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两个字能概括麻黄人吗?

 陈鑫医师 2017-06-25


我们在中医药大学老师讲解的第一个中药就是麻黄,讲第一个方剂就是麻黄汤。我现在还记得当年的方剂老师跟我们讲过临床上已经用麻黄汤了。一晃17年过去了,麻黄和麻黄汤的地位逐渐被提高,经方医师临床应用的经验也越来越多了。麻黄的地位非常重要,为什么?它是可以治病的,而且常常可以治疗大病、重病、急病!

黄煌老师研究经方方证,开创性地提出方人药人的概念,这是中医体质学说,非常有意思。这里简单概括麻黄人特点:一般肌肉发达,腹肌较有弹性,腹壁脂肪较厚;常常是胖或浮肿、同时皮肤干燥而粗糙,不容易出汗,皮肤无光泽、发暗;容易困倦,感觉和反应比较迟钝;脉搏有力。结合麻黄作用、药证、麻黄体质的特点,今天我们就聊一聊疾病状态下的麻黄人。

麻黄性温,味辛、微苦,有发汗散寒、宣肺平喘、利水消肿的功效。《神农本草经》对麻黄这样阐述:“主中风伤寒头痛温疟,发表,出汗,去邪热气,止咳逆上气,除寒热,破症坚积聚,一名龙沙。”这些描述不能概括麻黄人的特点。

1.脑闭

麻黄人的一般思维反应比较迟钝,技巧性动作稍差。常常无精打采、思睡,严重的昏睡和昏迷。而麻黄刚好可以提神,起到兴奋作用,效果不比咖啡和茶叶差。脑窍闭塞最严重的状态就是昏迷。而有一首方剂叫还魂汤在一定范围内可以治疗昏迷的,当代著名经方家黄仕沛老中医就常常用还魂汤来治疗昏迷的病人。还魂汤其实就是麻黄汤组成,麻黄、桂心、甘草、杏仁。《千金方衍义》:此即《伤寒论》“太阳例”中麻黄汤,以桂心易桂技入肝以招其魂;麻黄入肺以通其魄;杏仁入络以降其逆;甘草入腑以缓其暴,暴逆散而魂魄安矣。因此麻黄可以治疗脑闭。

唐代政府只把《伤寒论》与《小品方》两书并列为医家必修之书,还魂汤就是出自于 陈延之《小品方》。 相传大约在公元483年,栖霞山的一所墓穴前,一位巫师对着一位“死人”正在装神弄鬼地施行法术。这时一匹快马奔驰而来,从马上跳下一人,拨开围观的人群,伏身对法师身旁的“死人”做起了人工急救,然后叫人将“还魂汤”灌入“死人”的口中。约摸一刻钟以后,“死人”终于有了气息,睁开了无神的眼睛。此人就是陈延之。


2.鼻闭

我们知道在感冒、鼻炎、鼻窦炎时常常会发生鼻塞不同,临床医生会使用呋麻滴鼻液来通鼻,这里面的主要成分就是麻黄碱,麻黄碱外用可以通鼻窍。中医上认为“肺开窍于鼻”、“肺气通于鼻”,肺气和则呼吸通畅、鼻能知香臭,肺气虚、津液停聚、壅塞鼻窍,遂致鼻鼽。麻黄可宣肺而通鼻窍。临床有很多报道使用麻黄类方来治疗鼻炎,如:麻黄附子细辛汤、麻黄连翘赤小豆汤、射干麻黄汤、小青龙汤等等,但是一般对过敏性鼻炎效果比较好。其他鼻炎同样有效,但是需要根据病人寒热虚实等情况进行调整处方和配伍。


