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漫话武城运河

 老何家的 2012-04-10
 漫话武城运河(上)

    武城人对大运河一往情深。我们习惯把运河称为母亲,而自诩运河儿女。千百年来,武城人依河而居,受河水哺育,赖运河以存,在运河母亲温暖的怀抱里,生产生活,繁衍生息,创造了无尽的财富和灿烂的文化,演绎出许许多多的动人故事。
    沿河走走,为运河写点东西,想法由来已久。借今年 “五一”和端午两个短假的闲暇,约好友四五,骑车上堤,自四女寺溯流而行,做卫运河武城段采风。一路行来,感慨颇多。古镇古村,引人遐思,故物遗迹,发人远想,所见所闻,难以详述细话。拙笔无着,仅能古迹浅考,今事简描,以不负乡人之望。

                                  人杰地灵四女寺

    四女寺是个很有名的千年古镇,位于武城县东北部的卫运河南岸。历史上四女寺曾长期隶属恩县,1965年始划归武城至今。我们的 “沿河行”活动就从这里开始。
    四女寺村名的由来,缘自二千多年前那个美丽的故事。 《虞初新志》中 “山东四女祠记”有载:
    汉景帝时,地有傅姓长者,好善,年五十,无子,生四女,皆明慧知礼。寿日觞父,父曰 “吾五十无子,奚寿为?”四女愀然曰 “父期于子者,为终养计也。儿即女,亦可代子职养父母,父母其勿忧。”明日,俱改男子装,四女共誓不嫁,以侍其亲。
    庭前古柏树,叶生龙爪,树身生鳞,金色灿然。乡里咸骇异,以为孝感所致。如是者三十年。一日,天神鼓乐降于庭,树化为龙,载翁媪及女上升而去。里人感之,遂建为祠。
    村名傅家庄亦由此改称四女寺。之后兴起的四女寺古庙会,香火极盛,朝拜者众,自西汉至民国二千余年从未中断。
    唐贞元年间,四女寺(当时称贝州青阳)人宋廷芬,生有五女,长若莘,次若昭、若伦、若宪、若荀,个个聪慧,善属文,勤学,有志,俱德才,经李抱真举荐,被唐德宗召试,悉留宫中,帝赏其才德不以妾侍命之,呼学士。特别是长女莘,著有《女论语》十篇,曾于宫中总领秘禁图籍,卒后赠河内郡君。次女昭,历德、宪、穆、敬四朝,帝妃与诸王皆待以师礼,呼先生,宝历初(825年)卒,赠梁国夫人。
    四女寺历代人物辈出,世家文化昌盛。郭氏家族明代有都御使郭麟、郭镗,皆名重一时,清代有红学家郭仲德著《郭批红楼梦》传世,我国铁道部前负责人郭鲁也是该族后世重要人物。
    历史上的四女寺不仅文华灿烂,而且武风强盛。村前高鸡泊历来为豪杰聚义之地,隋末农民起义更是前后相继多年。著名的义和团运动,也曾在四女寺留下深深烙印。四女寺人参加义和团人数之多,运动之广,烧教堂杀洋人之猛烈,为当时四乡之最。后来慈禧太后翻云覆雨,对义和团由靖绥改为剿灭,四女寺人入京闹义和团被朝廷砍头者就有二十多人,还有一村被山东巡抚下令南迁八里,入乱泽大泊深处垦荒思过。抗日战争初期,鲁北抗日义勇军英雄宋景周即是四女寺人。他在保卫四女寺的战斗中,率部与数倍之日伪军血战,最后壮烈殉国,谱写下一曲运河儿女不畏强暴誓保家园的英雄赞歌。
    四女寺的人杰缘自地灵,缘自河川形胜的灵运。
    四女寺背倚运河,面朝大野,宋元以降,就因运河这条通往燕京黄金水道的原因,而呈现 “千乘旌旗分羽卫,九河春色护楼船”的繁盛景象。自明代始,恩城一直在四女寺设置 “左衙”,即县令驻节县城,县丞分驻四女寺,并在此另设一位主薄,以处理卫运河码头上的钱粮财赋事宜。七百年来,已成通例。恩县遂成为中国绝无仅有的 “一县两治”处所。四女寺背依的运河,正处于一脉九流的分水岭,五百里故渎的萦结处。卫运河滚滚西来,在此一分为三。南侧一条古鬲津河,乃 “禹疏九河”之一,其史可追溯到远古时代。此河原名 “减河”,1971年扩大展宽后又名为 “漳卫新河”。此是卫运河主要泄洪通道,蜿蜒东去,自无棣入海。中间一河从古鬲津河道堤隔而出,名 “岔河”,东入德州市区后,河滩近年建成 “锦绣川公园”,是德州人游玩休闲的好去处。西北一股连通南运河,有水闸船闸,经沧津入京城通州。四女寺大闸气势宏大,雄伟壮观,是国家重要水利枢纽工程,也是市内著名旅游景点。立足闸桥,极目四望,大河秀川之形胜尽在眼前,使人产生不尽的遐思奇想。四女寺所面朝的大野,是苍茫渺远的故渎大泊,曾是好汉啸聚、英雄举义的所在。每临观之,必使人顿发怀古之幽思,令人神飘意远。四女寺东有牛角峪、陈公堤,皆古之遗迹,是四女寺灵秀风水之一角。古恩县八大自然景观中,四女寺就有运河帆影、贝野长堤、槐荫清风,八分风光占其三。
    沿运河大堤西行,出四女寺六里便到吕庄子村,这是我市著名作家、学者刘金忠先生的家乡,也是小说《故渎》里那个小龙泉村。村前一处隆起的高台,即书中主人公宋景周晨起习武处。再沿河西行,便见堤下村庄多以屯名,头屯、五屯、二屯等等,直到第十(屯)。据说,运河对岸的河北省地界内也是屯屯相连,可见这里曾是古时屯垦之地。遥想我们的先人们,依河而居,为应付频繁的北方战事不得不亦农亦兵,平时屯垦习武,战时千里赴难。当他们辞别家乡亲人,执戈登舟之际,是不是也有 “风萧萧兮 ‘运水’寒,壮士一去不复还”的悲壮情怀呢?一串古老的村名,给后人留下了一段永远难忘的历史。

