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两个故事告诉你,培养高情商孩子的秘诀居然这么简单!

 长沙7喜 2017-06-23

培养一个高情商的孩子,需要父母“少介入”孩子的行为,除非是孩子的行为,可能会伤害自己或是伤害他人。


当孩子和同伴交往时,父母可以在旁边安静地陪伴。这样,孩子就不会被情绪困扰和影响,才能更好发展自己的社会化功能。社会化功能好的孩子,往往都是高情商的孩子。

最近有个叫《妈妈是超人》的综艺节目,其中,明星妈妈胡可的教育方式引发了大家的关注。

 

节目中有一幕,胡可的两个孩子,安吉、小鱼儿坐在后座车上互抢玩具。结果哥哥把弟弟弄哭了。

 

但是,胡可喝着咖啡淡定的开着车,等待着兄弟俩自行解决问题。没多久,两兄弟已经忘记了刚刚矛盾,和好如初,并愉快地飙歌起来。

胡可曾经在接受采访时表示:


“谁说老大就要让着老二?在可以保护他们不受原则性伤害的情况下,尽量让他们去想这个事情是对还是错,是好还是坏,让他们自己去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大人越干涉,他们的关系会越激烈,大人给他们足够的空间,他们一定会找到他们之间相处的平衡点。”


幼儿园里的故事

这让我想起了,一位幼儿园老师的工作分享。

这位老师说,在幼儿园的操场上,秋千和滑梯是孩子们最喜欢去的地方。

 

滑梯产生的争执少,每个人滑下去再从后面的楼梯上来继续可以玩,但是秋千可就和玩滑梯不一样了。一群孩子跑到秋千底下,都想抢着去玩荡秋千。怎么办呢?

 

其中一个孩子说:抢来抢去,大家都玩不了,我们要按顺序来。我先来的,所以得我先玩。

 

不错,懂得提出规则,还知道为自己争取利益。

 

但是,其他孩子不服气了。

 “我先来的。”

“不是,是我先来的。”

“是我先看到的。”

….

 先来后到都各有自己的标准,看来,问题还是存在。

 

这时候,另外一个孩子说话了:那我们比比身高怎么样,高的先玩。

 

这位老师说,当时看了下,觉得这个孩子也好聪明,他差不多是那最高的。但其他几个孩子们似乎对这个提议没有什么异议,因为这个规则,能够让大家都有个参照的标准。

 

这时候,一个女孩说话了:我们俩差不多高,怎么办?

 

规则有小漏洞。但是难不倒孩子们,“你们猜拳吧!”有孩子说道。

 

“那玩多久呢?”又有一个问题出现了。

 

孩子们继续在讨论。最后,他们达成了一个协议,就是每人荡几个秋千,旁边还有伙伴在计数。

 

全程老师只是在旁边,安静的陪伴,没有情绪,也没有干涉。

这位老师还说,在他们幼儿园,老师很少会直接告诉孩子问题的答案。因为他们发现,很多时候,孩子们能够自己去协商,去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

 

而现实生活中,我们看到的是,孩子还没有起冲突,成年人之间可能就已经开始焦虑了。


经典漫画里的故事

在德国漫画家卜劳恩的名作《父与子》中,有组经典的《孩子吵架大人闹》画面。

漫画里,儿子和小伙伴打架后,儿子哭着找老爸诉苦,爸爸拉着儿子和对方家长理论。两位父亲越吵越火,最后打了起来,两个孩子在一旁观战。而当爸爸们战况激烈时,两个小朋友已经和好如初,在一起玩游戏了。

这组漫画给了我们一个问题:

孩子究竟需要我们帮助解决的是什么?

明星妈妈胡可淡定的开着车什么也没有做,为什么兄弟俩的矛盾就不见了?

 

幼儿园老师看着在秋千旁抢来抢去的孩子们,什么也没做,为什么孩子们自己就找到了解决方案?

两个人的沟通70%是情绪,30%是内容,如果沟通情绪不对,那内容就会给扭曲了,所以沟通内容之前,情绪层面一定要梳理好,不然误会只会越来越深。

   ——漫画家几米


高情商的孩子,

都有父母情绪稳定的陪伴

孩子,常常容易受到成年人的情绪影响。

 

我们经常可以看到这样的画面:

当孩子摔倒了,旁边的成年人一惊一乍的发出惊叫声,“哎呦”、“啊”。孩子也许只是一下没走稳摔倒,原本并不觉得疼痛,但是受到了成年人的这种影响和暗示,然后就哇哇大哭起来,甚至会以为发生了什么严重的、可怕的事情。

 

如果此时,旁边的父母只是微微笑的问孩子,“摔疼了吗?”。孩子看到父母稳稳的在旁边,他也会感到安全。孩子无论是否摔疼,他都会知道,只是摔了一跤,疼就疼,不疼就不疼,也就不会被恐惧的情绪困扰。

 

明星妈妈胡可在两个小朋友面前的态度是淡然的,幼儿园老师在孩子们面前也是没有情绪的。

作为父母的你,该怎么做?

  • 当孩子和同伴交往时,我们可以在旁边安静的陪伴。

  • 对于孩子之间的冲突,不用太紧张或者计较得失,让孩子们自己去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

  • 除非是孩子的行为,可能会伤害自己或是伤害他人,我们才需要介入。

  • 另外,如果父母对孩子的行为觉得有必要介入的话,也尽量不要直接对孩子生气或者处罚孩子,而是需要先倾听孩子的情绪和想法。

我们常说有的孩子情商高,特别容易融入群体,也特别有自己的主见。


因为他们知道如何面对情绪的困扰,并于情绪之外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案。


当孩子不被情绪困扰和影响的时候,他才能更好的发展自己的社会化功能。社会化功能好的孩子,往往都是高情商的孩子。

 

高情商的孩子,

正是源自父母情绪稳定的陪伴。


做个情绪稳定的父母


欢迎在下方评论留言

分享你和孩子之间的故事


(来源:首都教育)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