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雪球

 瑾瑾马 2017-06-11
这几天一直在看@白云之乡 老哥的博客,老哥澄清了很多概念,感谢,注明出处,以示版权所有——


白云之乡:挣的是什么钱?(2011-04-08 12:48:47)转载▼

    经常看到一些讨论,讲价值投资挣的企业赚的钱。这是一个不理解价值投资真谛的答案。所以用来做投资,亏损是难免的。

    实际上,这个问题,老巴有过明确的答复:价值投资挣的市场定价错误的钱。为了说明这一点,我们先从上市公司的原始股东谈起。

    假设,上市公司的股东挣的是企业赚的钱,那他们为什么要上市呢?一个公司上市带来的麻烦有多大,成本又有多高。又要受公众的监督。如果只是挣公司赚的利润,大概没有人愿意把公司上市。

     所以公司上市,必有它上市的道理。所以才肯付出这么大的代价。因为这代价之后,是更大的利益。什么利益呢?就是市场的定价错误。如果没有市场的定价错误,就没有那么多人愿意把公司上市。

     俞敏洪讲,自己做新东方17年了,都没有公司上市挣的多。中国平安的原始股东最近抛的比较多,税后利润大约是40多倍。哪里来的?主要是市场定价来错误(不是一次,是多次在市场定价错误的时候融资,累计的结果)。即在正常情况下,上市公司的定价都是错误的。这就是公司之所以选择上市的根本原因。

     公司定价错误也会在另一种情况下发生,那就是股灾或公司出问题的时候。大家都知道巴菲特几大经典企业之一,做汽车保险的GEICO。在他大量买入前的最高股价是40多元。他买入的时候,最低是2元多。因为当时CEICO公司的经营出现大的问题。我估算过巴菲特的利润来源比例。至少有一半来自于这种市场定价错误。

     所以可以看出,上市公司的原始股东们,利用的正常情况下(特别是牛市时),市场定价的错误。而巴菲特为代表的价值投资者,利用的是不正常情况下(特别是大熊市,或公司出现巨大问题),市场的定价错误。

     对于一个股市的大周期而言,价值投资通常利用的市场的两次定价错误。

     何为市场定价错误,就是股票的价格与公司的价值(未来现金流折现)出现偏差。这种市场定价偏差是股票市场的最基本特征。巴菲特在遇到他的老师前,已经参与股市有10年,但始终没有起色。即使他毕业后,回到自己的家乡做证券业务的两年,也没有真正掌握价值投资。直到他亲身到他老师的公司工作之后,才真正理解了价值投资的含义,并掌握了具体的价值投资的方法。

     市场定价错误,听起来是很容易发现的问题。但实际上,没有人会告诉你,市场定价错误了。市场告诉你的,都是市场如何正确,否则市场就消失了。所以巴菲特特才说,你必须对着镜子,自己问自己。

     也许有人认为,赚市场定价错误的钱不光彩。如果巴菲特也这么想,就没有巴菲特了。也没有价值投资了。

     当然,赚市场定价错误的钱的本身,已经包含了也挣了企业赚的钱,因为企业赚的钱已经包括在企业价值里。

     看了两个网友的评论,大概还要再加几句。企业价值,就是指企业未来挣的钱在今天的折现。所谓市场定价错误,就是价格偏离了企业价值(指企业未来挣的钱在今天的折现)。如果认为企业将来会挣很多,很多钱,远远高于价格,自然就是持有了。

     两位网友提到的刘元生和华盛顿邮报,我已经在下面的回复里做了答复,可以参考。


网友答问:

荡胸生层云2011-04-08 16:46:49 [举报]

博主曾提到的长期持有万科盈利巨大的刘元生先生应该赚的就不仅是市场先生犯错误的钱,很大一部分应该是挣企业赚的钱。因为那时侯很难说市场先生犯下如此巨大的错误以至于能给刘先生如此大的利润空间。但个人感觉这种巨大的利润是在投资者的预期之外的,是投资中特殊情况。
博主文章中说的的价值投资挣的是市场定价错误的钱对典型的价值投资者来说绝对是真谛!


博主回复:2011-04-08 17:11:36

我认真研究过万科。万科的税后税后净利润只有10%,所以如果靠利润积累,即使不分红,万科的增长应该是10年2.6倍。

2)万科在2007年以前,平均1年半融资一次。大多是面向市场的高增发。一次融资大致相当于3-5年的利润。所以万科实现的超速成长。所以万科正是利用了市场定价错误这个规律,完成了原始股东(包括刘延生)的超额利润。

3)我谈的情况,可以参考王石最近在哈弗大学的讲演。

4)  中国股市里有两类高增长企业,一是茅台类。二是万科类。现在的保利等都是万科类。如果把万科历年来融资的钱累计一下,只比现在的净资产高不多。保利等也是类似。

5)此外,保险股也是类似。如果你研究一下平安,也会发现平安是利用市场定价错误来融资发展的高手。如果说,平安是融资融出来的,并不夸张。


白云之乡2011-04-08 18:27:56
涨跌人生:我看到你的评论了。但回复时,不知为什么没有了。对你的回复如下:

1)你的意见很好。

2)我对于老巴买的华盛顿邮报做过研究。老巴是在华盛顿邮报出现问题的时候买的。当时只买了10%。原因是华盛顿邮报的大股东都是圈里人,所以股东们对于他非常的警惕。后来,他给该公司的董事长写信,专门做了解释,只做财务投资,并且答应不再多买。

3)因为大股东们对于巴菲特都抱有怀疑,所以董事长特地与巴菲特见了面。并从此开始长期的友谊。之后,巴菲特与董事长的关系非常密切。董事长的父亲原为该报的董事长,也后传给了董事长。但董事长本人对于投资和资金管理没有经验,所以巴菲特经常给她讲解关于公司的财务问题,包括为什么要收购自己公司的股票的道理。在长期的共同合作中,邮报的财务状况取得了长足的进展,净资产回报率逐步增加到20%多,最高到达36%。自然巴菲特的投资也获得了非常好的回报。在这个过程中,巴菲特本人也由于董事长的引荐进入了美国名流圈。

4)巴菲特为什么要选择华盛顿邮报呢?就是因为他从See's糖果的收购中,明白了一个道理,就是企业定价权的问题。所以他从入住华盛顿邮报,就开始了他关于企业定价权概念的实践,并成功地把邮报变成了又一个see‘s糖果。

5)巴菲特是一个非常成功地资本家和投资家。他再华盛顿邮报的成功实践告诉我们,必须要先立足挣市场定价错误的钱(正如他的买入)。在此基础上,尽他的能力来影响和改变公司的状况向好的方向发展。如果的确取得了好的效果,提高了公司的价值,自然就会长期持有。华盛顿邮报就是属于此类。类似李嘉诚持有的很多公司一样,属于不能卖的公司。老巴的资产里,也有一部分企业属于不能卖的。

6)买入后,对于没有能力影响的公司,例如对于中国石油。自然是在市场定价错误的时候,采取卖出的方法了。

7)如果只就华盛顿邮报而言,可以说没有巴菲特,就不会有华盛顿邮报后来的发展。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