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可楼 跟着方导在老城的街道和巷子里穿行,无论是抬头还是低头,到处是在圣经里赫赫有名的房子,那些房子的风格就是不同时期不同宗教无声地呐喊,毫无雷同,气势非凡,每一堵高墙,每一扇城门,每一间教堂,每一座塔楼都经历过沧海横流,有过花团锦簇,也有过灰飞烟灭,今天依然健在的就是经历了生死轮回却没有一点衰态。 ![]() ![]() ![]() ![]() ![]() 下一个是去耶稣吃最后的晚餐的地方。按照时间顺序,耶稣与门徒先到这里吃了晚饭,再去客西马尼园向上帝哀祷。 最后的晚餐的故事,地球人都知道;耶稣被钉十字架的头一天晚上,和他的12个门徒共进晚餐。就餐前,耶稣拿起吃的饼和喝的酒分给门徒们,一边分给他们一边说,这饼是我的身体,这酒是我的血。我的身体和血是为众人赦罪而舍弃和流出的。后来,罗马天主教会根据耶稣的这几句话设立了圣餐礼。 还有很多画家以这个题材创作了不朽的画,最有名的当是达芬奇的那幅。 ![]() ![]() ![]() 最后的晚餐地点是在马可楼,马可楼是以提供晚餐场所主人的名字命名的,这是基督教的一种传统说法。在罗马天主教的传统中被视为是耶稣设立“最后的晚餐”之处。其实不是这里,天主教心知肚明,专家认为这个地点是最初教会传福音的总部,在公元70年,耶路撒冷被毁时也被摧毁。几年后重建,并恢复了它的功能。后来拜占庭时代在马可楼旁盖了“锡安教堂”,15世纪土耳其人来了后,改成清真寺,不许基督徒进来,直到以色列建国。,直到以色列建国。 马可楼房子不大,空着,房顶是十字军的建筑风格。漂亮穹顶、流畅的线条以及壁柱的柱头都尽显中古世纪的遗风,三个拱柱支撑着房间的拱形圆顶。 那是十字军打过来后盖起了巨大的教堂把马可楼“装”在里面。还特意把“最后的晚餐”的地方装饰了精美的拱顶。![]() 非常醒目的是一个穆斯林祈祷用的“米哈拉布”。 ![]() 凹进墙壁的拱形台座里有尊橄榄树的铜像。 ![]() 伊斯兰风格的玻璃花窗很漂亮。 ![]() 在出口上方,有一个残缺的亭式遮盖,也许曾经是某个神父或者阿訇讲经的地方,只剩一根石柱顶在那里。这根石柱与屋里其他的科林斯石柱不同,它的柱头是三面雕刻着大鸟,两只小鸟在啄中间那只鸟的胸部,不知道喻义什么? 方导说大鸟是大醍醐,代表耶稣,小醍醐从两侧吃妈妈“身体”里的食物,象征耶稣把自己奉献给他的信徒。这带着明显基督教特征的石柱居然被穆斯林无畏地用在清真寺里了。![]() ![]() 方导说最后的晚餐不会像达芬奇画得那么好的条件,没有长桌,两千年前的人们可能就坐在地上吃饭。 大卫王墓 大卫王墓就在马可楼旁边, 对犹太教徒来说,大卫墓是仅次于西墙的最神圣的朝拜之地。以色列国旗上的那颗星,就是大卫之星。我认识大卫是在佛罗伦萨的市政厅广场,那里有米开朗琪罗的“大卫”的复制品。看到那座高达 5.5米的裸男巨像时,那位华人地陪又卖弄地问我们:大卫右手提着的是什么?不会是搓澡巾吧?见没一个人回答上来,他得意地说那是个“甩石带”。圣经上说大卫本是个放羊的,石子溜得很准。一天赶上以色列人和非利士交战,大卫顺手捡了五粒石子儿,冲到阵前,对方大将歌利亚根本没把他放在眼里,拿着钢刀恶狠狠地扑过来,大卫使劲一抡甩石带,石子正中歌利亚的脑门儿。歌利亚一头栽到在地动弹不得。于是非利士营中大乱,以色列人乘胜追杀……。原来以为大卫是欧洲帅哥,这才知道是犹太美男。 大卫统一了以色列, 成了第一位以色列犹太国王。《圣经旧约》把他描绘成战胜非利士人的英雄,能打仗、懂音律,还会作诗。今天扑克牌的黑桃K上,就是大卫王抚弄竖琴的形象。 