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附生升增生,由增生升廪生,廪生选贡生,贡生选贡士

 zsw77792 2017-06-09

 

  有人说:现在的博士后相当于古代的进士,举人相当于现在的研究生,秀才相当于现在的本科,本人以为有点道理,依我看,那是有过之而无不及;古代的功名更难一点,君不见现在的本科到处都是,古代的秀才寥若晨星。所以本博主为项城的那么多进士而感到自豪!

   

   中国古代的考试制度称为科举制,始于隋、盛于唐。 
   

   科举考试分乡试、会试和殿试三级。三级考试皆第一名者,即是“连中三元”。连续先考中举人,第二年考中进士的;称为“联科及第”。

    

    “乡试”("(相当于国家公务员科级干部选聘考试)每三年在省里进行一次,在秋天进行,故称“秋闱”,乡试录取者称为举人,第1名举人称为解元。考不中举人者,较优秀的称为举人副榜,即“副贡”。乡试逢子、午、卯、酉年举行。例定八月初九日为第1场,试以《论语》,《大学》、《中庸》,《孟子》;五言八韵诗一首。十二日为第2场,试以五经。十五日为第3场,试以策问五道。举人可于第 2年进京参加中央举行的考试。举人名额, 各省不等,大省有百余名,中、小省七、八十名或四、五十名,向有定数,不能任意增减,大抵按一省人口、物产、财赋等确定。
    

    "会试"(相当于中央部委国家公务员处级干部选聘考试)即在中央考试,是在礼部举行的逢辰、戌、丑、未年的三月举行,又叫“春试”,共试 3场,每场 3日,3场所试项目同样是四书文、五言八韵诗、五经文及策问。会试取中者称"贡士"或" 中式进士", 第 1名称"会元"。清代会试中式,并无定额, 每科自百余名至二、三百名不等。最多的一次是雍正八年取录 406名,最少的一次在乾隆五十四年,仅录取96名。
    

    "殿试"即在会试后,于当年四月二十一日举行的最高级别的考试。由皇帝亲自主持,考取后称进士。清初在**,后改在保和殿。凡贡士均参加殿试,试后根据成绩重行排列名次,并无黜落。殿试只考策问,策问答卷的起收以及中间的书写均有一定格式及字数限制,并且强调书法。书写的字体要求黑、大、圆、光,即字体方正、笔划光圆,墨色乌黑,当时称为"院体"或"馆阁体"。殿试评卷,主要看书法,对策内容及文笔反居其次。殿试只一天,贡士必须以大部分时间用于安排格式、计划字数及书写上面。殿试依成绩分为三甲(三等),一甲三人称"进士及第",二甲若干人为"进士出身",三甲若干人为"同进士出身"。一甲第一名称"状元",一甲第二名称榜眼,第三名称探花。合称三鼎甲。殿试一甲三名立即授职,状元授翰林院修撰,榜眼、探花授翰林院编修。其余二三甲进士再经"朝考",综合前后考试成绩,择优选翰林院为庶吉士,俗称翰林。余者分发各部任主事(部员),或分外地任县官。

   

 "院试"; 明清两代的考生无论年龄大小,首先参加地方入学考试,考生先后参加由知县主持的县试和由知府主持的府试,取录后再应由中央派往各省的学道所主持的院试(相当于国家或省级公务员考试)。经过"院试"。入学后方称为秀才。秀才分三等,第一等者可获得官家每月发给的粮食。称为廪膳生员,简称“廪生”,第二等为增广生员,简称“增生”,有名额限制,可递增为“廪生”。第三等秀才为院试初录取者,成为所在地县学的生员,称附学生员,简称“附生”,逐步可升为“增生”。凡取得秀才资格的就可以不出公差和免纳田粮。在大比之年的前一年,由学政主持举行 "科考"。府、州、县学的生员经过科考成绩列为头等、二等和三等的前 3名的,准予参加次年在省城举行的"乡试"。

   河南项城县,清全县儒学国家指定每年定额;“廪生”,“增生”各20名,“附生”,仅仅只有15个名额。 比及现在的一本又怎么样呢?   

   

  其实明清一代,大部分秀才 生员)长久不能中举(中举的是少之又少),便逐步由附生升增生,由增生升廪生,由廪生选贡生,贡生选贡士(,贡士比举人高一级,比贡生差不多高两级),贡士选进士。贡生分拔贡(每12年选1次)、岁贡(每年选1次,按在学时间依次选补)、恩贡(无定期)、优贡(无定期)、副贡(每3年选1次,由乡试取得副榜的生员中选送)。实际贡生可不入监读书,只取得太学生资格,可以直接参加乡试,也可以通过"诠选"出任官职,主要是担任地方学校的教官。


      科举时代,挑选府、州、县生员(秀才)中成绩或资格优异者,升入京师的国子监读书,称为贡生。意谓以人才贡献给皇帝。明代有岁贡、选贡、恩贡和细贡;清代有恩贡、拔贡、副贡、岁贡、优贡和例贡。清代贡生,别称“明经”。会试考中的考生被称做“贡士”,与贡生有较大的区别。
     
   贡生相当于举人副榜。贡生有几种:恩贡,凡遇皇室庆典,据府、州、县学岁贡常例,加贡一次作为恩贡。清特许“先贤”后裔入监者,逢国家庆典进贡的生员,都称恩贡。比如,朝廷给孔氏后裔一定的贡生名额,以示尊孔。每一年或两三年由地方选送年资长久的廪生入国子监读书的,称为岁贡;由于大都挨次升贡,故有“挨贡”的俗语;每三年各省学政就本省生员择优报送国子监的,称为优贡,每十二年各省学政考选本省生员择优报送中央参加朝考合格的,称为拔贡;乡试取人副榜直接送往国子监的,称为副贡。做了贡生以后理论上可以当官了,得到一个虚衔“儒学训导”。当时封建社会的学校分好几级,国家一级是国子监,省里面是府学,县里面是县学。这个儒学训导就是县学的副长官.优秀者可升任七品知县。
   
    举人参加中央会试,考取进士的究属少数,多数落选,而且多数举人连考几次仍然不能及第。为了给这些人以出头之日,即在连续三次以上落榜的举人中进行挑选,授予官职。这一措施称为举人"大挑"。被挑的举人最高授知县,大部分担任地方学校教官。
   
   清代地方学校各有正副教官 2人。正者府学称教授州学称学正,县学称教谕;副者统称训导。正副教官的来源大体是知县改教、举人"大挑"、"五贡"诠选。
   清代的举人"大挑",开始规定必须连考 3次不中才能参加挑选,以后规定必须连考6次,后来又改为4次。这样,落第举人至少要经过10余年才有被挑选的资格,但具备资格并不等于被选中,往往要候选若干次。选中后也不能立即赴任,还要在吏部挂号排队,等待分配,届时到部抽签决定去向。这种分配方法叫做"诠选"。累计起来,一个考不上进士的举人,要经过三、四十年才能当上州学学正或者县学教谕。
   "五贡"诠选也是教职的一项重要来源。生员当了贡生,就有了做官的资格。但官职不高,大多数当训导。生员出贡本身就需长久时间,据估算,生员食饩30年,方得依次出贡,再加上长期"诠选", 由此可见,教官一职,无论是举人大挑担任,还是五贡诠选授,一个共同的问题是年龄太大。及至得官已年老体衰。教职一官由举、贡候选居多,廪生候贡,举人候选,大抵30余年,少亦20余年。教官中果能受业解惑,以师道自任者,已不多见。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