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肿瘤射频消融治疗

 木子4kfvyzepq8 2017-08-09

(一)什么是射频消融治疗?中山大学附属肿瘤医院影像与微创介入中心李旺

肿瘤射频消融治疗(RFA)在指在影像引导下将单级或多极子母针消融电极准确刺入肿瘤部位,电极另一端一般采用电极板贴于患者大腿表面。射频消融仪在电子计算机控制下将射频脉冲能量通过极针传导到肿瘤组织中,使肿瘤组织产生局部高温,从而达到使肿瘤组织及其邻近的可能被扩散的组织凝固坏死的目的,坏死组织在原位被机化或吸收。临床上进行肿瘤RFA时一般将温度控制在90~100℃。

影像引导技术包括超声、CT 和MRI;治疗途径有经皮、经腹腔镜手术和经开腹手术三种。射频消融治疗的特点:一是直接作用于肿瘤,具有高效快速的优势;二是治疗范围局限于肿瘤及其周围组织,对机体影响小,可以反复应用。局部消融治疗在过去的20年左右发展迅猛,已经成为继手术切除、介入治疗后的第三大肝癌治疗手段,而且由于其疗效确切,特别是在小肝癌的治疗方面,射频消融疗效与手术切除相近,因此被认为是小肝癌的根治性治疗手段之一。

(二)射频消融治疗的优缺点

1.优点:

  • 微创,创伤轻。其住院天数, 并发症率和死亡率都较切除手术明显降低

  • 易于反复多次治疗, 对多发和复发性肝癌有其优越性

  • 避免了切除手术过程中挤压和触摸肿瘤引起的医源性转移

  • 高温使肝癌的某些抗原暴露, 在消融的肝癌组织被清除的过程中可能会刺激机体的肿瘤免疫, 产生所谓的“内源性瘤苗”作用.

  • 就目前的技术而言, 直径小于5 cm的肝癌, 治疗效果与手术切除相仿, 可以达到局部根治的标准。随着新一代电极问世, 治疗范围可望进一步扩大。

2.缺点和不足

  • 消融范围小(3-5cm),多靶点消融有遗漏,可能造成治疗不彻底;

  • 术后不能立刻做疗效评估;

  • 手柄太长,用小孔径CT有困难(大于13cm);

(三) 射频消融术治疗肝癌的适应证

1. 单发肿瘤,最大直径≤5cm;或者肿瘤数量≤3 个,最大直径≤3cm;

2. 没有脉管癌栓、邻近器官侵犯;

3. 肝功能分级Child-pugh A 或B,或经内科治疗达到该标准(护肝养肝等对症支持);

4. 不能手术切除的直径>5cm 的单发肿瘤或最大直径>3cm 的多发肿瘤,射频消融可作为姑息性治疗或联合治疗的一部分;

(四)射频消融术治疗肝癌的禁忌证

1. 肿瘤巨大,或者弥漫型肝癌;

2. 伴有脉管癌栓或者邻近器官侵犯;

3. 肝功能Child-pugh C,经护肝治疗无法改善者;

4. 治疗前1 月内有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

5. 不可纠正的凝血功能障碍及严重血象异常,有严重出血倾向者;

6. 顽固性大量腹水,恶病质;

7. 活动性感染、尤其是胆道系统炎症等;

8. 严重的肝、肾、心、肺、脑等主要脏器功能衰竭;

(五)射频消融肝癌的并发症

据文献报道,射频消融具有很高的安全性。文献报道:死亡率为0-1%,并发症发生率为0-12%。轻微并发症发生率约为4.7%,主要有发热、疼痛、皮肤浅Ⅱ度烧伤、少量胸腔积液、少量气胸等;严重并发症发生率约为2.2%,主要有感染、消化道出血、腹腔内出血、肿瘤种植、肝功能衰竭、肠穿孔等。充分术前准备、严格操作规范、准确定位和减少消融次数是减少并发症发生率的重要方法。

(六)病例分享

患者,男 46岁,2015年2月开始出现全身皮肤、粘膜及双侧巩膜黄染,呈进行性加重;右上腹偶发疼痛不适。肝脏CT(外院资料):肝右前叶下段(S5)见类圆形低密度影,边界不清,大小约5.5×4.2cm,呈渐进性强化,考虑胆管细胞癌。2015年3月初行肝肿瘤射频消融术,2015年4月复查示肿瘤完全灭活。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