                         恩县洼滞洪区与西郑庄进洪闸

    恩县洼滞洪区位于武城县北、东部,南至318省道(恩武路),东到陈公堤,北达卫运河,西部从吉位到西王屯到漳南镇到西郑庄,以海拔24.82米等高线为界,总面积301平方公里(原为325平方公里,后被武城县城占去24平方公里),设计蓄水量7亿立方米。恩县洼滞洪区是卫运河的宝葫芦,当卫运河水位超限,津浦铁路及天津市区受到洪水威胁之时,用此滞洪区分洪蓄水确保安全。解放后,该滞洪区被国家启用三次。1954年,第一次滞洪1.4亿立方米;1955年,第二次滞洪 1.7亿立方米;1963年,秋季大雨连日,河水暴涨,水与堤平,万分危急,国家下令在四女寺村西炸堤泄洪,滞洪6.8亿立方米,近于满容,大洼之内一片汪洋,火轮船可随意往来行驶。
    恩县洼自古就是常年积水河汊交错芦苇丛生之处,利于蔽兵,豪强出没,史称 “高鸡泊”。隋末农民起义领袖窦建德在此聚义,刘黑闼再举义旗,历史上涌现出不少英雄人物。高鸡泊苍茫旷远,景象不凡。康熙本 《虞初新志》 “皇华纪闻”中载:
    高鸡泊,在恩州西北四十五里,春秋之际,清晨辄现城郭人物,林木郁葱,日出乃不见。自唐宋以降,屡见不鲜矣!
    如今的恩县洼滞洪区,在国家的关心和武城人民的努力下,防洪避水安全撤离体系完备,道路桥梁避水台建设齐全,人民生产生活水平大大提高,区内148个村庄都已走上小康之路。
    总结历次滞洪坏堤的教训,水利部门开始考虑修一座泄洪闸。
    1967年在恩县滞洪区西北端的西郑庄附近,破堤建闸,1968年闸成,并于闸外两侧配套建设了长达13公里的导流堤,束洪堤间,不至乱溢,控制进闸洪水直入大洼腹地。
    西郑庄进洪闸有11个孔道,设计进洪流量1200立方米/秒,导流水道宽近百米,导流堤高2米左右。站在进洪大闸之上,眺望浑茫苍远的滞洪大洼, “96.8”武城人民团结抗洪的场景又现眼前。1996年8月卫运河大流量泄洪,河圈之内洪水已漫上半堤,闸内水深十几米。由于水深压大,西郑庄进洪闸底部突然窜水进洪,水柱一喷老高,情况十分危急,武城县干部群众闻讯赶来,奋力抢险,十几台推土机、轧路机,几百名民工挑灯夜战,经两昼夜抢筑,终于在闸外围起一道阻水堤堰,控制住了渗漏险情,确保了卫运河的安全行洪。

