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南京人吃梨的故事,梨曾代替夏天的西瓜

 圆角望 2017-06-14
    夏天是人们大量消费水果的季节。自明清以来,南京的水果业就十分兴旺,当时北方所产的各种水果源源不断地运往南京市场。在明代画家仇英的《南都繁会图卷》中,已能看到街道两旁有许多水果商号以及走街串巷的水果商贩,而在当时众多水果中,梨在南京历史上曾是销量最大的一种水果。
  由于梨富含水分,脆嫩多汁,甜香适口,有润肺凉心、消痰降火等功效,很受人们喜爱。四五十年前每到盛夏之际,南京市场上西瓜供应一向比较紧缺,梨子还一度成为人们用来替代西瓜的消暑水果。

  北货业中梨的销量最大

  上世纪30年代,老南京的北货业已经十分兴盛。当时,传统的北货业主要经营北方各地的干鲜果等土特产。城南水西门一带有水路直通长江,“浮船长江,贾作上下”,两岸人家都濒水为屋,非常方便货物的装卸。
  商户们充分利用这得天独厚的条件,在岸边设场,南北各地的水果源源不断地用船运送到这里,并在此集散。后来,随着津浦和沪宁铁路通车及长江水运的迅猛发展,下关成为南京的水陆交通枢纽,形成了水西门和下关果品贸易并举的局面,经营重心也渐渐向下关转移。北方及从上海转口来的干鲜果都在下关集散,只有安徽、浙江和江西等地用船运装的部分水果仍停靠水西门附近的诸多码头。
  过去,北货业经营户称为北货行,有的也叫水果行。水西门一带的北货行通常为本地人经营,规模较小,而下关的北货行除南京本地人外还有外地来宁的经营大户,资金和人员都比较多,业务量大大超过水西门的同行业主。
  上世纪三、四十年代,下关规模较大的北货行以汇成、德昌、协记和范仁记为代表,几乎垄断了北方的水果经营,其中德昌行和协记行更是靠经营山东的梨子起家,以收购梨为主要业务。每年夏秋季梨子采摘前,他们便派员到产地收购梨子,竞争十分激烈。他们将收购的梨子装筐并打上自己的标记,整车成批地运往南京市场,并转销到上海和其他邻近省份。
  那时的南京人喜爱吃梨,山东梨子历来是南京市场上的“快手货”,非常畅销。当时规模较大的北货行收购梨时已讲究用纸包裹,装筐有序,保持梨的外观完好,曾是当时南京市场的“品牌”商品。

  南京地产梨为市场“补缺”

  据宋代《景定建康志》等文献记载,南京历史上出产樱桃、杏、桃、梨、李、石榴、葡萄等水果,郊区农民一向有种植果树的习惯。梨树一般都为农民零散种植,也有一些人于家前屋后或庭院内栽种,不成规模。梨树的品种较为单一,主要为南京蜜梨和康德梨,这种梨呈纺锤形,果柄较短,果皮黄绿色或褐色,表面光滑,肉质为乳白色,质细多汁,口味甜蜜有香气,成熟后易发绵,不耐储藏,一般在每年的七、八月成熟。
  上世纪二三十年代,郊区所产的瓜果,除了农民自行进城叫卖以外,在南京城的太平门外,紧靠城墙边还有一些人专门收购郊区农民生产的瓜果,当时称为“瓜果牙行”。“瓜果牙行”并不直接销售,而是以向农民预付“定金”的方式收购瓜果。每到瓜果上市季节,农民和水果商贩便在此看货议价,成交后的瓜果由“瓜果牙行”分别送到水西门的各家北货行及事先联系好的水果店出售,也有的即在城南三山街等闹市聚集成市销售。
  每年夏秋之际,由于北方梨子和苹果等水果还未运到南京,青黄不接,而南京郊区所产的梨子上市较早,且农民采摘后能及时送到市场销售,可让南京本地人先尝为快,有些菜农在进城卖菜时也会顺便捎带一些自家种的梨子一起售卖。

  炎夏时梨曾替代西瓜

  在计划经济时期,梨等水果,作为三类农副产品是实行计划供应的。
  当时,山东省是苹果和梨等水果的主产区,这些水果采取统一调运的方式,由南京市专营果品的公司派人员组成“山东调运小组”,具体负责水果往南京的调运任务,保证伏梨和秋梨均衡上市。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南京市场的梨主要从山东及河北等产区调拨,每年平均供应量约为2万余担。上世纪六十年代中期至七十年代,本省徐州、淮阴和盐城等地区所产的伏梨也列入计划调拨,运往南京市场的梨子购销数量一下猛增,年平均进货量达到8万余担。到上世纪七十年代中期,则突破10万担,1976年更是创下调进13万余担梨子的纪录。
  伏梨上市的时候正好在每年七月底八月初,梨子蜂拥进入南京市场,易腐烂,不耐储存。那些年,南京市所有经营果品的商店都把推销梨子作为一项重要任务,不仅店内卖梨,而且还在大街小巷出摊降价供应,方便市民购买。同时,还发动职工联系机关、企事业单位和学校等将梨子作为夏季清凉饮料发下去,很受单位员工的欢迎。
  伏梨的品种基本以酥梨为主,质细爽口,汁多味甜,是很好的消暑水果。上世纪七十年代,南京夏季市场的西瓜供应仍比较紧张,市场上往往很难买到优质西瓜。立秋前后,本市郊县产的西瓜基本已全部下市,只有一些外省运来的西瓜点缀市场,供不应求,但由于伏梨大量供应,梨子就成了市民替代西瓜的一种消暑水果。
  上世纪八十年代果品市场放开以后,各种瓜果可以不分季节、不分地域地自由进入市场流通,夏季人们选择消暑瓜果的余地也更大,过去南京夏季曾以梨子替代西瓜成为历史。 邹秉南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