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角膜接触镜学第5讲(镜片设计及在销售中的应用)

 Bausch 2017-06-10

基弧:镜片后表面具有屈光作用的区域范围称为后光学区,其曲率半径即为后光学区曲率半径,或基弧半径。

一个弧面可以是球面的(如篮球),也可以是非球面的(如橄榄球),那么镜片的后表面只有一道球形的基弧,可以吗?

这是一张角膜的图形,无需测量,我们能清晰看出角膜的表面并不是球形的。角膜中央区域到周边,弧度在不断变化,到底变化了多少次,目前还没有精确答案,总之非常多。而隐形眼镜的“基弧”只能匹配角膜中央区域。

因此隐形眼镜靠角膜一侧的后表面,除基弧外还必须设计周边弧以匹配角膜周边区,设计一道周边弧的镜片即称为“双弧面镜片”(1基弧 1周边弧=2弧);设计两道周边弧的镜片即称为“三弧面镜片”(1基弧 2周边弧=3弧),海昌早期产品有一个卖点叫做“三弧滑水板设计”就是利用这一原理,让镜片与角膜更加吻合,有利于泪液交换;弧度再多的镜片,早期利用的是离心生产工艺自然旋转生产出的镜片,内表面成抛物弧面,戴起来比较舒适。现在也有在模压生产工艺下生产出的“多弧”镜片,例如海昌最新多弧工艺,可以把内表面做到33道弧,大大提高了角膜表面与镜片的吻合度。

隐形眼镜前表面光学区:镜片的前表面具有屈光作用的区域范围称为前光学区。由于镜片的后表面区角膜紧密接触,且镜片弧度必须按照角膜前表面的形态设计,因此很难在后表面做特殊处理。这样隐形眼镜的附加功能设计一般都做在镜片的前表面,如消除相差的非球面设计(海昌高清系列理论基础)、渐变多焦等,彩片的色彩一般也是离前表面较近的范围。

隐形眼镜前表面周边区:定位良好的隐形眼镜能跟随眼球转动,瞳孔与镜片的中央区域始终重合,周边区域若设置屈光度也是无效的。利用这一原理,就可以给隐形眼镜做“缩径”处理(与光学大镜片的美薄处理类似),降低镜片周边区域的厚度,提高镜片定位、泪液循环、镜片透氧等。



镜片直径:镜片边缘两点之间最大的直线距离。

镜片矢深:镜片边缘所在的平面只后顶点的垂直距离。

镜片的松紧度是由什么决定的?基弧?周边弧?还是直径?应该是这三者共同影响,而矢深就是这种共同作用的结果,因此可以用矢深来预估镜片的松紧度。周边弧度的变化一般是在基弧基础上变的,数值上与基弧近似,为了便于计算,忽略这种变化。通过数学家的研究,我们有以下公式计算矢深:

s为矢深;r为基弧半径,d为直径。

利用矢深公式计算来判断睛透氧日抛和月抛松紧度。

通过计算我们得出睛透氧日抛的矢深小于睛透氧月抛矢深,根据矢深越小,镜片越松的原理可知睛透氧日抛比睛透氧月抛松。

矢深的计算在日常工作中有巨大作用,市场上各品牌的隐形眼镜基弧和直径虽然数值上很类似,基弧都在8.6左右,直径都在14.0-14.4之间,但还是有差异的。在对顾客戴镜配适评估或者旧镜片松紧度评估后,就可以通过计算给顾客选择松紧度合适的镜片。

通过计算,我得出一张常用矢深数据表,大家以后可以直接查找,无需复杂计算。通过计算我们还可以看出,基弧不变,直径增大,矢深增大(变紧);直径不变,基弧增大,矢深减小(变松)。


镜片厚度:镜片的前、后表面的间距称为厚度。我们一般认为镜片厚度越厚,透氧越不好。这并不是绝对的,需要综合考虑镜片的含水量(之间的关系,前期课程已涉及),另外镜片的厚度并不是一致的,一般中心厚度薄,往边缘会渐渐变厚,然后由于缩径处理又会变薄。因此考虑厚度对透氧影响时不应只考虑中心厚度。


镜片边缘轮廓:连接镜片的前后表面的区域范围称为镜片边缘。隐形眼镜在眼内都是由外往内旋转,这就对镜片边缘要求非常严格,要求镜片边缘光滑一致无破损,否则会有严重异物感。

镜片边缘升距:镜片后边缘规定点与后顶点球面的间距。也就是说镜片边缘并非与角膜紧密接触,而是像雪橇前端一样有轻微翘起,从而保证眨眼时镜片移动顺畅并有利于泪液循环。


举例:在海昌高端产品中,如高清系列、日抛、硅胶等,都会谈及一个“智能变弧”的卖点,正是通过对镜片内表面周边弧、边缘轮廓及边缘升距进行综合改进,通过先进科学计算,得出最佳模具方案,使镜片在睁眼和闭眼之间最大程度导入氧气和新鲜泪液。





本文部分参考《角膜接触镜学》齐备注、GBT 11417.1-2012、GB 11417.3-2012。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