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编辑:萧萧 来源:医学界肿瘤频道 消融术用于原发性肝癌的治疗已有十年的历史,这项技术被广泛的用于肝脏肿瘤的临床治疗和研究,已经成为肝癌临床治疗比较成熟的技术。 最常用的两种局部消融手段: 目前最常用的还是射频消融和微波消融。射频消融针呈伞形,范围精确,消融区呈圆形,温度能实时显示,不足之处就是穿刺针较粗、消融时间长等。 相比来说,微波消融穿刺针细(17G),消融速度快,患者耐受较好;却不能有靶温的实时显示,消融范围欠准确,消融区域呈现椭球形。 用射频消融还是微波消融? 对于远离危险部位的小肿瘤,倾向于微波消融,速度快、患者耐受,可对于靠近胆囊、肠道、肝门位置的肿瘤,射频消融就发挥了消融范围精确的优势,可以优先选择。 哪些症状更适合做局部消融? (1)原发性肝恶性肿瘤:原发性肝癌(HCC)、肝内胆管细胞癌(CCC)等 局部消融的治疗手段出现在NCCN指南关于HCC治疗中: (2)转移性肝恶性肿瘤:肝转移癌(MT),如结直肠癌肝转移、胃癌肝转移、胰腺癌肝转移、肺癌肝转移等的患者,病灶在5个或以下,每个直径5cm或以下的患者,第五年的5年存活率介于24%~44%。当射频消融治疗用于治疗单发转移灶且病灶小(<> 局部消融后的药物辅助治疗: 转移性肿瘤,消融后常辅助药物治疗,如结直肠癌肝转移常用希罗达,胃癌肝转移、胰腺癌常用替吉奥胶囊,还可以辅助分子靶向药物治疗。 患者选择: 单发<3 cm病灶是局部消融的最佳选择,另外,高龄、合并肝硬化、病灶在第一、二肝门附近、肝顶部肝癌、肝癌术后复发这些难治性肝癌都可以选择局部消融治疗。 肝脏肿块的大小限制: 小于3cm:疗效完美完全消融率>90%;3~5cm:疗效满意完全消融率71%;大于5cm病灶疗效不佳完全消融率 25%。 研究结果显示,小肝癌<5cm时,大多数病人都可以进行消融治疗。且消融效果与手术治疗并无大的差别。 消融方法的选择: 多个研究结果都显示,TACE+消融二者结合,比单纯消融效果更好。 热消融治疗的禁忌症: 消融治疗也有其禁忌症,如肿瘤距主胆管距离<1cm时,有治疗后迟发胆道狭窄、肝内胆管扩张的风险,可经适当处理后再行热消融治疗。胆肠吻合术,要尤其警惕肠道细菌逆流、感染肝脏。如有不可纠正的凝血功能障碍,则不适合做肿瘤消融治疗。 如何观看该课程?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