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泻法

 水木年华138 2017-06-24
               
泻心法:
    属泻火通降法。适用于心胃火炽的治法。
    1、因胃火盛而牙龈肿痛、口臭、噪杂、便秘、舌红苔黄厚、脉数等。可用泻心汤以泻火解毒。
    2、心火盛而迫血妄行,症见吐衄、大便秘结、小便赤涩、目赤口疮、苔黄、脉数,也可用泻心汤治疗。
 
 
泻肝法:
    用苦寒药物清泻肝火的方法。
    临床上用于头痛眩晕、耳鸣耳聋、面红目赤、口干苦、胁部疼痛、呕吐黄苦水、急躁易怒、大便秘结,苔黄,脉弦数等肝火上升证候。
    常用方剂有:龙胆泻肝汤。
 
 
泻肺法:
    清泻肺内蕴热的方法。肺中伏热表现为:咳嗽气喘,身热不退,皮肤蒸热,傍晚尤甚,舌红苔黄,脉象细数等。
    常用方剂有:泻白散加味。
 
 
泄卫透热法:
    温病邪在卫分、气分之间,表现为身热、微恶风寒、心烦、口渴、无汗、舌苔黄白等症。
    无汗是卫分闭而不通,必须辛凉透达,令病人微有汗出(泄卫),从而使气分的热邪得以向外透散(透热)。
    常用药物有:浮萍、薄荷、淡豆豉、桑叶、菊花、银花、连翘、花粉等。
 
 
泄可去闭法:
    用泄泻之药,去除闭阻之证的治法。
    如肺实证而咳嗽气急痰多,用葶苈大枣泻肺汤,泻其闭阻于肺的痰热。有如因气郁而引起便秘、噎气、胸胁胀满,甚或腹中胀痛等。
    常用方剂有:四磨汤以降泄通便。
 
 
泻火解毒法:
    指清泻火热、热结,兼以解毒的治法。
    针对脏腑热毒化火,在清热解毒中,选以相应的归经药:
    1、黄  连:泻心火;
    2、龙胆草:泻肝火;
    3、大  黄:泻胃火;
    4、黄  芩:泻肺火;
    5、黄  柏:泻肾火。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