年,他的演讲、论文集以一个意味深长的书名《无言》出版问世;从此确立了他作为当代一位主要的音乐理论家和美学思考家的地位。作为“机遇”(chance)音乐的代表性人物,他曾深受远东哲学、美学、尤其是佛学禅宗和中国《易经》的影响。
 
在发现和展示“无声”的魅力之前,约翰?凯奇只是一个不得志的电子音乐实验艺术工作者,以把钉子、螺帽、橡皮条、破布等等绑在钢琴上创作“预制钢琴”作品而令人侧目,但被认为“不是作曲家,而是发明家”。直到1952年,年届“不惑” 之年的约翰?凯奇因受到东方哲学的影响而“脑洞大开”,策划组织了一场《4’33”》“音乐演出”,爆得大名,且影响西方音乐界至今,同时引起的巨大争议也绵延至今。

改变约翰?凯奇一生命运的那一天,是1952年8月29日。当晚,据说是约翰?凯奇24岁时就“创作”出的“音乐作品”《4’33”》在伍德斯托克音乐节上举行世界首演,观众中有不少音乐专业人士包括纽约爱乐乐队的成员。表演中,一位著名钢琴家走上台,打开钢琴盖、放置乐谱和码表,端坐注视着键盘,一副要演奏的样子;33秒后,钢琴家快速关上琴盖,接着又打开了琴盖,继续坐着一动不动,安静的观众们只听到了音乐厅外风吹树叶与雨打屋顶的声音,疑惑的窃窃私语开始渐渐响起;2分40秒后,钢琴家又一次关上了琴盖、然后又打开;不解的观众们开始爆发不满情绪,喧哗声四起。钢琴家在钢琴旁一共坐了4分33秒,然后鞠躬下台。 这场奇特的“无声”演出惹怒了一些在场和不在场的音乐家,他们认为这是“瞎胡闹,不尊重观众”。而约翰?凯奇最初的手稿实际上只有一张纸,上面只有“Tacet”(休止,静默)标识,连具体表演多长时间,也没有写下来;《4’33”》这个名字,只是即兴“首演”的时间统计,以后这个“作品”就沿用此名并按照这个时长来演绎。尽管有争议,尽管没有演奏任何曲目,这场演出的始作俑者约翰?凯奇却在众说纷纭中神奇地改写了人生,从一个面目模糊的作曲者成为全美甚至全球闻名的“音乐哲学家”。

约翰?凯奇有自己的思想:音乐不应仅是音乐家拥有或生产出来的产品,它包括生活中的一切声音,也包括静默这种形式。约翰?凯奇的这些思想其来有自,那就是他在一定程度上受到佛教禅宗和中国古代哲学思想的影响。早年跟随专业老师学习作曲的约翰?凯奇,在20多岁时非常强调技术设备对于音乐创作的功用。但在他30多岁时,因在事业和感情上均遇到困境,而当时美国因工业文明带来普遍的社会焦虑,人们流行从古老而遥远的东方哲学中寻找慰藉。1951年,一个学生送了凯奇一本英译本的中国古籍《易经》,凯奇对其中的占卜六十四卦十分感兴趣,他从中悟出,或许偶然就意味着选择。他当年的作品《变化的音乐》就是根据《易经》的求卦方法,抛了数万次的硬币才完成的作品,暗示“变化是永恒的、命运有很大的偶然性”等思想。此后,他还曾追随定居美国的禅宗研究者学习,并痴迷于阅读《易经》、《道德经》等中国古代典籍。

约翰?凯奇渐渐形成了自己的一套思想体系。他认为音乐本身应“没有任何目的”,作曲家应该让音乐成为“自在之物”。他还提出了“空的节奏结构”概念,即在特定时空内,任何声音都可视为音乐作品的一部分,“艺术不应该从生活中分出来,应该视为一种生活的行为。”基于这种观念,约翰?凯奇于1952年推出的《4’33”》,将其“偶然音乐”观念推至一个新的高度。

虽然因推崇“无声”成名,约翰?凯奇却认为这个世界上不存在完全“无声”的状态:“他们以为是静默的,其实充满了偶然的声响。”此外,约翰?凯奇也并非“浪得虚名”,他的音乐理论影响了整个美国音乐界,谱写的钢琴曲质量不错,其演讲颇具思想性,1961年出版的演讲和论文集《无言》(注:中文版也有译为《沉默》的)至今仍在再版等等,他甚至还因与舞蹈界的合作推动了美国现代舞蹈的发展。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