                              英雄故里漳南镇

    在武城县的西北部,卫运河东岸有两个山东名镇,玻璃钢之乡——山东省武城县滕庄镇、鲁权屯镇,而与之相近的卫运河西岸,是河北省故城县县城。这“一城两镇”正好形成“T”型布局, “一”的西端是故城县城,东端是滕庄镇, “1”的南端是鲁权屯镇,而 “T”字横竖相交处就是漳南镇村。
    漳南镇村隶属山东省武城县鲁权屯镇管辖,是古漳南县遗址。据文献载: “隋开皇十八年,改东阳为漳南县。”漳南镇的出名,不仅在于曾是古县治遗址,而在于历史上此处曾发生过著名的农民起义。推翻隋朝的三大农民起义主力之一的窦建德起义,就在此发祥。《旧唐书·窦建德传》开篇有言“窦建德,漳南人也。”
    公元573年(隋建德二年),窦建德出生在贝州漳南 (今山东武城漳南镇村)。他少时聪颖过人,长大崇文尚武。公元604年7月(隋仁寿四年)由于不堪忍受隋炀帝的腐败统治,与同乡好友孙安祖决定揭竿起义,“建功于世”。他们首先召集乡亲数百,在漳南树起义旗,后又转移到芦苇丛生可以蔽兵的高鸡泊内。公元616年(隋大业十二年),窦建德率七千精兵,击溃隋兵郭徇部数万人马,于是声名大震。后,窦建德率起义军走出高鸡泊转战山东河北一带,并于公元618(隋大业十四年)3月斩杀宇文化及父子后,正式成为 “夏王”。公元621年 (唐武德四年)窦建德率兵弛援被困洛阳的王世充部,误入 “牛口峪”,被唐王李世民生擒,并于次年在长安被杀,时年49岁。
    窦建德兵败被杀后,他的同乡部将,漳南人刘黑闼秘密潜回家乡,重整队伍,再举义旗,在漳南镇又进行第二次起义,半年时间便占据了窦建德的旧地。唐武德五年,自封为汉东王,年号天造,建都洺州。唐朝曾先后派齐王李元吉、太子李建成,引兵攻打刘黑闼。刘黑闼率漳南子弟兵据险以抗,给唐军重创。唐名将罗士信、李元通皆战死漳南。公元623年(唐武德六年)由于叛徒诸葛德威谋反,刘黑闼被杀。
    由漳南人发起的隋末唐初漳南农民起义,以窦建德为中盛,前有高世达发难,后有刘黑闼接续,流波余响延续几十年,给封建统治以沉重打击,表现了漳南人威武不屈的勇敢精神。
    古老的漳南镇因英雄辈出人文丰茂而留下了许多故物遗迹。城近曾存一高埠,是窦建德、刘黑闼为发布命令、指挥战斗而设置。后人谓之点将台。因此台隆高,四野平坦,周围环水,《武城县志》曰: “每晚朔夜,登台远眺,朗如月夜”,故有 “漳南月夜”之称。漳南左近有罗士信墓和罗士信淤泥河陷马坠枪处等缅古遗迹。明代,又于城南建有漳南书院,传道授徒以正教化,使英雄芳名与故乡古迹共传后世。清光绪二十年恩县教谕杨估廷,曾对漳南(镇)写过三首诗,《漳南怀古》、 《罗士信墓怀古》、《漳南书院》。历代文人墨客凡过武城者,多有对漳南的诗颂歌唱。
    如今的漳南镇,是著名的玻璃钢之乡。全村1744口人,417户,仅工商业务人员就有近300名,百万资产以上的企业21家。全市第一个上市融资的民营企业——中南集团,就诞生在漳南镇,并由此走出武城,走向世界。

