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古方解读—加减葳蕤汤

 水木年华138 2017-06-24
【出自】
    《通俗伤寒论》
 
【适宜】
    用于治疗老年人及产后感冒、急性扁桃体炎、咽炎等属阴虚外感者。
 
【组成】 
    生葳蕤、生葱白、桔梗、东白薇、淡豆豉、苏薄荷、炙甘草、红枣
 
【功用】 
    滋阴解表
 
【主治】 
    阴虚外感风热证。头痛身热,微恶风寒,无汗或有汗不多,咳嗽,心烦,口渴,咽干,舌红脉数。
 
【方解】 
    本方主治阴虚之体外感风热者。外感风热之邪,故头痛身热,微恶风寒,以及咳嗽,无汗或汗出不多,口渴等。阴虚之体感受外邪,易于热化,且阴虚者多生内热,故除上述见症外,尚有咽干,心烦,舌红,脉数之症。治宜辛凉解表,滋阴清热为法。《温病条辨》说:“汗之为物,以阳气为运用,以阴精为材料  ……其有阳气有余,阴津不足,又为温热升发之气所烁,而自汗出,或不出者,必用辛凉以止其自出之汗,用甘凉甘润培养其阴津为材料,以为正汗之地。”故用葳蕤(即玉竹)为君,入肺胃经,味甘性寒,为滋阴润燥主药,长于养阴,且滋而不腻,用以润肺养胃,清热生津。臣以葱白、淡豆豉、薄荷疏散外邪。白薇味苦性寒,其性降泄,善于清热而不伤阴,于阴虚有热者甚为合适;桔梗宣肺止咳以祛痰,大枣甘润养血,以助玉竹之滋阴润燥,都是佐药。使以甘草调和诸药。诸药配伍,共奏滋阴解表之功。
 
【运用】
    1.本方专为素体阴虚,感受风热而设。以身热微寒,咽干口燥,舌红,苔薄白,脉数为证治要点。若外感表证而无阴虚者,则不宜使用。
    2、若表证较重,酌加防风、葛根以祛风解表;咳嗽咽干,咯痰不爽,加牛蒡子、瓜蒌皮以利咽化痰;心烦口渴较甚,加竹叶、花粉以清热生津除烦。
 
【歌诀】
    加减葳蕤用白薇,豆豉生姜桔梗随,草枣薄荷八味共,滋阴发汗功可慰。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