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洛书”中的“阴阳”论的——《阴阳》谭 提到“河图”必然要提“洛书”。又据传大禹治水时,得到洛阳西洛宁县洛河中浮出神龟背驮“洛书”。对此也是尚存争议。但是,“洛书”一样存在着“阴阳”论的,在下倾向“洛书”可理解为是上古的地势方位图,圆圈代表了大地山脉为直线“阳——”爻;黑点代表了江河水域为断线“阴- -”爻,大禹是依此治水成功,遂划天下为九州么。 12、“河图”“洛书”与“阴阳”——《阴阳》谭 “河图”“洛书”的存在已经被考古部分地证实了,在下深信必将进一步的得到证实。但是可以肯定的是,“河图”“洛书”同样是我们先祖充分运用影响人类生存的“阴阳”两大类因素的变化,对生存环境形象的认识,也就是“象”;是生活实践经验的总结,也就是“数”;是对未来生活打算的指导,也就是“卜”。 13、《周易》是“八卦”的发展——《阴阳》谭 《易经》即《周易》相传系周人所作,在“八卦”的基础上,其内容包括《经》主要是有六十四卦和三百八十四爻;与《传》包含卦、爻的说辞等七种文辞共十篇,统称《十翼》,相传为孔子所撰。可以说《周易》是“八卦”的进一步的发展。 14、分别归纳为“阴阳”两大因素——《阴阳》谭 《周易》是“八卦”的进一步的发展。是在“八卦”对“阴阳”爻运用的基础上,进一步的把影响人类生存这个世界的所有因素,其中包括:人与自然的生存环境因素;与人与人的社会环境因素,一律分别归纳为“阴阳”两大因素。通过对“阴阳”变化的演义,来认识我们生存的现状。 15、“阴阳”爻充满着神秘与魅力——《阴阳》谭 “阴- -”爻与“阳——”爻,这两条线,充满着神秘与魅力。这是中华民族的祖先对人类认识世界最伟大的贡献。尤其是《周易》运用六条不同变化的“阴、阳”爻,就可以认识整个宇宙的变化;就可以解释天下四季的自然现象;就可以描绘人类社会生活的所有表现;就可以预测未来世界发展的长远状态。 16、卦“象”体现唯物的思想光辉——《阴阳》谭 必须为《易经》正名。《易经》中的每一幅卦“象”都是大到宇宙,小到天下万事万物的客观的描绘,可以说是包罗万象。同一幅卦“象”在不同的时间、空间里可以表现不同“事、物”的变化,如乾卦可以表示相对于地的天、又可以表示相对于女人的男人、还可以表示相对于阴的阳等。但是,都是客观“事、物”不同变化的描绘。充分体现了唯物的思想光辉。 17、一颗无与伦比的璀璨明珠——《阴阳》谭 关于《易经》还要再多说两句的是:在1973年初,长沙马王堆汉墓出土了帛书《周易》,已经证明了两千五百年前的中华传统文化的存在,《周易》在中国文化史上所占有的地位是罕与伦比的,在世界文化史上也是一颗无与伦比的璀璨明珠。 18、六爻“天地人”各有“阴阳”——《阴阳》谭 孔子在《系传》中说六爻的道理是:“六爻之动,三极之道也。”什么是“三极”?就是“天、地、人”。“八卦”是三条不同变化的“阴、阳”爻,分别代表的也是“天、地、人”;《周易》的六条不同变化的“阴、阳”爻,分别代表的还是“天、地、人”。只不过是多在“天、地、人”各有“阴、阳”,人有男女;天有日月、地有山河均为“阴阳”,形成六十四卦。由此,充分的演绎了宇宙万物。 19、“阴阳爻”变化充满了辩证法——《阴阳》谭 “事、物”的变化是永恒的,影响着“事、物”变化因素又是诸多而复杂的,我们祖先异常睿智的把影响“事、物”诸多变化因素归纳为“阴、阳”两大因素,分别由“阴爻”、“阳爻”来表示每一幅卦“象”的变化。在由于“阴阳爻”的变化,而表现出来的卦“象”的变化,所描绘的客观“事、物”的变化中,充满了丰富的辩证认识世界的方法论。 20、“象”是认识世界的理论形式——《阴阳》谭 由“阴阳爻”描绘的卦“象”,首先是客观“事、物”在人头脑中的反映,是我们伟大的祖先认识客观世界,也就是对天下万物万事的客观地认识的思想方法,又可以说是一种认识世界的理论形式。至今为止,还没有那一种理论,如同《易经》那样客观的、变化的、全面的、准确的描绘我们生活的这个世界的。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