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砥柱人间是此峰

 我的天堂111 2017-06-19


砥柱人间是此峰

——感《白鹿原》的朱先生

 

《白鹿原》又火起来了,因为同名电影即将上演。获奖名著,明星云集,有意无意流出的人物造型、主演探访直至预告片花在网上流传,张雨绮感叹在片中与不同男人翻滚、身心俱疲,作者陈忠实在肯定的同时建议删除一些情欲戏……凡此种种,赚足了眼球、吊足了胃口。

    《白鹿原》九三年出版,一时洛阳纸贵。三位山西名作家的成名作,陈忠实的《白鹿原》、贾平凹的《废都》、路遥的《平凡的世界》,偏偏就没看过《白鹿原》。

    看来这一课是要补的,于是下载了电子版,在iPad上翻阅。

    现在看书也浮躁,跳着看。先看前两章,然后中间选两章看,再看最后两章。一看之下,先是吃惊内容很黄很暴力(比废都更赤裸,没有此处删去多少字;要是年轻时看十有八九会很躁动啊),再是感叹作者文笔功力真是厚重扎实。主要人物很多,但个个鲜活;故事情节跌宕,似历历在目。于是前一章后一章地,竟一字不落地通读了一遍。

    看罢唏嘘,真是一出历史大戏。古老的土地,朴实的农民,原本只有世代相传的耕读和炽烈的生命情欲,但席卷而来的懵懂的革命风潮吹乱了百年的平静,先是农协革命支起铡刀,后是乡约反扑架起吊索,红的、白的,直到演绎成惊心动魄你死我活的政党斗争……所有人的命运都随着这风潮改变了。

    印象最深的,不是一辈子腰杆笔直、耕读持家的族长白嘉轩,不是闹农协当大兵做土匪再保安团最后起了义却被白守义当反革命干掉的悲剧的黑娃鹿兆谦,不是风情风骚但心地良善只为苟活却被当成婊子被“正义”地杀掉的催悲的田小娥,不是处心积虑为人上人从最辛辣的国民党徒反水成为共党县长又谋害了黑娃的白守义,不是从清纯学生到坚贞共党投奔延安却被“肃反”活埋的秀女子白灵,不是老谋深算道貌岸然最后家败人亡的鹿子霖,不是痴情至深抗日捐躯的热血男儿鹿兆海,不是屡败屡战赤胆革命的红色先驱鹿兆鹏,而是朱先生。

    朱先生是白嘉轩的二姐夫。白鹿原首屈一指的文人,十六岁中秀才,二十二岁中头名举人。

    朱先生慎独克己、独善其身。曾被同学邀往南方讲学,不料白日游山玩水,夜间寻花问柳,朱先生一气之下与朋友撕破脸,一口气回到关中,爬上华山绝顶才吁出这口恶气,吟出一首七绝:踏破白云万千重,仰天池上水溶溶。横空大气排山去,砥柱人间是此峰。

    朱先生为善四邻、教化乡里。重开白鹿书院,开门授徒,才高又谦和,四邻以为圣人,从种啥庄稼到丢了牛哪找都来求问。白嘉轩娶了第七个媳妇,也带来了罂粟种子,一时白鹿原种植罂粟成风。朱先生来到白家,二话不说,要嘉轩把门楼上自己题写的“耕读传家”牌匾用黑布蒙上,然后套好两套梨具,带着白嘉轩毁了自家的罂粟地,顷刻震动四方,不出十日,原上盛开的罂粟全部犁毁,一时传为佳话。白家村修学堂请朱先生推荐先生,朱先生竟对妻弟作揖跪地,称功德无量。

    朱先生胸怀世人、侠肝义胆。北伐到了关中,来了总督,跑了巡抚。巡抚纠结二十万清兵意欲反扑死战,朱先生一人一把油伞,独闯清营拜见巡抚,晓之以情动之以理,说退二十万清兵,化干戈为玉帛。鹿兆海抗日阵亡,朱先生为学子亲扶灵柩、长跪守灵。继而不顾年迈愤然离家竟要投军杀敌。

    朱先生君子坦荡,甘为孺子牛。革命之处,一切翻新,城里办起新式学堂,朱先生的白鹿书院也不得不关闭了。朱先生自请修订本县县志,遍访四乡贤达,不分四季猫在书院义无反顾地修撰县志,要为家乡的子孙后代留下真实的一笔历史。