 
 漫话武城运河(下)

                                      古老的甲马营

    古老的大运河,千里滔滔,蜿蜒曲折。运河大堤如影随形,呼左应右。莽莽大堤自西南逶迤而来,到武城甲马营处,忽内束弧凹,堤河并在一起,大堤呈现“∩”椅子圈型。河岸即是堤,堤角便是河,河与堤亲密无间,成就了千里大运河上这个著名的码头、商埠、集镇。
    甲马营就坐落在这个 “∩”型椅子圈里。史载,一千多年前,便有此村,当时何名,无从考究。相传,宋太祖赵匡胤陈桥兵变黄袍加身,为统一天下而东征西杀。当年赵皇上曾率兵经过此地,并在这里下马巡营。回朝后此地便更名 “下马营”,后人们演绎成现在的甲马营。清嘉庆年间的《武城县志》上,亦有此载。明弘治进士、南京户部尚书李廷相,路过甲马营时曾写下《过甲马营有感》,曰:“甲马营中秋气高,赵家南渡火光销。桓曹只解窥神器,天子元来自有谣”。
    坐落在大运河怀抱中的甲马营,是块风水宝地。近水易灌,农收粮丰;傍河便运,商货通达。漕船、官舫、兵舰、渔舟,往来河中;古渡、码头、驿站、货场,沿岸排列;涛声、帆影、船号、汽笛,悦人耳目。古街深巷,店铺林立,匾牌满道,幌旗蔽空。檐下搭凉棚的,大凡茶座小吃,夏可卖凉粉,冬可炸油条,农夫小贩道饥打尖处;瓦屋前出一小厦的,多为卖使卖用的坐商,春也有耕耘之具,秋也有贮米之器,百姓人家日用百货全;明堂大屋起楼阁的,有酒肆红院,有豪族大户,也有官府衙门。甲马营鲜活在运河岸边,天天人来车往,日日熙攘如市,一年倒有三季繁忙,水陆码头聚散财货,易买易卖,利多税广,历来为朝廷瞩目,明清两代皆建有水驿,并置漕运衙门和巡司于此。
    甲马营古村落宅高街低,土木房屋,典型的沿河民居。其布局多为同姓同族集居一处,例如居村南高埠者多为董姓,俗称“南新庄”。 “一六”甲马营大集历史久远,运河两岸十里八乡同赶此集。甲马营村内街巷皆售杂货,村西大场院既是牲口市,又是年集上的爆竹市,异常火爆热闹。多少年来,甲马营设乡设镇,管辖着运河两岸几十个村庄,河东河西本为一家,百姓间联姻结亲的很多。两岸之间的往来走动,全凭运河上一条渡船,走亲访友赶集上店靠它,种禾收禾过车过人也靠它(原来两岸插花地甚多),千年古渡连接着两岸友好亲情,也见证了甲马营的昔日辉煌。
    三面环堤坐在“椅子圈”中的甲马营,背依大运河,面朝沙河滩。沙河滩百里故渎历经沧桑,老村古遗风物繁华。左近有 “浮云寺”等名胜,有 “龙湾春晓”之佳景,有 “黄腊口”之要隘,有 “大松树”之龙象,有 “老鼋坑”之神秘。还有,甲马营村南一箭之地的公社大院,内有大戏台、大礼堂,有南大门还有西大门,西门之外的 “杨家坟”,传说中谁家过红白喜事可烧纸求来桌椅板凳使用,村人们屡试有验。这些,都使古老的甲马营人文内涵更为丰厚,风物景致令人神往。
    公元1964年11月,国家调整地方行政区划,将甲马营公社运河以西村庄划入河北省故城县。1971年,武城县在运河大堤上(甲马营村北近河处)修建了甲马营电灌站,向东输水直达“六五河”。1973年,卫运河大堤展宽,甲马营段大堤南移1.5公里,“椅子圈”不复存在,甲马营村也迁至公社大院以南。空旷的河圈之内仅剩下高台孤立的电灌站,还坚守着甲马营的历史阵地。
    甲马营千年沧桑,历经巨变,因运河断流而水波不兴,因村迁位移而古貌荡然,周围许多故物遗迹也随岁月流失而消亡湮没,如今只有西南2公里处的 “徐庄大松树”还伟然伫立。 “大松树”为明代古物,虽历经几百年风雨磨击,人毁火灼而枝叶半秃,但其龙形蛇纹依然,升飞之象未变。枝聚龙蛇群舞,体呈腾空之姿的“大松树”,预示着古老甲马营更加繁盛的明天。

