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老船工的心愿——“寻根大运河”札记·山东段9月20日

 打杂儿的 2017-06-20

9月20日

今天,我们继续在德州市做运河文化寻根之旅。上午我们参观了苏禄王墓、四女寺闸,然后我们赶到武城县,听了武城县同志对该县文化保护、挖掘情况的介绍。下午我们又驱车回转,拜访了张官寺乡小李庄村的老船工李俊民。然后,我们再驱车向南,直到晚上七点多,我们赶到了聊城市。

瞻仰苏禄王墓

  苏禄国东王墓,亦称苏禄王墓,坐落在山东省德州市德城区城北,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古苏禄王国位于菲律宾的苏禄群岛上,明永乐十五年(公元1417年)苏禄群岛上的三位国王东王巴都葛叭哈喇为首,率家眷、官员共三百四十多人的友好使团来我国进行访问。远渡重洋,经苏州、杭州沿京杭大运河至北京,受到了永乐皇帝的隆重接待。辞归途中,东王不幸染病殒殁。明永乐帝闻讯,即派官员为东王择地厚葬,谥封恭定王。东王下葬后,其长子都马含随西王、峒王等人回国继承王位,王妃葛木宁、次子温哈剌、三子安都鲁及侍从十余人则留在德州守墓3年。


  苏禄东王去世后,明朝皇帝对守墓的东王后裔非常照顾,赐田免税。1424年(永乐二十二年),明朝政府派人护送王妃葛木宁回国,由于对东王的眷恋,次年她再次返回德州,从此再未离开,与两位王子长期留居德州,直到去世。

  清代对苏禄东王的后裔仍然给予了特殊照顾。清雍正九年(1731年),当时的苏禄国王苏老丹来中国访问,途经德州时瞻拜东王墓,东王第8代孙温崇凯、安汝奇向其提出加入中国籍的请求。苏禄王苏老丹到京后立即摺奏清廷,很快得到清朝的批准,并取两位王子名字的第一个字:温、安为姓入籍中国德州。

苏禄王墓前的感慨

  应该说,苏禄王墓与其后人入籍中国都是中国与古菲律宾人民友好的力证,同时是中华文化魅力的力证。瞻仰苏禄王墓时我注意到,其墓葬与建筑均按照明代中国的规制。而墓地陵恩殿上苏禄王着明代官服画像更使苏禄王对中华文化的向往溢于言表。


  墓地南侧有御碑、石人(翁仲)、石马、石羊等,这在中国古代是高规格墓葬的标志。

  见此,我不由感叹,因为杨柳青也曾有这样的宝贝,但如今却已了无痕迹。那是杨柳青镇十六街运河南岸的张愚墓。张愚,字若斋(公元1500-1552年),明代戍边名将,官至御史中丞。其墓修建于明嘉靖三十一年(1552),明末崇祯四年(1631)重修。墓地面积为2000平方米,原有高大封土堆、牌坊、享堂、石五供、燎炉、石羊、石马、翁仲等。正因为其墓地多石人、石马,其后人在杨柳青被称为石马张家。但随着岁月的流逝,其墓地没有得到很好的保护。石人、石马等文物被毁坏、盗掘,只是偶有石人、石马出现,成为旧时杨柳青的一景,被称为石马坑。“文化大革命”时曾有农民发现坑中有石赑屃,但文物保护意识缺乏,只是想着用它搞生产,创造价值,于是把石赑屃脑袋砸下来,沤了白灰。可见,对文化的无知导致对文化价值的无视,而急功近利则是破坏文化的元凶。

同是明代墓葬,看着保护完好的苏禄王墓,想起踪影全无的杨柳青张愚墓,怎能不让人感叹?!

状元之乡爱文化

德州市武城县可谓文化深厚,中国唐代开科举后的第一个状元孙伏伽就是武城人。或许是被他激励,亦或是武城确实风水宝地,此后两千多年,武城出了文、武共十六个状元。于是,武城有了状元之乡的美名。


在我们的行程中本来没有到武城的计划,而座谈中武城县文广新局副局长陈雪梅的介绍使我们感到文化寻根之行绝对不能错过这样的地方。于是,今天我们来到了武城。

来到武城县文化馆大厅,我们就被震撼了。大厅中陈列的书籍交相杂错,琳琅满目。原来这里都是各地学者作家写武城,以及武城本地作家和文史爱好者写武城的作品。据介绍,这还不是全部,只是陈列的一部分。

大厅后面是文化馆的放映厅。在那里,我们观看了反映武城文化保护发掘工作的纪录片。运河号子、抬花杠等每一项非物质文化遗产都让武城的文化工作者走村串乡,跑遍了武城的每一个角落。而记录、整理、研究工作往往一干就是数年。看着武城人做田野工作,学唱运河号子的镜头,我想,只有真正重视文化的人才会如何去做文化的保护与挖掘工作啊!

据介绍,武城的群众文化工作如今也开展得红红火火,县文联之下,摄影协会、戏曲协会、书画学会等都各有成就。近年,县里更是与有关部门合作拍摄了电视剧《民为邦本》、《使命》,电影《佛光寺传奇》等影视作品。望着一张张影视海报,真不敢相信这些产生自一个小县城。

我对陈局长说,你们不愧是状元之乡,看到这些文化产品我就知道对文化的重视已经渗透到武城人的血液里了,难怪你们这里出状元!

 

老船工心愿得偿

  下午我们到张官寺乡小李庄村拜访一位79岁老船工李俊民。希望听他说说他年轻时经历的运河轶事。


  李俊民告诉我们,他生于1933年,从15岁就开始在运河上跑船了,在运河上干了16年,北边到过子牙河,最南到过河南浚县。后来他参加了青岛海运公司,成为了一名海员。如今回忆起运河上的生活,李俊民仍记忆犹新。他说,船工的生活是“白天和兔子赛跑,晚上和王八作伴”。船主为让船工好好干活别惹事,轻易不让船工下船。他年轻时曾多次到过杨柳青,听说过杨柳青街市如何繁华热闹,年画如何有名,但从没能下船到杨柳青转转,没能买一幅年画捎给家人,这是他的一大遗憾。



  采访团告诉他,我们就是来自他昔日曾经到过的杨柳青,并送上杨柳青年画“健康长寿”,祝愿他长命百岁。李俊民接过年画,高兴地合不上嘴,因为多年的心愿,今天终于得偿了。

  2012年9月21日凌晨

  写于山东聊城良友商务大酒店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