    朱先生超然脱俗,歁破尘世勾心斗角。他告诫乡里,“房是招牌地是累,攒下银钱是催命鬼。房要小,地要少,养个黄牛慢慢搞。”白嘉轩听了姐夫话,分家分地,辞退长工,解放后躲过了被划为地主的劫难。他对国共厮杀痛心疾首,说“我观‘三民主义’和‘共产主义’大同小异,一家主张“天下为公’,一家昌扬‘天下为共’,既然两家都以救国扶民为宗旨,合起来不就是‘天下为公共’吗,合不到一块反倒弄得自相戕杀?公字和共字之争不过是想独立字典,卖荞面和卖合络的争斗也无非是为独占集市!既如此,我就不再注重‘结局’了……”

    朱先生之死。

    朱先生修完县志,石印馆老板出资印了十套。朱先生捧着散发着墨香的志书,潜然泪下:“我在这世上的最末一件事办成了,我就等着书出来哩!”然后花了五天时间把县志分送给一同修书的同仁,自己留下一套。回到家中,说“我的事情办完了”,叫妻子把儿女喊回来,一家子吃一顿团圆饭。

    饭罢一家人在院子晒太阳。朱先生突然对妻子说:“你再给我剃一回头。”朱白氏撇撇嘴:“剃就剃嘛,咋说‘再剃一回’?这回剃了下回不要我剃了?”

    朱先生把额头低搭在妻子的大腿上,乖觉温顺地听任她的手指翻转他的脑袋拨拉他的发根,忽然回想起小时候母亲给他在头发里捉虱子的情景。……朱先生的脸颊贴阒妻子温热的大腿,忍不住说:“我想叫你一声妈——”朱白氏惊讶地停住了双手:“你老了,老糊涂了不是?”一旁的儿女都尴尬红了脸扭过头去瞅着另处。朱先生扬起头诚恳地说:“我心里孤清得受不了,就盼有个妈!”说罢竟然紧紧盯瞅着朱白氏的眼睛叫了一声“妈——”两行泪珠滚滚而下。朱白氏身子一颤,不再觉得难为情,真如慈母似的盯着有些可怜的丈夫,然后再把他的脑袋按压到弓曲着的大腿上,继续拨拉发根搜寻黑色的头发。(不禁潸然)

    ……剃完以后,朱先生站起来问:“剃完了?”朱白氏欣慰地舒口气,在衣襟上擦拭着刀刃子说:“你这头发白是全白了,可还是那么硬。”朱先生意味深长地说:“剃完了我就该走了。”朱白氏并不理会也不在意:“剃完了你不走还等着再剃一回吗?”朱先生已转身扯动脚步走了,回过头说:“再剃一回……那肯定……等不及了!”

    一抹柔弱的阳光从院子里里收束起来,墙头树梢和屋瓦上还有夕阳在闪耀。朱白氏正打算让儿媳把孩子抱进屋子坐到火炕上去,忽然看见前院里腾起一只白鹿,掠上房檐飘过屋脊便在原坡上消失了。那一刻,她忽然想到了丈夫朱先生,脸色骤变,心跳不住,失声喊起来:“快去看你爸——”。朱白氏惊魂不定心跳仍然不止,接着就听见前院传来儿子丧魂落魄的哭吼。她的心猛地往下一沉,对惊诧不安的儿媳说:“你爸走了。他刚才说‘剃完了我就该走了’。我们都没解开他的话。”

    朱先生在庭院里的那把破旧藤椅靠背上,两臂搭倚在藤椅两边的扶拦上,刚刚剃光的脑袋倚枕在藤椅靠背上,面对白鹿原坡。

    朱先生堪为圣贤,虽是封建文人,可其文人的刚直风骨,在现今所谓知识分子中还留几许?

    据说电影《白鹿原》由于篇幅所限,隐去了朱先生,实在遗憾。K,为了票房,田小娥成为女主角,明显要玩点情色嘛。

    “朱先生”的原型

    关中大儒牛兆濂,清末民初誉满三秦的饱学名儒,号蓝川先生,民间称其“牛才子”。

    陈忠实说:“《白鹿原》的时代背景是封建体制基本瓦解和社会新秩序建立的过度期,所以我特别希望塑造一位传统知识分子典型,最先想到牛先生——他是白鹿原上最后一位传统思想、传统道德、传统人格的传人,以他为原型的朱先生虽因时代原因有一定局限性,但却在精神层面承载了中国传统文人的太多优秀品质。”

“他不仅是做学问的典范,更身体力行着关学精神,可谓关中人的典范。他看似文弱的中国传统知识分子,但每遇民族灾难,屡屡挺身而出,维护关中人的生命财产安全,强烈的家国精神尽现,这些对包括我在内的当今知识分子有很强的借鉴意义:一个人是不是应该寻求思想与人格光辉的统一?”


