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讲《诗经》——现实主义诗歌之源

 亭泉 2017-06-24

《诗经》的渊源

“六经”包括“五经”和《乐经》,《乐经》失传(好惨),现在只有“五经”了,与“四书”并称“四书五经”。

《诗经》是“五经”之一,类似于当下通俗歌曲的歌词。方便的阅读方式,是从音乐的角度进入。

《诗经》产生的时间,是从西周到春秋中叶,大约500年左右,描述了当年诸侯各国(多元政治背景)的文化和生活。

讲《诗经》——现实主义诗歌之源

“诗经”存世3500多首,后收录入《诗经》一书的311篇,所以,《诗经》也叫《诗三百》。其中6首是纯音乐(笙篇),“诗”305篇。《诗经》到汉代才列为“经”的。

有一种说法,《诗经》是孔子编辑整理的。孔子在修《乐经》的过程中,收集删节整理了《诗经》。有考证说,公元前544年的《诗经》与今天的版本已经很接近,而当时孔子才八岁。

讲《诗经》——现实主义诗歌之源

《诗经》的作用

《诗经》有啥用呢?《论语-阳货》说,“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

兴,指诗歌具体安排的艺术形象,可以激发人的精神之兴奋,可以使人从诗歌鉴赏中获得一种美的享受;观,是指诗歌真实地反映社会政治和道德风尚状况,因而能让人从中观察出政治的得失和风俗的盛衰;群,则是认为诗歌可以有使人互相交流情感、加强团结的作用;怨,是指文学作品有干预现实、批评社会的作用。

讲《诗经》——现实主义诗歌之源


《诗经》的文体有“风”、“雅”、“颂”三种。“风”即“土风”,十五国风,从民间采集而来,有160首。“雅”是朝廷之音,是士大夫作的。其中大雅31篇,政史结合,朝会用;小雅74篇,政治为主,宴饮用。“颂”40篇,宗庙祭祀用,分为周颂、鲁颂和商颂。

讲《诗经》——现实主义诗歌之源

《诗经》描绘的,主要是山西、陕西、河南等长江以北,黄河流域片区的生活情景,《诗经》中的美女,都是北方美女哟(请手动添加表情)。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