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论《内经》“是动病”与“所生病”

 johnney908 2017-06-24


今天和我们聊的论题是“是动病”与“所患病”,读过<<灵枢经>>的兄弟必定很熟悉,“是动病”与“所患病”是<<灵枢·经脉>>在叙说完每条经脉的循行起止后,对于疾病的证候记载。对于“是动病”与“所患病”的了解也是各说纷纭,没有一个公认的成果,从经文所述中能够得知,“是动病”和“所患病”是两个非常重要的概念,子孙医家对其有不一样见地。

先来看看原文,出自<<灵枢·经脉篇>>:“是动则病肺胀满,胀大而喘咳,缺盆中痛,甚则交两手而瞀,此为臂厥。是主肺所患病者,咳,上气,喘渴,烦心,胸满,臑臂内前廉痛厥,掌中热。气盛有余,则肩背痛风寒,汗出中风,小便数而欠。气虚则肩背痛寒,少气不足以息,溺色变。为此诸病,盛则泻之,虚则补之,热则疾之,寒则留之,陷下则灸之,不盛不虚,以经取之,盛者,寸口大三倍于人迎,虚者,则寸口反小于人迎也。”

从体现上看,两者很相似,好像难以分辩有何不一样,为了差异两者的特色,首要还要回到经脉的生理,经脉有十二,运转营血,而三阴三阳之气运转于表里,经脉中的气血与脉外的三阴三阳之气都出自水谷精微,曾经讲过,六气有循经行而入经,或许不入经等等。

是动病是病在三阴三阳之气,病在气分,不在经脉,三阴三阳之气是无形的,经脉是有形的,之所以称之为是动病,是因为判别是动病的真假,是以人迎脉和气口脉的比照,好像经文所述,盛者,寸口大三倍于人迎,虚者,则寸口反小于人迎。

所患病是指脏腑所生之病,内经说,其生五,其气三,五行主生,在人体对应脏腑,五行由五脏所主,六腑与之相合,所以所患病首要是主肺所患病,心所患病……

榜首:气血先后说。<<难经·二十二难>>云:“经言是动者,气也;所患病者,血也。邪在气,气为是动;邪在血,血为所患病。气主煦之。气留而不行者,为气先病也;血壅而不濡者,为血后病也。故先为是动,后所患病也。”即每一条经脉都分为气病和血病,气病在先,血病在后;新病在气,久病在血。可知,“是动病”是气分病,“所患病”为血分病。

第二:经络脏腑说。<<校注十四经体现>>以为:“是动病”为经络病,“所患病”为脏腑病。王冰也直接将“是动”解说为“脉动”,表明此经脉反常改变,则能够在本经循行所过

的地方呈现相应病症。因为“是动”病直接来源于脉诊病候,只言“动”而不言详细脉象,后人多将“是动病”直接解说为经络病。相对而言,“所患病”则为脏腑病。

第三:内因外因说。<<灵枢集注>>云:“夫是动者,病因于外;所生者,病因于内。”即经脉因受外邪侵略所发作的病证称“是动病”,本脏腑发作疾病影响到本经的称“所患病”。

第四:本经他经说。<<难经经释>>云:“<<经脉>>篇是动诸病,乃本经之病;所患病,则以类比而旁及他经者。”即本经之病称“是动病”,影响至他经之病称“所患病”。

第五:穴动诊病说。<<灵枢注证发微>>以为此篇“是动”之义,正言各经之穴动则知其病耳,及依据各经腧穴的脉动改变确诊疾病及预后。“主*所患病者”是对“是动”后所列病症的结语,表明经脉病触及的内容,而“主*所患病”以后所列病症,“或出本经,或由合经”,是对该经病弥补的另一组病症。

第六:病症主治说。上海中医学院<<针灸学>>(1974年版)也以为:“是动病”说病经脉的病理景象,而“所患病”是阐明该经经穴的主治证候。

能够以为,“是动”是因为本经脉改变而呈现的各种病候,其病候彼此之间在病理上必定彼此相关。张介宾注云:“动,言变也,变则变常而为病也。”也指出“是动病”为这一经脉发作反常改变就可能呈现有关病症。“是主……所患病”是指本经腧穴可主治之病症,能够是本经之病,亦能够旁及他经,病症规模较“是动”广,病候间不必定有病理上的联络。

以上几种观念,从不一样视点解说了“是动病”、“所患病”的意义,均有必定的理论价值。相对而言,“病症主治说”对比契合经文之义。考“主”有掌管、掌管之义,在医书中常引申为“主治”的意思。如<<灵枢。九针论>>有:“五日铍针……主大痈脓。“主”即主治之义。

<<阴阳十一脉灸经>>也有“是……脉主治其所产病”的记载,能够作为这一训释的佐证。因而,将“是主……所患病者”了解为“此经脉主治某脏所发作的病证”,是文通理顺的。所以,“病证主治说”把“是动病”释为该经发作反常改变所发作的病证,视“所患病”为该经脉腧穴所能主治的病证,主要依据即为经脉所循行的部位,所主的层次呈现反常以及经脉所配属的脏腑功用反常时的体现。

大连市中医医院
微信号:大连针灸 dlzy-zj(←长按仿制)

地址:大连市中山区解放路321号

                   

关键字:
看过本文的人还看过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