  电视剧《白鹿原》中朱先生的原型是关学最后一位传人、关中才子——牛兆濂。船说他天文地理、医卜星相无所不通,是诸葛亮式的人物,在当地村民心目中是“神”一般孙在。

关中大儒牛兆濂:能掐会算通天地

  在小说《白鹿原》中,有个带有几分传奇和神秘色彩的人物,虽然不是绝对的主角,却对小说主线影响至深,那就是白嘉轩的精神导师——朱先生。眼下,电视剧《白鹿原》正在蓝田热拍,此前剧组公布了剧中主要人物的定装照,有热心读者打来电话说,所选演员基本符合他们心目中的形象,只是对于刘佩琦饰演的朱先生有点意外,总觉得刘佩琦在《大宅门》里出演的顽主三爷给人印象太深,让他再来演一身正气的朱先生实在有点接受不了。

  事实上,小说《白鹿原》中的朱先生是有原型的,那就是关学最后一位传人、关中才子——牛兆濂。那么牛兆濂究竟是个什么样的人呢?牛兆濂一生又有着怎样的传奇故事?牛家的后人对刘佩琦是否认可呢?记者日前采访了牛兆濂曾孙牛君实等牛家后人,其工作室的醒目位置摆着牛兆濂的巨幅照片,提及先祖,他打开了话匣子。

  关于牛才子,“百度百科”中有个极其简单的介绍:牛兆濂(1867年~1937年),字梦周,号蓝川。西安市蓝田县人,清末关中大儒。幼年过目成诵,后拜三原著名理学大师贺瑞麟门下,光绪十年(1884年)肄业于关中书院,光绪十二年(1886年)补廪膳生员,并被聘为塾师。曾讲学于蓝田芸阁书院、三原清麓书院,后人尊称蓝川先生。辛亥革命后以遗民自居。1937年7月卢沟桥事变爆发不久病逝。牛兆濂著有《吕氏遗书辑略》4卷、《芸阁礼记传》16卷、《近思录类编》14卷等,又曾主纂《续修蓝田县志》。从这样简单的文字介绍来看,牛才子是个学者,是个老师,在关中大地上,他颇有名气,学界称他是关学最后一位传人,民间有人甚至称他为“半仙”。

  记者在网上看到这样几个小故事,称牛才子天文地理、医卜星相无所不通,是诸葛亮式的人物,因看破红尘不愿出山,在蓝田县过着躬耕生活,因此人们又叫他牛布衣。谁的牛丢了,谁家鸡丢了,只要去问他,他准能告诉牛在哪儿、鸡在哪儿,一般都是问后随口就答,失主果真能按照牛才子的指点寻到牛或者鸡。而在陈忠实小说《白鹿原》中,也有类似的片段,书中这样写道:传说朱先生在当地村民心目中是“神”,能预测天象,预测农作物收成,也能推测出谁家走丢的小孩,谁家丢失的牛去了哪里,但朱先生自己从不曾承认自己是神,还开玩笑说:“哦,看来我不想成神也不由我了!”

  牛兆濂的一位曾孙告诉记者,此前他也曾经上网,看到了有关牛才子这种“半仙”的说法,他说甚至看到有篇文章直接用了“80年前西安预测神人”这样的标题。“老先生是过去的名人,是远近闻名的举人才子,有这样的传说也不足为奇,何况他熟读《周易》,也许会有预测卜卦之事,但他在世时曾亲口说过‘我不是所谓的神仙’。想必他熟知天文地理,能预测天象,所以被民间神话了。陈忠实老师在创作《白鹿原》的过程中,写到了民间的这种神话,一方面是确有其事,另一方面作家采用了比较浪漫的手法,给朱先生增添了几许神秘色彩。”


牛才子生平=朱先生生平?