                                     屯围村拱老武城

    老武城(即老城镇)是原武城县治所在。武城立县可追溯到春秋时期,属晋东鄙地,战国时属赵地,为东武城,当时城址并不在老城镇,而是今河北省故城县饶阳店镇南部。从近年发现的武城遗址来看,宋时始立武城县治于今老城镇,其址南北长约1140米,东西宽约800米,位于老城镇东关村西运河内。据《嘉靖武城县志》载:宋朝大观年间运河西决,将县治 (武城县)由距老城五公里许之河西祖杨移至河东岸 (即此遗址,见《中国历史地区集》宋区域图),县治在此八百六十余年,至1958年运河初次展宽,将原西关迁至东关村东。1973年卫运河再次展宽,又将原城址辟为河道,武城县治东迁20公里至旧城(贝州遗址)西北重建新县城。
    明清以来,老武城是临清以下卫运河上的最重要码头和货物集散地。当时,漕运兴盛,船行如梭,老武城水环河抱,商贾云集,是江北沿河重镇之一。武城县治在河东,而城跨两岸,西岸称河西街,戏院子、澡堂子等娱乐服务设施多在河西。武城县在运河上建桥较早,见于文字记载的宋时便有。1958年由国家投资建设武城运河大桥,用的是苏联图纸,钢筋混凝土大桥之上带一弧拱,县人俗称 “桥拱子”。桥成,始名 “焕光桥”,民称 “武城大桥”。2007年,又于老桥北1.5公里处开工兴建武城运河新桥,总投资5000万元,有望2008年内通车。
    老武城作为武城古县治所在,人文内涵丰厚,名士掌故颇多。春秋时,子游为武城宰,兴学重教,礼乐化民,受圣人褒赞后世颂扬。明正德进士初选翰林庶吉士、曾授北京祭酒礼部吏部侍郎王道,武城河西街冯王庄(今属河北省故城县建国镇)人,被御封为 “文圣人”,卒谥文定。民国先驱、英雄志士王金铭,老城镇东屯村人,亲自发动并领导了推翻封建统治的 “滦州起义”,1912年1月3日成立 “北方革命军政府”,自任军政府大都督(冯玉祥任参谋长)。1928年夏季,国民革命军第二集团军三军第十九师师长吉鸿昌率军从左路(临清)进驻武城,一月驻军期间,官兵一致,军纪严明,弘扬正气,爱民重教,给武城人民留下深刻印象。他题写的 “睡狮猛醒”四字,被刻印在石狮背上,一直保留至今。
    沿河的老武城有 “一城两翼”之说,北翼祝官屯,南翼南大屯。老城北3公里处,卫运河东岸有一村庄——祝官屯,它有三大奇观。一是村大人口多,18个生产小队,近5000人口,是武城县第一大村,七八十岁的同村老人互不相识的很多。二是村西运河上建有一座大闸,是县内惟一的水闸船闸综合一体的水利枢纽工程。三是村北田间,运河大堤脚下有座 “姑嫂坟”,几百年来传颂着一个离奇曲折的故事。明万历年间,祝官屯村有个叫孙淑姬的少妇,在丈夫被抓丁战死在外后,为侍奉公婆矢志不再议嫁。二老下世后,其小姑媛媛为陪伴寡嫂,也矢志终身不嫁,姑嫂相依为命,艰难度日。某夜,姑嫂为反抗入室歹徒的强暴,一个拼死,一个自尽。乡亲们含泪把这一双贞烈女子合葬一处,并植松立碑。现 “姑嫂坟”前,松树上红绸遍挂,刻 “烈女之墓”、 “万古流芳”等字样的新旧石碑有三十二块之多。
    南大屯位于老武城南2公里卫运河东岸,因村大人多又居城南,故得此名。南大屯是我国武术界奇葩 “戊子门”的发源地。明清两朝,漕帮霸运,黑恶势力沿河抢掠,祸害百姓,南大屯等沿河村庄屡遭其劫。清雍正年间,南大屯人孙宏如始创戊子门,收徒建会,传戊子拳、黑虎枪。戊子门人先与漕帮争斗,救民于难,后又北上西进,在京开镖局,在晋办武馆,黑虎枪威镇京津中原,故南大屯又称 “黑虎大屯”。南大屯还有一项闻名运河两岸的民间艺术——花杠舞。花杠制作精细,色彩艳丽,两人一抬,舞时踏着铿锵鼓点,变化着多种轻快的舞步,手握红绸,边扭边颤边前进,是逢年过节、重大庆典活动时必不可少的表演项目。

