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做了心脏手术还能做核磁吗?(转载)

 才子和书生 2017-06-24
转自微信公众号,夏与何谈心脏
临床工作中,经常会碰到做了心脏瓣膜手术,特别是换了机械瓣膜的患者,如果腰椎不好了,想做个磁共振。结果放射科医生说你这个有金属瓣在心脏里,磁共振不能做的。你看人家把轮椅带进去,直接就吸在磁共振上下不来了。你的瓣膜也是金属的,会被吸出来的!!!是不是有种不明觉厉的恐慌呢。

其实这个误区不能怪放射科医生,很多心外科医生包括早期的夏医生,也是同样的想法。直到2007年美国心导管诊断介入学会领衔多家学会发布的《心血管器械植入患者MRI检查安全性科学申明》和2010年美国心脏病学基金会领衔制定的《心血管磁共振专家共识》的发布,才让我们对这个事情有了全面的了解。
我们对心脏有金属植入物的做磁共振主要会有两个担心,第一怕金属植入物在磁共振机的磁场影响下移位。其次,怕磁共振射频脉冲可使金属局部的温度升高,烫伤了心脏。对于以上两个担心,夏医生将一一解释。首先,我们的瓣膜都是手工缝合上去的,而磁场施加于人工瓣膜的力量远低于心脏跳动、射血产生的冲击力,有研究证实手术缝线固定瓣环组织的力量比4.7特斯拉场强产生的磁诱导力(目前医院常用磁共振最高场强3.0特斯拉)还要大得多。看到下面这张密密麻麻的缝线,你是不是觉得心安了不少呢。

目前的机械瓣膜,材料都是弱磁性的,在≤3.0特斯拉的磁共振中,产生的温度并不高,加上心脏内血液的流动带走热量,因此完全不用担心产热会烫伤心脏组织。来看看目前常用的几种瓣膜的说明书上怎么写的吧,看了以后,是不是完全心安了呢。

目前医院里面常规使用的磁共振,最大磁场强度为3.0特斯拉。也就是说我们所换的瓣膜,是可以立即进行磁共振扫描的。不过,我们要注意到,瓣膜的存在会导致它周围磁共振成像出现伪影。所以对于心脏磁共振,还是不建议做,因为显示不清。
在心外科,植入材料除了心脏瓣膜是金属的,还有一项植入物,几乎所有手术病人都要使用,那就是钢丝,用作胸骨的缝合。这个也是金属材质,夏医生往往会告诉手术后的病人,上飞机过安检的时候,警报器到胸口的时候可能会滴滴的报警,这时候淡定的来一句“我做过心脏手术的”,保证你不会被当作恐怖分子。
关于钢丝,夏医生还有个真实的故事要讲,也正是这个故事,让夏医生有了写这篇文章的想法。一位心脏术后的患者,因为腰部疾患需要做腰椎磁共振,结果放射科医生死活不给做,说是有钢丝不能做磁共振。最后,患者不得不去到外科开刀拿掉钢丝。夏医生第一次听到这个事件的时候也是很震惊的,医务人员尚且有这么大的认识误区,更不用说对医疗毫无所知的患者。在这里,请允许夏医生一一解释。
首先,我们现在用的钢丝,材料是316L不锈钢。夏医生特意拿来了钢丝的说明书展示下。

这个316L不锈钢其主要成分是铬和镍,搜索下百度,可以看到这款不锈钢是弱磁性或无磁性的。

钢丝的缝合是固定在胸骨上,比瓣膜的缝合更加牢固。并且,深埋在皮下组织和皮肤之下,再加上几乎无磁性状态,在3.0及以下的磁场中是很安全的。至于产热情况,因为钢丝本身极为纤细,对应瓣膜这样大片金属在磁场中才上升1度左右的产热,纤细的钢丝产热完全可以忽略不计。所以,带钢丝的患者去做磁共振,没问题!!!
心脏外科还有一类疾病,叫主动脉夹层,治疗方案中可能会放入一个主动脉的支架。这个支架也是含有金属的。

夏医生找了一个支架的说明书,里面也有关于磁共振的说明

划线的部分翻译过来,其实和瓣膜的说明类似,,在3.0及以下强度,最大空间磁场梯度为720高斯/厘米或以下做磁共振是安全的。
最后,还需要着重指出,夏医生所有的资料都来自于近期。非常早期的瓣膜及支架有可能不适用,但是每个瓣膜或者支架都会有一本使用说明,做磁共振之前请参阅说明。
希望看过这篇文章的患者,可以不再出现为做磁共振再去做一次手术的悲剧。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