在马可楼外有座铜铸的大卫王弹竖琴的雕塑,是俄罗斯送给以色列的。大卫从小就会弹竖琴,上帝让他去给被恶魔缠绕的扫罗王弹琴,扫罗一听到大卫弹奏的琴声就没事了。雕像的大卫王老了,他已经黄袍加身,头戴王冠,抚摸着竖琴,他面容悲戚,眼神迷离,难道预见到了他的饱经战火摧残的国土 ?看到了被屠杀,被劫掠,被奴役的子民悲惨的命运? ![]() ![]() 大卫王墓在一座古老的石头房子里,但这里也不是真正的大卫王墓,直至12世纪此地才开始被认为是大卫墓。 ![]() ![]() ![]() 觐见大卫王墓是要男女分开的,男右女左,男人还要带帽。 ![]() 先看到一只铜铸的九只烛台,中间的稍高一点,两边各四支。方导说这代表犹太民族的独立精神,是为了纪念12月的光明节,光明节起源一个故事:公元前164年,犹太人在击退强大的希腊人后收复圣殿,圣殿已经被糟蹋得很脏,犹太人想要点灯打扫,但只找到一小瓶橄榄油。不是什么油都能做圣殿里的灯油,要有大祭司长盖章封印的。这么点橄榄油顶多能点一两天,结果出现奇迹,灯油点亮了整整8天,这段时间正好够找到更多的橄榄油,拿去让大祭司长盖章封印。圣殿里的灯光永远明亮着。犹太人认为是上帝的帮助,昭示犹太人的独立精神不灭。从此就有了光明节。光明节的第一天晚上,先唱歌,再把中间高出来的那支烛台点着,作为引子,点燃最右边的烛台,到第二天晚上,蜡烛已经燃尽了,还是先唱歌,再把中间的“引子”点燃,再拿出两根蜡烛插在右边的烛台上,用引子点燃,这时就有三支烛台被点燃了。到了第8天,9支烛台都点燃了。犹太人把点燃的烛台放在窗台上,路人一看就知道这家是犹太人的家。 ![]() 再往里走,一个不大的门,里面一间不大的房间。房间的墙壁都是石头砌的,一只很短的棺材,上面严严实实地蒙着一块绣着花的白布,几个女人坐在里面读圣经,游客进来看一眼就得出去,否则后面的人就进不来。写游记的时候再看照片才反应过来,那间墓室是用屏风隔开的,棺材也是被屏风隔开,无论男女只能看到一半,怪不得觉得棺材很小呢。 ![]() ![]() ![]() ![]() 男士那边看到的更多一点。 ![]() ![]() ![]() 在这里经常能看到这样被四个小十字围绕着一个大十字,这是耶路撒冷天主教专用的符号,方导说代表被钉在十字架上的耶稣身上的五个伤口。 ![]() 鸡鸣堂 耶稣的12个门徒,除了犹大遗臭万年,当然都流芳后世,在世界各地的教堂里都有他们神情庄严的塑像和画像,其中最风光的是彼得和保罗,罗马天主教在梵蒂冈建造了富丽堂皇的圣彼得大教堂,圣彼得大教堂前竖立着两尊巨大的塑像,左为圣彼得,右为圣保罗。圣彼得手里攥着两把钥匙,梵蒂冈的国旗上也有两把钥匙。听地陪说那是开天堂大门的钥匙,原来上帝的门是锁着的,由圣彼得守护。看来天上的各路神仙并不接轨;希腊众神就住在奥林匹斯山上,如来佛住在西天极乐世界,好像没大门。玉皇大帝住的灵霄宝殿,不锁门,要不那孙猴子来不来就去上访。唯独这天主的门禁严密,一定要经过圣彼得方能进入,怪不得人们在他的坟墓上盖了世界最豪华的大教堂,当然不是贿赂,可见彼得首席的地位。 虽然对基督教不了解,也知道一种新宗教的诞生到发展壮大一定是历尽坎坷,一定是有一帮信仰坚定的信徒前赴后继,坚持不懈的努力才能成功。所以对耶稣和11门徒怀有敬意。 来到基督教的发源地耶路撒冷后,听方导对基督教遗址的介绍,才知道那11门徒在耶稣遇难前夜都表现出了不同程度的畏惧。犹大在橄榄园背叛耶稣后长老们就把耶稣押向大祭司长的家。此时众门徒都已消失,只有彼得远远地跟在后面。到了祭司长的庭院,在旁人的追问下他三次拒绝承认与耶稣有关,即时鸡就叫了。虽然这一切都是耶稣数小时前晚餐中的预言同时也是对彼得的交代,但此时此刻的他还是痛哭了。