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新浙商经验谈

 小磊love 2017-06-13
在中国民营经济的发展进程中,“浙商”好比一个旗号,叫响大江南北。而在上海,“浙商”同样是民营经济的主力军:从高科技的软件业到大规模的制造业;从“十年树木、百年树人”的教育机构到四通八达的跨国贸易……>上海为“浙商”提供了更广阔的发展天地,而“浙商”还给上海一个创业“神话”―――目前,浙商在沪开办企业近2.8万户(个体工商户除外),共计注册企业资本860亿元,实际运作资本超过3000亿元。

  讲起“浙商”的成功经验,不少人想到吃苦耐劳、省吃俭用,想到家族式管理的死板,想到产品模仿多、独创少的缺憾……殊不知,“浙商”早不是初闯民营经济的“试水者”,而是具备相当实力的“弄潮儿”。上海的浙商更愿称呼自己为“新浙商”,几年的闯荡,他们的价值观、创业观已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日前,上海各界“新浙商”共聚一堂,谈起他们的“新浙商经验”。

  在最近举办的“新浙商迎春之夜”联谊会上,复星集团董事长郭广昌新任上海市浙江商会会长。“复星”是上海民营企业中响当当的一块牌子,而郭广昌却是个地地道道的浙江人。同复星集团一样,许多扎根上海的优秀民营企业的创办者大多是浙江人。正如郭广昌在联谊会上总结的,浙商的成功,来自于他们天生的危机感,敢想敢做;也来自于浙商踏实务实的作风,能吃苦耐劳。与此同时,不少“新浙商”补充,众多新的元素已成为创业中的又一法宝。

  经验一:从行事低调到品牌塑造

  以前,老浙商心里往往有一条规则:只做不讲,或多做少讲。他们不喜欢见记者,不喜欢到公众场合露面,宁愿默默耕耘自己的产业。而新浙商却不同。随着原始资本积累的完成、随着企业大张旗鼓的扩张,“品牌”的重要性已经深入他们心里。为品牌造势、为企业造势,新浙商不约而同地选择了承担社会责任这一形式。

  在去年“光彩事业”表彰大会上,受到表彰的民营企业中有相当一部分是浙商企业。新浙商们不仅想到了捐钱、捐物,不仅想到了建造希望小学,更重要的是,他们想到将企业的发展与贫困地区的发展联系起来:在贫困地区建企业的生产基地或辅助设施,带动当地就业。均瑶集团董事长王均金介绍,均瑶集团在宜昌建立了乳业生产基地。从企业本身来说,宜昌未必是发展乳业的最佳选择;但是,均瑶在宜昌建立生产基地,能实实在在地为当地群众提供工作岗位,带动当地的经济发展;同时也能将“均瑶”品牌向内陆推广,起到良好的社会反响。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