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别说我们幼稚,我们吃的糖是“玛德莲式”的

 茂林之家 2017-06-15

在法语中,“糖果”(bonbon)是由两个相同音节组成的儿语,原指给孩童服用、裹上糖衣的药物。原来“糖果”一早便与孩童挂上了勾。

 

小孩子爱吃糖已经是一种共识。还记得霍格沃茨列车上供应的比比多味糖吗?这种神奇的糖豆口味齐全得超乎你的想象,惊呆了刚进城的哈利·波特。运气好的话可以吃到薄荷糖、橘子酱等“正常”的味道,运气差的话可就是一些奇怪的味道了,比如鼻屎、耳屎味。

 

邓布利多校长不喜欢吃这种豆豆糖,就是因为他年轻的时候吃到过一颗“呕吐”味道的,留下了童年阴影。


其实吃糖不是小孩子的专利,大作家们也爱吃糖,甜甜的美妙都藏在名家的书中。

玛德莲蛋糕:追忆似水童年

 

玛德莲蛋糕,又叫贝壳蛋糕,是法式甜点的代言人。这种甜点是小小的贝壳形状,酥脆的外壳包裹着松软的蛋糕,咬下一口还可以尝到馥郁的柠檬香气。

 

这种美味的小蛋糕源自一次“意外”。在十八世纪,波兰国王 Stanislas 的一次晚宴前,国王的甜点师和主厨闹起了别扭,后果很严重:甜点师把做好的甜品一摔,罢工不干了。


眼见着晚宴要泡汤,一位叫“玛德莲”的侍女自告奋勇地做了妈妈用来哄小孩的一种贝壳状小蛋糕,意外地受到国王的赞赏,并以她的名字为蛋糕命名。后来国王将“玛德莲”带去巴黎给他女儿玛丽皇后吃。玛丽皇后相当于现在的'带货女王',吃什么、用什么,一定会成为潮流。“玛德莲”一时风靡巴黎。

 

令“玛德莲”蛋糕成为“世界级”网红的,还得归功于《追忆似水年华》。在这本书中,这种蛋糕的“出镜率”很高,经过普鲁斯特诱人的描写,玛德莲一时声名大噪。其中就有一段,叙事者的母亲要他喝点热茶暖和身体,并吃些玛德莲,他不假思索地舀起一小匙茶送到嘴边。

 

“就在这一匙混有蛋糕屑的热茶碰到味蕾的一瞬间,我冷不防打了个颤,注意到自己身上正在发生奇异的变化。一种美妙的愉悦感席卷了我,让我忘却周遭的一切……”。

 

《追忆似水年华》使得玛德莲广为人知。同时,这种小甜点也帮了作者普鲁斯特不少忙,成为书中探讨味觉与回忆关系的一架重要桥梁。这种喜欢孩童食物的现象被文学家注意,发明出了“玛德莲”这一形容词。如今法文中,madeleine 一词经常被用来当做比喻,描述一种能让愉悦的回忆重新浮现出来的奇妙感受。

 

“玛德莲”的感受无疑是美好的,对于许多成年人来说,一些带有情感色彩的气息、味道、质感会勾起儿时的美好回忆。


譬如一颗糖果,就是一份小小的“玛德莲”,将人的记忆带回儿时的“黄金时代”。陈奕迅从小就喜欢吃糖果和巧克力,认为巧克力豆“一把一把地吃”才开心,在他看来,爱吃巧克力一样是“纯爷们”。


英国首相卡梅伦在听财政报告时偷吃糖果,被媒体调侃为“课堂上顽皮的学生”。

 

然而这事要是放在欧洲的古代,尤其是男人,是要被嘲笑娘娘腔的。在十九世纪的文学作品中,喜欢吃糖果或喝热巧克力的男性人物都透露出缺乏男子气概或不成熟的特质。

 

在今天,许多饭店的菜单上都不乏各式各样的甜品。一些高级餐厅会为客人提供草莓糖(Tagada)、巧克力棒(Carambar)、棉花糖(Chamallows)等各式各样的糖果;Nutella的巧克力酱风靡全球,成为不少家庭的早餐首选。成年人已经不再抗拒童真的美食乐趣,也常常会品尝原本是孩童专属食物的各式糖果。

土耳其软糖:哄小孩必备


土耳其软糖又叫土耳其快乐糖(Turkish delight),它在当地名字叫 Lokum,意思是“给喉咙的安慰”。这种方方正正的软糖裹有糖粉和坚果,最出名的口味是大马士革玫瑰味的,有着满满的土耳其风味。这种糖果口感软糯,一口咬下去,幸福感爆棚。

 

英国人对这种糖果充满执念,当年就是一位喜欢土耳其软糖的英国人,专门用一艘叫做 Turkish delight 的船将它运回英国,并用这艘船的名字为它命名,不久便风靡欧洲。毕加索在完成作品时会来上一块,丘吉尔的最爱是加了开心果的土耳其软糖。

 