                                    “百河之源”吕洼闸

    吕洼闸位于武城县杨庄乡吕洼村西北,是一座穿堤引水闸。此闸是武城县引用运河水的惟一通道,是境内所有沟河的来水头口,有百河之源群龙之首之称。武城县在此建闸引运,用心良苦。此地位于武城县最西南端,闸南1公里左右便入夏津地界,这里是卫运河武城段的最上游,且建闸处距河道不足百米,能 “喝”运水第一口。再就是武城地势呈西南高东北低,民间有 “十里差一牛”的说法,吕洼村海拔在36米左右,而恩北大洼底部的卜官屯村附近则降至海拔20.8米。所以吕洼闸引运河水不但可自流入境,而且能随意流淌到境内任何一条沟河中。正因有了吕洼闸,武城县才形成了完整、科学、高效的水系。
    1957年冬、1958年春,武城县调集全县劳力先在闸位堤外配套河道,平地开挖 “旧城河”。1958年在吕洼村西北已测定的位置破堤建闸。当时所建是六孔半圆形涵洞配闸。1970年,在原闸以北50米处,建设现在这座三孔方形闸。为使新闸更好地发挥作用,武城县又提前在建闸前调集劳力拓展 “旧城河”。1982年在穿堤闸西80米处的河道边,又建了一座二孔防淤闸。现在人们看到的是1970年建成的穿堤闸和1982年建成的防淤闸,1958年所建的老的半圆形穿堤闸早已不存,现场仅可见到引水道的些许痕迹。
    与吕洼闸相接的旧城河,自吕洼村北蜿蜓而东,而北,至李家户石官屯西南一分为二。向东一股顺旧城河而去,在肖邢王庄村西入“六五河”,转而向北直奔牛角峪;向北一股,经沙河沟、三孔闸到小李庄而东折,于王珩村又分为东、北两河,向东是利民河,向北形成利民河北支,由国庄一直向东,直达牛角峪。武城县境内其它纵横河流,如利民河南支、赵庄沟、“六六河”等,皆其支脉,无不由此而成。
    闸村吕洼位于武城县西南端,处两省三县交界之地,人口1400,多数务农,以植棉为主,也有搞焊条、开棉厂的工商户。村内早在晚清时便有一天主教堂,文革时被毁,现存这座是近年所建。村有教众近300名。村人团结合睦,其乐融融。由吕洼沿堤向北,便是姜圈、梁院,有名的菜牧之村,韭畦遍布河圈,鸡棚建满堤侧。沿河村庄皆得大运河风水灵气,人民生活有滋有味,丰富多彩。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