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断舍离是对自律生活的信仰

 风啸一揽众山小 2017-06-24

后有续,乃称断续;

才有得,故曰舍得;

于爱者,无忧亦无怖

(第三句出自《妙色王求法偈》)

断舍离是对自律生活的信仰

小敏结束6周轻断食后问我,你说我们现在吃太多,长胖了,才断食,才辟谷;但是辟谷起源千年之前,那个时候人们连饭都吃不饱,居然还搞辟谷?

我说,在我看来,辟谷是一个从被动挨饿到主动空腹的过程,是一种从苦难中寻求的精神寄托的行为。

每一个时代的智者,都会从生活的困境中追求精神的解脱。

在物欲横流的今天,瘦小的马云也喜欢辟谷断食。他在追求精神层面的享受。

就好像列夫·托尔斯泰说

绝食不止是健康,更是灵魂的喜悦。

断舍离是对自律生活的信仰

先秦哲人在面对食不果腹的生活环境,眼见百姓为了食物苦苦挣扎,饥荒时甚至“人相食”。

这种苦境,圣人心有不忍。

所以鸡汤派哲学家孟子提出“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劳其筋骨,饿其体肤。”把饥饿当成一种磨练。

断舍离是对自律生活的信仰

而逍遥派掌门人老子则说“余食赘形,故有道者不处。”意思是说,吃多了形体就会累赘,想要控制人生的智者,一定要控制体重。

断舍离是对自律生活的信仰

逍遥派第二代掌门人庄子就越说越玄乎“藐姑射之山,有神人居焉,肌肤若冰雪,绰约如处子,不食五谷,吸风饮露。”这句话接近于:像我们这样的仙女,向来只喝露水的。

断舍离是对自律生活的信仰

在条件艰苦的情况下,哲人从被动挨饿,引导人们主动空腹。

一方面是辟谷确实对某些疾病有治疗和缓解的作用,比如德国民众禁食最大的原因,是为了消除身体的疼痛;

但更多的则是精神上的追求,一个心平气和的断食,会带来欣快感,有些人甚至会上瘾。

断舍离是对自律生活的信仰

在这方面,西方和东方有惊人的相似。

且不说佛教创世人释迦摩尼成佛前六年时间里,每天只吃“一谷一麦”,最终在菩提树下冥想七日七夜悟道。

断舍离是对自律生活的信仰

《圣经》里其实有大量关于禁食的记载。比如说禁食可以治病,禁食可以洁净灵魂,禁食可以让你更加靠近上帝等等。

基督教目前有一些分支,只要不是小儿、孕妇或者重病者,周六须禁食一天,周日才可以做礼拜。

带着对神的敬意禁食,会充满力量和信念。

断舍离是对自律生活的信仰

(敬畏神灵,其实是敬畏自然。)

当然本文的目的,不是让你去信神拜佛。

而是,当你发现自己需要控制饮食,甚至是断食的时候,应当在平和的心态下,虔诚地接受它。

去体会这样的生活,抛离了做饭和洗碗的烦恼,去感受身体内部的改变。

你会发现,相比对食物的机械应付,永无止境的填塞,禁食会给你带来更多的愉悦感受。

断舍离是对自律生活的信仰

当你开始尝试生活上的断舍离时,丢弃掉那些无用却占据空间的东西,刚开始会不舍。

但当你看着整整齐齐的房间时,心会平静下来;你发现,这才我想要的生活。我想要每一个家具,都呆在它应该在的地方。

断舍离是对自律生活的信仰

断舍离,即是让你学会哪些是可以不吃的

而这个房间,就像你的肠胃,不去吃不该吃的东西,把该清出去的东西搬走,让你身体的内在,也清清静静,一气贯通。

就好像吕洞宾说的

欲要长生,腹中常清;欲要不死,肠无渣滓。

长寿的秘诀是快乐,而一个纠结于体重却不勇敢战胜它的人,怎么会快乐呢?

断舍离是对自律生活的信仰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