在英国作家刘易斯笔下的《纳尼亚传奇》中,弟弟Edmund吃得不亦乐乎的就是大马士革玫瑰味的,软软的外皮包裹着玫瑰色的夹心,咬一口下去,光是看着就让人感到“delighted”。白女巫变出这种糖果给Edmund,几口下去,他就背叛了哥哥姐姐,决定为白女巫效力了。

 

糖果可以被用来哄小孩,连词典都认同了这一说法。法国词条学家利希雷在1680的词典中为 friandises(零嘴、糖果)一词提供的例句便是“送 friandises 给小孩吃”。


1694年的法兰西学院词典中也有这么一句:“我的小宝贝,别哭,乖一点,你就会有糖吃。” 糖果构成了成人与小孩之间一种制式化的关系:成人会给小孩子糖吃,作为对奖赏和鼓励。

 

给小孩糖吃这事儿太重要了,索性成了宗教节日。中世纪末起,欧洲国家出现了一些基督教节日,类似今天的“万圣节”,为孩子们提供了挨家挨户上门要糖果、蛋糕等零食的机会;

 

德国莱茵河岸地区每年举办的圣尼古拉节就是是专门为孩子举办,在这一天,小朋友如果乖巧听话,就会被赠予糖果,但不听话的话就要倒霉了,他们只会得到一根柏树枝。

 

在现代社会中,大人给小孩子糖吃也是显示生活富足、不缺吃穿的一种表现。二十一世纪初年所做的调查指出,在保守经济压力的社会团体中,当一个好父母的条件便是孩子在吃的方面不会受到控制,家长不会禁止孩子吃喜爱的食物,包括甜的零嘴、汽水、糖果等,只有这样,大人才会认为:“我的小孩不曾缺少什么东西”。

姜饼小人:童话中的“小硬汉”

 

和我国过年吃年糕一个道理,在国外,圣诞节少不了姜饼。姜饼是一种原产于德国的小酥饼,它的原料——姜粉使人吃后有温暖的感觉,更适合冬天吃。圣诞节时,点缀有果脯、糖霜和坚果的姜饼小屋常常被放在圣诞树下。

 

不喜欢姜味?在古代的欧洲,姜可是值钱的食材。姜商们从东方不断地传播流言,说姜是一种非常可靠的催情剂。甚至在十九世纪,还有传言说一些爱情骗子只需用磨碎的软姜擦手,就必定能把人骗上床。

 

除了辣辣的姜味,使姜饼与其他饼干区别开的,还在于它在童话故事中扮演的“硬气十足”的角色。在《格林童话》中,姜饼屋的故事充满勇气:兄妹二人被迫进入魔幻的黑森林,误入女巫的糖果屋(姜饼屋的原型),险些被吃掉,最后靠勇气逃出。


点缀着各色糖果的姜饼屋在圣诞节必不可少

 

这个脑洞还是英国的伊丽莎白一世女王开的,为了逗乐自己的朝臣,突发奇想,命令点心师将姜饼做成宾客的模样。女王脑洞大,孩子们的最爱——姜饼人便诞生了。

 

姜饼人是西方家喻户晓的童话形象。故事里,一个刚烤好的姜饼小人为了避免被吃掉的命运,从烤箱中逃出来,唱着“跑呀,跑呀,快点跑,你们抓不住俺,俺可是小姜饼”,一路狂奔躲过了爷爷奶奶的追赶,所以姜饼人被用来形容那些单纯而又勇往直前的人。不过,故事里的姜饼人最终还是没能逃掉被吃掉的命运,大概是因为太好吃了。

 


一书·《中国制糖三千年》


人类尝到“甜味”的历史已经有好几百万年,而人类5000多年前才尝到“咸味”。


几百万年前当人类学会采摘野果当食物时,人类就知道了“甜”的味道,因为熟透了的野果含有较多的葡萄糖、果糖等天然糖


甜味历史很长,糖的历史却很短。野生蜂蜜也是原始人类获得甜味的主要来源,也是人类历史上食用时间最长的糖。从古至今,人类从未停止过食用蜂蜜。


战国时期,屈原就在《招魂》篇里写有“粔籹蜜饵”、“瑶浆蜜勺”这样用蜂蜜制作的糕点。在发现盐之前,人们用蜜糖来保鲜食物,尤其是用蜂蜜浸渍水果,制成蜜饯。蜂蜜还是古代炼丹必备,“道家之丸,多用蜂蜜”。我国最早人工制作出来的糖,是夏朝时期便有的饴糖,以谷物为原料。楚国时,古人开始制造蔗糖。


欧洲人广泛食用蔗糖,是在16世纪以后的事情了,而之前一直靠蜂蜜。中、南美洲(主要是加勒比海岛国)的蔗糖业是在16、17世纪以后才发展起来的。世界上大多数国家,食用蔗糖的历史顶多是五六百年。只有印度和中国,食用蔗糖的历史有几千年。


图文 | Alice 白夜 雅舒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