3.肺闭

肺主气司呼吸,肺气不能宣发而闭塞则会呼吸不畅,出现咳嗽、气喘等表现。轻者仅仅是气管炎、支气管炎,重则支气管哮喘、肺炎,甚至重症肺炎。这些疾病的发生其实就是“肺气闭塞”的表现。而麻黄是宣肺平喘的要药。郭士魁老中医临床将“肺闭咳喘”、“麻毒闭肺”、“风热闭肺”之证型通称为“肺闭证”。郭老认为肺闭不通,多用汗法,宣肺开闭法贯穿治疗始终,并告诫:在早期“若关门杀贼只用寒凉退热剂,终成肺闭。但凭面青、舌红、脉虚诸次要症,而早期采用扶正养阴,,腻滞其邪,病邪一天天深入,终至闭死”。他主张使用麻杏石甘汤合千金苇茎汤加减。

临床上可以宣肺平喘的方剂还有很多,麻黄类方是主要的组成。当然除了麻黄类方外,也还有很多治喘的方剂,可以根据病情急慢、虚实、寒热选用。

肺炎是肺泡内炎性渗出也是肺闭的表现

4.经闭

这里的“经”主要是经络、经脉的意思。我们说经脉受阴寒而阻滞,常常出现肌肉酸痛。麻黄能疏通太阳经气,故可以治疗太阳经的疼痛,就是太阳病提纲证的表现:“太阳之为病, 脉浮, 头项强痛而恶寒”也是麻黄汤证的特点:“太阳病,头痛 发热,身 腰痛,骨节疼痛,恶风,无汗而喘,麻黄汤主之。”“太阳病,脉浮紧,无汗,发热,身疼痛,八九日不解,表证仍在,此当发其汗。……麻黄汤主之。

而张锡纯又称麻黄味微苦,性温。为发汗之主药。于全身之脏腑经络,莫不透达,而又以逐发太阳风寒为其主治之大纲。”。另外黄煌老师认为麻黄体质与湿家相似。《金匮要略·痉湿暍病脉证治》:“湿家之为病,一身尽,发热,身色如熏黄也。”又:“湿家,其人但头汗出,背强,欲得被覆向火。若下之早则哕,或胸满,小便不利,舌上如胎者,以丹田有热,胸上有寒,渴欲得饮而不能饮,则口燥烦也。”湿家是对平素湿重患者之通称,多有身疼肢重、发热、头汗出、胸满、小便不利等证。湿邪则容易阻滞气机,经脉不畅,同样可以出现疼痛。麻黄类方中有很多可以治疗经脉痹阻的疼痛,其中以关节疼痛多见。


5.闭经

这里的“经”是指月经。闭经是多种疾病导致的女性体内病理生理变化的外在表现,是一种临床症状而并非某一疾病。闭经的原因较多。中医上闭经的原因大抵分为血枯、血瘀、寒凝、热涸、痰阻、气郁和脾虚等。但是麻黄体质的闭经,多为土豆型体质(我称为冬枣型),偏壮,偏胖。

《妇科切要》所云:“肥的妇人,经闭而不通者,必是湿痰与脂膜壅塞之故也。”而五积散就是麻黄体质的月经催进剂。也有用葛根汤和阳和汤来治疗闭经。个人认为对于其他体质的女性闭经通过配伍也可以加用麻黄来催经。

6.汗闭

中医有句俗语“无汗麻黄,有汗桂枝”。麻黄有发汗作用,一般麻黄体质的病人不容易出汗,他们的汗腺是闭塞的。“无汗一症”对鉴别麻黄体质特别重要,患者多无汗或少汗并且平素不易出汗,故其皮肤多见干燥而粗糙,或如粟粒,或如鱼鳞,其肤色多黄暗而缺乏光泽。张仲景在判定使用麻黄后的疗效时,常以患者服药后有无出汗作为标准。麻黄中的挥发油、麻黄碱阻碍汗腺导管对钠离子的重吸收汗腺分泌;兴奋中枢,外周α受体。

