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温经止血药之艾叶——用药分享

 水木年华138 2017-06-11


艾叶

温经止血药之艾叶——用药分享

【性用概要】

又名蕲艾:为菊科多年生草本植物艾的叶片。其味辛、苦,性温。入肝、脾、肾经。具有温经止血,温里止痛之功。本品苦燥辛散,芳香而温,专入三阴经,既能温阳固阴以止血。又能散寒除湿以止痛,为妇女常用要药。故常用于下元虚寒所致的崩漏下血、胎动不安、月经量多以及吐血衄血等症。对妇女宫冷不孕、月经不调、腹痛带下等症亦有良效。对寒湿凝滞所致的胃痛、腹痛、下痢等症亦可配用。凡阴虚血热者,慎用。用法:水煎服,止血宜炒炭用.散寒宜生用。用量:6~12克。

【临证配用】

艾叶-香附

温经止血药之艾叶——用药分享

香附

艾叶温经理血,暖胞散寒;香附开郁调经,行气止痛。相配能调经散寒,理血止痛。常用于寒凝气滞所致的月经不调、腹痛、月经过多等症。若加吴茱萸、黄芪、肉桂,即为《寿世保元》之艾附暖宫丸,治行经腹痛、带下清稀者,疗效更好。二药相合,即《沈氏薄生书》之艾附丸。

艾叶-炮姜

温经止血药之艾叶——用药分享

炮姜

二药皆有温经止血之功。艾叶兼能散寒止痛,炮姜长于温中摄血。相配温阳摄血止血的作用显著。用于阳气虚衰,不能统摄血液所致的吐血、血痢腹痛及崩漏下血等症有良效方如《世医得效方》之艾姜汤。

艾叶-陈皮

温经止血药之艾叶——用药分享

陈皮

艾叶温中散寒,除湿止痢,《别录》谓其主“下痢”,《本草从新》谓其治“血痢”;陈皮行气健脾,燥湿和中;二药相合,能温散寒湿,和中止痢。用于气痢腹痛、里急后重、便脓血者有较好疗效。二药相配,即《圣济总录》之香艾汤。

艾叶-地肤子

温经止血药之艾叶——用药分享

地肤子

艾叶温散寒湿,祛风止痒;地肤子清利湿热,祛湿止痒。二药相合,寒温同用。共奏祛风除湿止痒之功。常用于治疗寒湿下注所致的争丸湿冷、阴痒带下以及风湿郁于肌肤所致的湿疹、疥癣等症。外洗或内服均有显效。

【现代研究】

艾叶的化学成分中含有挥发油、倍半萜类、环木菠烷醇型三萜及黄酮醇类化合物等。药理实验证明,艾叶油具有镇咳、平喘和祛痰作用,其有效成分是萜品烯醇。艾叶可缩短凝血时间.按传统炮制法制炭后止血作用增强。临床实验资料表明。艾叶灸可增强人体细胞免疫功能,动物实验也证明艾灸可提高机体免疫防卫机能。艾叶水浸剂和煎剂对多种致病性细菌和真菌仅有轻度抑制作用,而艾叶烟熏的抗菌作用明显增强。对腺病毒、鼻病毒、疱疹病毒、流感病毒和腮腺炎病毒有抑制作用。此外,艾叶尚有利胆作用、抗诱变作用、清除自由基作用和抗炎、抗过敏、兴奋子宫平滑肌、镇静等作用,并能抑制组织胺和慢反应物质的释放抑制组织胺和乙酞胆喊等引起的回肠收缩反应。

艾叶有止血、抗炎、镇静和兴奋子宫平滑肌的作用,香附有抗菌、抗炎和镇痛作用,故常相配治疗功能性子宫出血、排卵期出血、痛经等月经失调症。艾叶与陈皮均能抗炎、抗过敏、止血、抑制回肠的收缩,陈皮又能抗菌,故相配治疗溃疡性结肠炎、菌痢等所致的腹痛、便脓血等症每有良效。艾叶有抗真菌和抗炎、抗过敏作用,地肤子对多种皮肤真菌有抑制作用,故常相配用于皮肤过敏或真菌感染所致的皮肤瘙痒等症。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