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书法练习中如何实现“取法乎上”

 水瓶座jmqeqrer 2017-06-08

继续原创内容的更新。希望得到粉丝们和朋友们的支持。

取法乎上的提法,出自唐太宗《帝范》卷四:“取法于上,仅得为中,取法于中,故为其下。”本意指的是学习写诗赋文章的一种思想。后成为古代书法家(理论家)指导人学习书法的一种经典观点。学习书法,须临池不辍、持之以恒,方可能得道也!关于那些坚持基本不临帖,而行走于“江湖”的人,这里就不去评论他们了。

那么书法练习中如何实现“取法乎上”呢?也许下面的观点会引来一些争议,但道理不辨不明。我也算是抛砖引玉吧。接下来,分两部分谈,先谈为什么学习书法一定要“取法乎上”,再谈从哪儿去'取法乎上“?

第一部分 “取法乎上”是书法高古的决定条件

写字与写书法,本不是一回子事情。用毛笔写字,如果不临古代碑帖、不擅借鉴古代名家的笔法结体,那么字就会写俗了。象这样写几十年,就会成为启功先生所说的”字匠“。唯有潜心临习古人的碑帖,才可能让你的字高古,所谓下笔有由、师出有门。这样写字,才是写书法。

书法练习中如何实现“取法乎上”

近代沈尹墨的书法就有高古之气息

字法高古,总体上来说就是:笔法出处均属正宗,效法的方式没有一味的”野孤禅“。至于说高古到一个什么样的境界,则是见仁见智的事情。一般来说,好的书法作品,你一看就能从作品的整体上感受到一股古代似曾相识的气息。有人看书法展的今人作品时说,我怎么看不出来好在哪里?我想有可能是他看过的古代作品还不太多,个人读古帖时的独立思考还不太多的原因。由于”眼光不高“,所以很难从内行的角度去欣赏出作品中的门道来。

书法练习中如何实现“取法乎上”

林散之的书法就是取法乎上的典范

书法练习中如何实现“取法乎上”

沙孟海的书法作品中处处体现取法乎上的东西

后人习书,不取法乎上就不可能会有产生高古作品的机会。就像前面说的,取法乎上,才得其中;取法乎中,能得其下。如果根本不取法,不从古人碑帖中去获取你写字的营养,那么你再怎么写字,也最多只是下下品。

第二部分 从哪个帖入手能“取法乎上”呢

这部分内容是笔者自己的观点,也许不见得正确,今天分享出来是希望得到方家的批评指正。

从哪儿去实现“取法乎上”的问题,其实就是初学书法的朋友们问的:“初学者,我选什么帖好呢?”这个问题在很多文章里有很多专家谈过自己的看法。笔者比较倾向于近代书画名家白蕉的观点。他曾经说:习书者初始从哪里开始,关键在于你喜欢什么样的字。书体有篆、隶、草、楷、行五种。从哪里入手才能有助于自己长久提高呢。其实,按书法发展历史来看,书体的演变是先有甲骨文,然后有大篆,再到小篆,再到隶书、八分书、章草、大草、小草、楷书、行书。从书法字体的演变过程可以看出最早的字体应当是甲骨文。那是不是“取法乎上”——就是要从甲骨文学起呢?其实大可不必这样去想!启功先生曾经就说过:“世人学书法没有必要从头学起。”

书法练习中如何实现“取法乎上”

白蕉的书法作品——毛主席诗词

书法是讲法的,所谓法其实指的就是一种法度、规则。在先秦之前,虽有高古之字(如甲骨文、虫篆、大篆),但书写的法度理论并不完备,此中的字不可取(就喜欢此类型的书体的初学者另当别论)。到了秦统一天下后,李斯发明了小篆,统一了天下的文字书写规范,才慢慢出现了相关的书写法度,但其法度中的内容仍然不象现在这么丰富。那么是谁最终完成了完备的书法法度的呢?此人就是晋代的王羲之!他不仅总结吸纳了前人关于书法各体(他当时生活的年代已经有了楷书、隶书、篆书、草书)的笔法规则、结体特点、章法等内容,而且将行书这一影响后世深远的书体发挥到了极致,自此以后无人超越,他也因此获得“书圣”称号。据此,我们说'取法乎上'的时期应当定在魏晋时期。学书之人,应当找这个时期的大书法家的碑帖来研习参悟。当然如果想从隶书入门的朋友,应当从汉代诸多名碑中去取法,从篆书入门者取法当从李斯的字入手为宜。

书法练习中如何实现“取法乎上”

魏晋时期钟繇书写的宣示表(小楷中可用于取法的上品)

书法练习中如何实现“取法乎上”

章草体的上品——急就章,可取法之!

书法练习中如何实现“取法乎上”

张芝的《冠军帖》——大草的取法乎上的经典

有了思想上的正确认知,才能让我们的书法学习之路能走得更长远些。取法乎上,得乎中!眼高才能手高!书观百家,精临一家!所以对于书法爱好者来说,选哪个“上”其实是一个考验我们眼力的问题。

找至了属于“上”的法帖(碑),然后长久研习下去,才能令我们写出有法度、有古意的作品来。书法之路非一日之功!唯有手眼脑并用,慢慢研习,才能从“上”的法帖(碑)中得“法”。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