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黄煌经方在神经系统疾病中的应用

 李静曦 2017-06-10

导读:神经系统疾病症状多样,疾病复杂,涉及血管、 感染性、脱髓鞘性、变性、肿瘤性、遗传性、发育异常方面,具有诊断难,治疗效果不佳的特点。

 

笔者从事神经内科工作20余年,经历很多患者,尤其是脱鞘病、变性病、不明原因的周围神经病,西医的治疗药物及手段很局限,患者不仅承受着疾病的痛苦,还要承受治疗无望的沮丧。

自从拜黄煌为师,潜心研究运用经方诊治,结合专业特点,重点在神经系统难治疾病上钻研,取得了一定的疗效,有了一些心得体会,坚定了经方能治病,更能治神经科难治病的信心。现将近几年的体会赘述如下:

 

1.典型案例

1)三叉神经痛:系指三叉神经分布区的短暂反复发作的撕裂样疼痛。每因说话、进食、饮水、洗脸、刷牙等动作诱发疼痛发作,严重影响患者的正常生活。本人以半夏类方治疗此类疾病,收效显著。

陈某,男,78岁,2016年1月27日初诊。

主诉:右侧上颌牙齿过电样疼痛伴右颊部不适3个月。体型偏瘦,面色?白。因护理老伴直至去世,劳累忧思导致发病,平素对事物敏感,易多思虑。先后就诊吉林大学第一医院及北京宣武医院,建议手术微创治疗,或口服药物。患者因惧怕手术,故口服奥卡西平(因是本院家属,建议服中药,但其不信任中医能治疗)有效,但不能完全控制症状,且于服药3个月后出现全身药疹,红肿且痒,故求诊。刻下:口苦,咽干,饮食、睡眠及二便均可,舌质暗红,苔白,脉弦细滑。诊为:三叉神经痛,辨为半夏体质,方选八味通阳汤加减。

处方:姜半夏15g,厚朴15g,茯苓15g,苏梗30g,干姜10g,大枣20g,猪苓15g,泽泻15g,炒白术15g,桂枝10g,白芷10g,川芎15g 。

7剂,水煎服,每日1剂,早晚分服。一周后复诊,诉服药3天,疼痛明显减轻,并反复强调:没想到中药这样神奇!续服原方2个月,至今未发,无自发痛,仅在洗脸触碰面部时有轻微触痛。

   

2)药物中毒性多发性神经病(多发性神经病):多发性神经病(polyneuropathy)又称多发性神经炎,是指表现为四肢对称性末梢型感觉障碍、下运动神经元瘫痪及自主神经功能障碍的综合征,药物、农药重金属中毒、营养缺乏、代谢性疾病及慢性炎症性病变均能引起本病。临床表现通常始自下肢的肌力减退,并向躯干上肢、颜面发展。同时,常有四肢远端对称性麻木、自发性酸痛等感觉异常,严重影响患者日常生活,本人以黄芪类方治疗此类疾病,收效显著。

谷某,男,53岁,2015年5月19日初诊。

主诉:四肢麻木无力1年。体型中等,面色偏白,患者于2011年确诊为周围神经病,2015年确诊为格林巴利综合征,其工作环境长期接触硫酸类的化学药品。查体:双下肢肌力Ⅳ级,肌张力正常。刻下:四肢麻木无力,扶楼梯可活动,感觉肌肉有跳动,指甲发白,易汗出,心情抑郁,睡眠尚可,二便可,食多易饿,舌质淡,苔薄白,脉沉细。诊为:多发性神经病,辨为黄芪体质,方选黄芪桂枝五物汤合炙甘草汤加减。

处方:黄芪60g, 桂枝15g, 白芍15g, 炙甘草30g, 生晒参10g, 麦冬50g, 姜半夏10g, 竹叶15g, 当归15g, 细辛5g, 大枣10g, 生地10g。

7剂,水煎服,每日1剂,早晚分服。

一周后复诊,自述症状有所缓解,手指麻木减轻较明显,予前方加肉桂5g,大枣30g,10剂,煎服法同前。后不见患者来诊,电话随访,患者自述症状改善尚可,随访至今恢复较好。

  

