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百味药性】柴胡,出现在古诗中的第一药

 利有用无 2017-06-17

杜甫《寄韦有夏郎中》

省郎忧病士,书信有柴胡

饮子频通汗,怀君想报珠。

亲知天畔少,药味峡中无。
归楫生衣卧,春鸥洗翅呼。
犹闻上急水,早作取平途。
万里皇华使,为僚记腐儒。


柴胡 疏肝解郁,和解少阳第一药

 

柴胡,苦、辛,微寒。归肝、胆经。功能解表退热,和解少阳,疏肝利胆,升举阳气。

柴胡的临床应用

一、和解退热

 

1、用治妇女经期外感发热,热入血室,子宫内膜异位症之经行发热,热与血结者,多见往来寒热或腹痛等证。

2、治疗产后、手术后发热,泌尿系、胆系等感染发热。与黄芩、半夏、甘草、党参等配伍,方如小柴胡汤以和解退热。


二、疏肝理气


1、用于痛经属肝郁血瘀者,症见经行不畅,心烦口苦,腹痛,胸胁、乳房胀痛等。

2、用治属肝郁气滞之经前乳胀者,症见月经不调,乳胀胁痛,喜叹息等。

 

三、升举阳气


1、升举脾胃清阳,治疗头昏气短,倦怠食少,舌淡脉虚,或低热等。

2、柴胡辛散苦泄,寒可退热,能疏散少阳半表半里之邪。适用于伤寒,温病,感冒表证,或邪入少阳半表半里证。

注意:柴胡有北、南之分,北柴胡主要用于和解少阳,退热治疟,升阳疏肝;南柴胡性较柔和,主要用于疏肝解郁。

李某某,男,70岁,一个多月前开始咳嗽,吃了7剂中药,输了13天头孢,咳嗽未减,反增发热。

此后夜里发烧,最高接近39.5℃。连烧3天,发烧时出汗多,咳嗽,有白痰、稀,偶尔剧烈咳嗽后可以咳出黏痰。

身上热,发烧脚凉。吃饭还可以,喉咙也疼。此后住院8天,住院前脸发烫,实际体温不高,医院多项检查定为慢性支气管炎。


脉象:左关细滑,右关缓滑,略紧,手心热;舌苔白腻,中有裂纹,舌下淡暗瘀。


方剂:

小青龙汤加石膏去麻黄加杏仁合保和丸合小柴胡汤。


二诊:自觉舒服很多,不发烧了,比原先能咳出来了。左关弦滑,右关缓滑略紧;舌苔薄白腻,舌下暗略凝。


方剂:

小青龙汤加石膏合保和丸合小柴胡汤。


三诊:比上次又好很多,晚上偶尔有咳嗽,痰不太多,有点黏,先白泡沫,后黄褐色。左关细弦,右关缓滑有力略紧;舌苔薄略腻,舌下深红略暗。


方剂:

止嗽散合保和丸合小柴胡汤用沙参。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