感受寒邪是,汗腺闭塞,热不能越,邪气也不能外泄。而如果汗孔开,邪气也容易祛除,汗后脉静身凉则病退。

黄老师总结麻黄人为黄肿人,是指面色黄暗而浮肿或有浮肿貌者,患者多见小便量少。麻黄人的汗闭是不容易出汗,容出现水肿,容易出现痤疮。临床上判断麻黄体质最简单的就是熊腰虎背,背特别厚实,这也叫“葛根汤背”!有些痤疮,葛根汤也有效的,背上的痤疮最严重最多。其实也是汗液不得发越的原因。

另外还有一个常常用来治疗皮肤病的方剂,就是防风通圣散,民谚:有事没事,防风通圣。本方为表里双解剂。

《本草正义》:麻黄轻清上浮,专疏肺郁,宣泄气机,是为治感第一要药,虽曰解表,实为开肺,虽曰散寒,实为泄邪,风寒固得之而外散,即温热亦无不赖之以宣通。

7.尿闭

宣肺利水是麻黄的重用最有之一。麻黄类方中很多是利水的名方,如越婢汤、越婢加术汤、麻黄连翘赤小豆汤、麻黄甘草汤、麻黄附子汤等等。麻黄的利水是通过宣肺治疗来让肺能通调水道。《丹溪心法·小便不通》:并将探吐一法,譬之滴水之器,闭其上窍,则下窍不通,开其上窍,则下窍必利。后代医家将开玄肺气,升举中气,而通下焦之气的治疗方法称为“提壶揭盖”。

麻黄中利尿 有效成分 d-伪麻黄碱。可以通过扩张肾血管增加肾血流量、阻碍肾小管对钠离子的重吸收从而起到利尿效果。

提壶揭盖就是宣肺气利小便


8.其他

当然麻黄体质还容易出现便闭、子宫闭、耳闭、喉闭等等,我个人理解可能九窍闭塞都有机会使用麻黄或麻黄类方。针对麻黄体质的病人使用麻黄安全有效,但仍有很多需要临床注意。这就是如何安全使用麻黄或麻黄类方。

关注麻黄人特点:麻黄类方治疗麻黄人是有效安全的,如果简单归纳麻黄人就是:皮糙肉厚、熊腰虎背、黄肿黑胖、毛孔粗大等特点。

麻黄剂量的选择:麻黄剂量建议滴定,逐渐增加剂量。治疗疾病,根据配伍、病情、体质、服药反应来调整剂量。当然临床上还需要根据病情选择生麻黄还是炙麻黄。

注意哪些人慎用:从西医角度来看,运动员慎用;心衰、肺心病、心率过快、失眠等病人慎用;肺肾虚喘者禁用;本品能升高血压,失眠及高血压患者慎用。从体质角度来看:肌肤白皙、有上冲感、容易烘热、出汗;脉弱无力;平素容易头晕、目眩、心悸、失眠、烦躁不安者;极度消瘦者。

麻黄九禁的背后:咽干、淋家、疮家、衄家、亡血、汗家、胃中寒、尺脉迟和尺脉微是使用麻黄汤的禁忌。这里所说的''是胃中寒,中阳不足;'尺脉迟'提示了阴血不足;'尺脉微'提示了阳气不足。从正气的角度来说,是阴阳气血俱不足,或者阴,或者阳,或者气,或者血,或中焦或下焦虚衰不足的;从邪气的角度来讲,或者是湿热,或者是毒热,或者是阴虚而热盛,虚热内盛的,都应该慎用,严格的说是禁用麻黄汤。

参考文献

黄煌.中医十大类方。张仲景50味药证。

提问1:麻黄体质青壮年常见,但是随着年龄的增加,麻黄体质可能会变为另外一种体质,猜猜是什么体质?

提问2:用两个字概括疾病状态下麻黄体质特点,猜猜是哪两个字?

参与的朋友可以留言,两个问题都正确者会有惊喜,可选择《中医十大类方》《张仲景50味药证》电子版中一本。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