对比二人发现几乎完全重叠

  在小说《白鹿原》中,朱先生绝对是个不容忽视的人物。记者在了解了牛才子生平后,才发现其实作家杜撰的成分并不多,牛才子的生平事迹很多都是和朱先生重叠的。比如牛才子22岁时金榜题名,考中举人,即将赴京参加进士科考之际,父亲病逝,为守孝奉母,不赴公车;时任陕西巡抚升允慧眼识才,举荐朝廷,委以重任,但也被牛才子拒绝了。他钻研程朱理学,苦修学问,一世为师,却也为民请命,在关中大饥荒时发放赈灾粮饷;他身体力行,查毁烟苗,严禁鸦片;他为避免生灵涂炭,说服升允,使古城西安免遭战火灾难;得知日寇侵占我山海关,急募义勇军500余人,并通电全国,宣言出师前线抗日……牛才子曾孙牛君实说:“陈忠实老师在塑造朱先生这个人物时,曾在蓝田档案馆待了很长一段时间,查阅了太多关于牛才子的生平故事,基本上全是按照老先生(牛才子)的事迹来塑造这个人物的,几乎没有任何夸张,只是用了艺术化的手法进行表达,就连‘牛’‘朱’两个字都可以看出来作者的用心。”小说中有一段关于朱先生的逸事,朱先生唯一一次南巡讲学,却乘兴而去扫兴而归,因着土布衣衫而被学人嘲笑,兼之秦地浑重的语音与南方轻柔的声调格格不入,而被人嘲笑。记者在卞寿堂所作的《走进白鹿原——考证与揭秘》一书中看到了牛才子这样的遭遇:1917年春,牛兆濂偕同张果斋等友人同道应邀出游各地,赴山东曲阜、邹县,拜谒了孔孟庙祠;接着又南下金陵,东抵上海,此行本意在南方会友讲学,但因道学上的分歧,加之语言不通,服饰违时,被南人讥笑,愤而返家。至华阴时游华山,攀至绝顶,方泻心中不快,并作了《登华山诗》:“踏破白云万千冲,仰天池上水溶溶,横空大气排山去,砥柱人间是此峰。”而这首诗后来也被收录在小说《白鹿原》中,书中为朱先生南巡归来所作。牛君实告诉记者:“陈(忠实)老师曾说,其实小说中最难写的就是朱先生这个人物,他压力很大。因为有牛才子这个原型,又在关中大地上颇有盛名,他生怕写不出牛才子的精神和风骨。”

  记者对比小说《白鹿原》和牛才子的生平,如果非说有什么不同之处,就在于朱先生辞世之处。小说中说朱先生的关门弟子是黑娃,而他死时立下遗嘱“不蒙蒙脸纸,不用棺材,不要吹鼓手,不向亲友报丧,不接待任何吊孝者,不用砖箍墓,总而言之,不要铺张,不要喧嚷,尽早入土。”记者在牛家后人的工作室看到了牛才子的遗嘱,和朱先生的遗嘱异曲同工,牛才子弥留之际留下遗嘱,委托儿子手书,内容如下:“我生平疚心太多,千万勿请入乡贤以重我之耻。我生平只不敢为非,不可铺张太过以为吾之羞。我一生重力行而未有实得,不可自欺欺人。”即使一生颇有成就,但牛才子依然自谦,不敢“入乡贤”。


牛才子一生如何评价?

他是教育家、社会活动家和理学家

  记者在牛家后人的工作室中,见到了几张牛才子的照片,他着举人服,颇为清瘦,发须皆白,仙风道骨。而小说中对于朱先生外貌的描写是通过白嘉轩的眼睛:“才子的模样普普通通,走路的姿势也普普通通,似乎与传说中那个神乎其神的神童才子无法统一起来。”而此前片方公布的剧照中,刘佩琦饰演的朱先生看上去年轻些,但同样清瘦,古铜肤色,皱纹纵横,眼神略显凌厉。当记者追问牛家后人对刘佩琦扮演朱先生的看法时,得到的答复是:“作为一个在民间广为传颂的人物,谁来演朱先生(牛才子)都未必能阐释百姓心目中他的形象。其实长得像不像无关紧要,关键是看塑造出来的人物能不能传达老先生的文化力量,能展现关中人的那种硬骨头。”

  在小说《白鹿原》临近结尾处,透过白嘉轩之口说出了对朱先生的评价:“白鹿原最好的一个先生谢世了……世上再也出不了这样好的先生了。”而在后人眼里,又是如何评价先祖牛兆濂呢?记者在牛家后人的工作室中,看到了老先生的存世墨宝和家书,“临事三思终有益,让人一着不为愚”等等,阐述着他为人处世的态度。一位牛家后人说:“他首先是位优秀的教育家,坚持传统文化传播,让更多的学子学到经典,从孔孟到程朱,据说连日本、朝鲜都有他的学生;其次,他继承关学精神,敢于担当勇于创新,不慕名利,做学问的同时又不脱离社会、脱离民众,参与了多个重大历史事件,是位优秀的社会活动家。他的一生都在推演乡约,这也是关学中很重要的实践部分。”牛君实的父亲牛象坤退休后,抱病坚持修完了牛家的家谱,他生前说:“家谱不仅是血缘的传承记录,更重要的是让家族每个人都找到自己的精神家园和心灵归属感,旨在传承家族历代修身之道、治家之策。”

  小说《白鹿原》中,朱先生的墓最后被红卫兵刨了;而现实中,牛才子墓地的命运也不容乐观,他的故居窑洞坍塌,一派荒芜,墓地已被推平,地面是蓝田五里头村小学的所在,好在墓没有被破坏,只是掩埋在地下了。一位牛家后人感慨道:“以前这里就是芸阁书院,现在依然是个小学校,也算正本清源了。”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