因为第一, 既然耶稣这个预言被证实了,那么耶稣将受难的预言也将是事实。第二,彼得在晚餐时曾声称他自己不可能“不认主”,可眼下却违背了自己的承诺。 耶稣复活后依然让他做首席,赶着主的羊群。 没有想到在锡安山东坡还有一座天主教堂的就是纪念彼得的软弱。根据耶稣对彼得的预言:今夜鸡叫以前,你要三次不认我。教堂起名“鸡鸣堂”。 教堂建在彼得否认耶稣的地方,那是大祭司该亚法的府邸, 457年在这里建起了一座拜占庭小堂,但是在1010年被穆斯林入侵者所毁。1102年十字军重建小堂,就叫鸡鸣堂,耶路撒冷陷落以后它再度沦为废墟,直到1931年才重建。屋顶的十字架上立着一只金色公鸡。 ![]() ![]() ![]() 鸡鸣堂虽然不大,但造型别致,深灰色的屋顶,墙壁是石砖垒成。中间一个大拱顶,四面外墙各有一个突出的半圆形拱顶,每个拱顶下面有一幅马赛克镶嵌壁画,描绘的是耶稣被捕和复活后传权杖于彼得的场景。钟楼不很高,墙上有镂空装饰。 ![]() ![]() 教堂的两扇门关上就是一幅完整的浮雕,耶稣在预言彼得三次背主,与屋顶上的那只金鸡相呼应,立体地再现圣经里的场景。 ![]() ![]() 教堂里色彩纷呈,无论拱顶还是墙壁都布满了昂贵的马赛克镶嵌画,可见其奢华。画面表现了耶稣遇难的全部过程。 ![]() ![]() ![]() ![]() ![]() ![]() 拱顶是用彩色玻璃装饰的十字形花窗。 ![]() 教堂里有宗教活动,很多人在听一个男人讲述,非常安静。方导提醒我们不要大声说话,打扰了别人。 ![]() 方导轻声说这里就是大祭司该亚法的家,犹大带人捉住耶稣后,先押到犹太大祭司该亚法的家里,在这里大祭司和犹太公会搜罗证据,控告耶稣。教堂是当年审问耶稣的地方,但重点是在地下。 她带着我们慢慢地安静地顺楼梯往下走,下面有个小堂,是当年该亚法家的庭院,耶稣被押解时经过这里,这里建了个小祭坛,还保留着山坡。 ![]() ![]() 方导说耶稣被捉住后在地牢里关了一夜,耶路撒冷有几处都声称是关耶稣的监牢,这里是一处。首先这里是大祭司该亚法的家,应该是靠谱的,据说耶稣被从一个洞口吊进牢里。这里有一个不大的圆洞,旁边有个图版是教堂外墙上的一幅耶稣被捆着双肩的马赛克画的缩小版,说明耶稣是从这个圆洞吊下去的。 ![]() ![]() 再下一层就是洞穴了,这些洞穴是第二圣殿时期的,当时这些洞穴经常用作酒窖,蓄水池和浴室。抬头看见圆洞,想来耶稣就关在这里了。有玻璃罩住一面岩壁,岩壁上方有两个圆洞是栓绳子的,显然那就是吊着耶稣的地方。耶稣在祭司家里,被审问,被鞭打,被羞辱,双肩还被吊起来,他被门徒出卖,除了彼得,其余的门徒都作鸟兽散,虽然彼得跟来了,被人指认是耶稣同伙时,还不敢承认,第二天就要被钉在十字架上,最后一个漫漫长夜里,耶稣会是什么心情?方导说基督徒到耶路撒冷,一定会到这里祭拜耶稣的。 ![]() ![]() ![]() 从教堂的另一个门来到院子里,这里有一组铜像,再现鸡叫前,有三个人指认彼得与耶稣是一伙的,而彼得连连否认的的情景。 ![]() 院墙上有两块浮雕,再现了耶稣与门徒去客西马尼园的路上的悲伤和耶稣被犹太人抓住后,一路上被打骂,折辱的悲惨。 ![]() ![]() 我对所有的宗教都不了解,对基督徒建鸡鸣堂抖搂彼得首席的糗事,不能理解。虽然耶稣和彼得都成为大圣人了,就在那一刻也都曾有过凡人的情感举止。是不是想告诉天下老百姓,圣贤也保不齐犯点错,咱们更是孰能无过?别跟自己较劲,也别跟别人较劲,好好活着。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