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一图一病丨肝脏婴儿型血管内皮瘤

 花间寻觅爱 2017-06-23

婴儿型血管内皮瘤

Infantile Hemangioendothelioma(IHE)



  • 局灶性 (focal)

X线:全身水肿,心脏增大;

MR增强:动脉期病变外周叶状强化;延迟期呈向心性填充,中心仍可见无强化区。


  • 多发性(multifocal)

冠状T2WI:肝脏体积稍大,内见多发小类圆形高信号结节灶;

CT增强:病灶明显均匀强化。


  • 弥漫性(diffuse)

US:肝脏稍大,肝内多发肿物;

CT增强:动脉期示病灶明显外周强化,延迟期呈向心性强化,但未完全填充。


(内容来自Radiographics)



肝脏婴儿型血管内皮瘤

婴儿肝脏血管肿瘤中最常见的类型,是良性肿瘤,常合并皮肤,脑,消化道及其它器官血管畸形。通常患儿血AFP增高,与肝母细胞瘤难以鉴别。因肿瘤造成的合并症,如充血性心衰、Kasabach-Merrit 现象等,临床病死率可在70~90%。

发病早,多在生后6个月以内,男孩多发,Samuel等报告一组患儿年龄小于3个月者占88%,产前诊断占44%。病因似与母亲口服避孕药有关。病变常见于肝右叶,较大的肿瘤直径可达10cm以上。多个研究报告保守观察(等待肿瘤自发退化)的自愈率为12%~40%,积极治疗如用皮质激素、手术切除等,治愈率可达70%。

临床表现:

大部分患儿没有特异性的临床表现。

伴有肿瘤内部动静脉瘘的患儿(肝动脉-肝静脉瘘或肝动脉-门静脉瘘),可产生充血性心衰,病死率高达90%。

部分患儿还伴有Kasabach-Merrit现象。由Kasabach 和Merrit 在1940 年报告1例毛细血管瘤合并严重紫癜:由于血小板浓集于血管瘤内,循环中血小板减少,出凝血时间延长,纤维蛋白原、凝血Ⅴ因子和Ⅷ因子减少,纤维蛋白降解产物增多,甚至弥漫性血管内凝血(DIC)

其它并发症如梗阻型黄疸贫血,瘤内出血破裂,呼吸衰竭等,不积极治疗的话70%的死亡发生于6个月内。

影像学检查:

(1)B 超:可显示为肝脏实性低回声病灶,有时肿瘤内可及一根粗大血管,伴有动静脉瘘:肝动脉-肝静脉或肝动脉-门静脉。

(2)CT:平扫表现为肝脏均匀或不均匀圆形低密度灶,可以伴有不规则钙化;增强CT显示早期肿瘤周围密度急剧上升,伴整个瘤体不规则强化;由边缘强化向中心充填。小肿瘤延时扫描见全部强化,巨大肿瘤坏死出血区无增强。而肝母细胞瘤CT平扫钙化少见,增强扫描肿瘤表现为肝内低密度影。多发病灶需要与神经母细胞瘤肝转移(Ⅳs期)相鉴别。

(3)MRI:肿瘤在T2WI上呈高信号。

肿瘤经皮诊断性穿刺有引起大出血的危险,属禁忌。

病理:分为两种组织亚型。

(1)Ⅰ型:最常见,肿瘤组织由大小不等的血管构成,管腔内壁可见肿胀增生的血管内皮细胞,有粘液基质和胆小管成分,核分裂相少见。

(2)Ⅱ型:少见,主要表现血管内皮细胞明显增生,不形成管腔或管腔结构不清楚,部分可形成乳头样结构,无散在胆小管成分。有的则表现为Ⅰ型和Ⅱ型血管内皮瘤混杂存在。

肿瘤通常呈色暗红或暗蓝色,稍硬;剖面灰红色,有大小不等的囊或裂隙。光镜下见肿瘤由大小不等的血管构成,管腔内壁可见肿胀增生的血管内皮细胞,核分裂相少见。

治疗:

(1)肿瘤无症状者,可给予保守观察,待其自然消退。von-Schw einitz 等报告7例年龄3个月以下患儿,肝脏Ⅰ型血管内皮细胞瘤6个月至3年自动消退,临床表现为肝体积缩小,体征逐渐消失和肿瘤进行性钙化。也可用保守疗法:年龄小于2个月,泼尼松1~2mg/(kg·d)或辅以a-干扰素1~3m U/(m2·d)。有报告示单用泼尼松,1~2周显效,最长需用5个月。

(2)肿瘤有症状者,给予强心,利尿,对症处理,同时给予泼尼松、a-干扰素等治疗,必要时行手术切除。肿瘤较大无法行手术切除的患儿,可以行肝动脉栓塞,肝移植治疗。亦有对多发病灶及有并发症者用长春新碱和环磷酰胺,放射治疗和选择性肝动脉结扎等。手术切除效果好于肝动脉结扎、栓塞和肝移植。年龄大者,局灶性血管肉瘤发生的可能性大,应早期手术。





感谢大家对熊猫的关注和支持!

你的阅读就是知识存在的意义!

你的经验就是医者仁心的基石!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