3)发作性睡病:是一种病因不清的综合征,其特点是伴有异常的睡眠倾向,包括白天过度嗜睡,夜间睡眠不安和病理性REM睡眠。 这种原因不明的睡眠障碍,主要表现为长期的警醒程度减退和发作性的不可抗拒的睡眠。因为病因不清,所以治疗以对症为主,本人以半夏类方治疗此类疾病,收效显著。

刘某,女,47岁,2016年4月25日初诊。

主诉:嗜睡1年余。体型偏胖,面色黄暗,间断口服西药(具体用药及用量不详)未见明显好转,且伴有记忆力较前明显减退,为求中医药系统治疗来我院门诊,刻下:嗜睡,乏力,健忘,头晕昏沉,咽喉有痰不适,饮食尚可,二便正常,舌质暗,苔厚腻,脉沉。诊为:发作性睡病,辨为半夏体质,方选温胆汤加减。

处方:姜半夏15g, 陈皮15g, 炙甘草15g, 茯苓15g, 竹茹15g, 枳壳10g, 桂枝15g, 川芎15g,桃仁10g, 白芷10g, 白芍15g, 丹皮15g, 柴胡10g, 当归15g。

10剂,水煎服,每日1剂,早晚分服。

两周后复诊,自述嗜睡症状改善,药后心情变好,有种豁然开朗的感觉,并且感觉身体较前轻松了,原方稍作加减,给予7剂,煎服法同前。随诊至今无发作。

 

4)运动神经元病(MND):是一组病因未明的选择性侵犯脊髓前角细胞、脑干运动神经元、皮层锥体细胞及锥体束的慢性进行性神经变性疾病。临床表现主要有以下四种类型:肌萎缩侧索硬化症(ALS);进行性肌肉萎缩(PMA);进行性延髓麻痹(PBP);原发性侧索硬化(PLS)。西医治疗MND主要以营养神经药物、辅酶肌注等对症治疗为主,本人以桂枝类方治疗此类疾病,收效显著。

胡某,男,63岁,2016年1月18日初诊。

主诉:肢体无力,走路发僵、拖步、易跌倒,上肢活动不能10余年,加重2个月。患者体型偏瘦,面色憔悴,贫血貌。刻下:多汗,乏力,时有心慌,活动稍久既感疲惫不堪,下肢酸痛,食欲不佳,大便二三日一行,便质尚可,睡眠尚可。舌质淡,苔薄白,脉虚无力。诊为:运动神经元病,辨为桂枝体质,方选炙甘草汤和麦门冬汤加减。

处方:甘草30g,生晒参20g,桂枝15g,干姜15g,麦冬80g,生地黄20g,竹叶15g,姜半夏10g,鹿角胶10g,白芍20g,石膏20g,粳米15g,当归20g,黄酒半斤。

7剂,水煎服,每日1剂,早晚分服。该患者要求入院治疗,我的学生每天查房询问他的病情变化,患者口服汤药1周左右,乏力明显减轻。最让他开心的是,下肢有力气了,活动后双腿酸痛的症状逐渐消失了,并且胃口好了,至今在家仍坚持服药,病情无加重。

 

2.讨论

由于神经系统的生理病理特点,决定了神经系统疾病具有诊断难,预后较差的特点,这给医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应用黄煌老师的经方理论诊治神经科疑难病,让我们看到了中医药在神经系统疾病方面的优势。我认为,做好以神经科为方向的医生,首先要具备较好的诊断能力,患者的信任源于医生对疾病的正确判断,例如运动神经元病的这位患者是10多年前的老患者,他对我的信任来源于在病初我给了他一个明明白白的诊断,很多人认为中医师最主要的是证候诊断,疾病诊断似乎可有可无,例如本医案,一个痿证足以解释该患者的所有症状,可是他解释不了该病的发生发展趋势、该病的预后。所以无论是患者,还是医生都需要一个明确的诊断。其次,要按照黄煌老师的“方-证-人”诊疗体系,辨病与辨证相结合,以经方体质为主导处方用药,方能收效。最后,神经系统疾病的恢复较慢,因此医生和患者都要有耐心,不能急于求成,毕竟神经系统疾病不同于呼吸系统疾病的病程短,有自愈倾向。因此,要向患者交代清楚,让患者能够较好配合。

总之,经方在神经系统疾病的治疗中具有较好的前景,值得深入摸索、研究。

知识就是力量

愿明天的你依然会相信

点击「写留言」参与讨论

猜你喜欢

……以下是广告时间……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