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治愈系书籍推荐—《卓有成效的管理者》

 打瞌睡的大猫 2017-06-25

治愈系书籍推荐—《卓有成效的管理者》

如果你正在经历以下情况,我向你推荐这本经典书籍——《卓有成效的管理》:

  • 作为知识工作者,你的工作富有创意,充满挑战,不过你发现从量的角度上看产出似乎并不多,如何对应公司的全面绩效考核;

  • 身为管理者,感觉自己能支配的时间越来越少,协调关系的事情花费你大量的时间,你感觉自己的产出不如以前多了;

  • 随着公司的发展,新进人员加快,管理者也增多,你和你上司的精力也被分散得更多,你的工作情况与进度得到上司的关注越来越少;

  • 你感觉自己怀才不遇,胸中激情无人理解,不被重视,甚至没有表达的机会;

  • 除了对下属的技能辅导、心理辅导、绩效面谈等,你发现如何与上司更好相处、得到上司更多理解与支持甚至难度更大;

  • 公司管理制度并不完善的情况下,如何发挥你的主观能动性,促进管理的规范与灵活;

  • 世界变化很快,如何透过复杂的表面,抓住真正重要的东西,并大胆舍去不重要的东西……

治愈系书籍推荐—《卓有成效的管理者》

作为管理学“大师中的大师”的“经典中的经典”之作,《卓有成效的管理》从上世纪60年代面市以来,影响着无数管理研究者和实践者。所谓经典,经得起时间考验。虽然时代在快速变化,但德鲁克先生前瞻性的思想在今天依然具有很强的适用性。《美国商业周刊》评价到:“德鲁克是企业管理大师,他的理论是世界公认的条理最清晰,最具体可行的管理经典,是当代最经久不衰的管理思想。”

初读此书,你会发现,你现在遇到的上述问题可以从中找到解释,获得力量,引导你找到正确的方向与做法。所以,我更乐意将它归类于“治愈系”书籍,专治知识型工作者、管理者。以下,我摘录一些本书观点,供提前“疗伤”。(原先我对每一条观点都加了个人的注解,之后发现所有我个人对大师的注解都是多余的,于是都删除了。)

1. 知识工作者如何让自己的工作更有效?

知识工作者并不生产本身具有效用的产品。他生产的是知识、创意和信息。这样的产品本身并无用途,只有通过另一位知识工作者,把他的产品当做投入,并转化为另一种产出,它们才具有实际的意义。再伟大的智慧,如果不能应用在行动上,也将是毫无意义的资料。

2. 谁是管理者?

在一个现代的组织里,如果一位知识工作者能够凭借其职位和知识,对该组织负有贡献的责任,因而能实质地影响该组织的经营能力及达成的成果,那么他就是一位管理者。

3. 管理者不一定都是有下属的。

在现代社会中,许多非主管人员也正渐渐成为管理者。在一个知识型组织中,固然需要经理人,同样也需要能做出贡献的“专业人才”,来出任需要负责、决策,并拥有一定职权的职位。

4. 什么人是“高层管理者”?

一个人如果只知道埋头苦干,如果老是强调自己的职权,那不论其职位有多高,也只能算是别人的“下属”。反过来说,一个重视贡献的人,一个注意对成果负责的人,即使他位卑职小,也应该算是“高层管理人员”,因为他能对整个机构的经营绩效负责。

5. 我们常常低估了做好一项任务所需要的时间。

一位经理人如果以为他与下属讨论一项计划、一项方针,或是一项工作表现,只需要15分钟就够了,那他一定是自欺欺人。如果你真想影响别人,那至少需要一小时以上。如果你想和别人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那就需要更多时间。

6. 用脚走不通的路,用头可以走得通。

一件工作,用“脚”的时间越少(体力劳动),则需用“头”的时间肯定越多(脑力劳动)。我们为了使一般工人、机械操作员以及一般职员的工作变得更容易,就必须更加重视知识工作者的工作。

7. 管理者如何突破限制?

重视贡献,才能使管理者的注意力不为其本身的专长所限,不为其本身的技术所限,不为其本身所属的部门所限,才能看到整体的绩效,同时也才能使他更加重视外部世界。只有外部世界才是产生成果的地方。

8. 如何使专业人员的工作卓有成效?

他们会向机构内部人员(包括他们的上司、下属,特别是其他部门的同事)提出这样的问题:“为便于你为机构做出贡献,你需要我做些什么贡献?需要我在什么时候,以哪种形式,用什么方式来提供这些贡献?”

9. 如何看待职场人际关系?

在以工作或任务为主的环境下,如果我们不能有所成就,那就算我们能与人和谐相处,愉快交谈,又有什么意义呢?反过来说,如果能在工作上取得成绩,即使偶尔疾言厉色,也不至于影响人际关系的。

10. 为什么沟通常常无效?

原来我们一直把沟通当成是上对下的事,是主管对下属的事。仅靠上对下的单向关系,沟通永远不可能成功。上级对下属越想说得严厉,下属就越听不进去。下属要听的是自己想听的,而不是对方所说的。

11. 如何看待下属的不同意见?

下属越是能干,就越愿意自己承担责任,他们的所见所闻,所看到的客观现实、机会和需要,也越与他们的主管不同。下属的结论和主管的期望往往是明显对立的。

12. 如何看待人的短处?

不管是谁,如果他在作用一个人时只想避免短处,那他所领导的组织最终必然是平平庸庸的。所谓“样样皆通”,实际上可能是一无是处。才干越高的人,其缺点往往越多。

13. 不着眼于发挥人之所长的管理者本身就是一位弱者。

有效管理者知道他们之所以用人,是用人来做事,而不是用来投主管之所好。他们从来不问:“他能跟我合得来吗?”他们问的是:“他贡献什么?”他们从来不问:“他不能做什么?”他们问的是:“他能做些什么?”

14. 考评办法为什么常常流于形式?

今天大多数组织制定的考评办法,其实是脱胎于一般医生对病人的评估。医生的目的在于治病,医生重视的是病人的毛病,而不是病人的优点。凡是医生都有一种想法:健康的人是不会来找他的。所以,以医生的立场来说,找毛病是诊断疾病的一个过程。

15. 考评一个人我们要自问的其中一个问题。

如果我有个儿子或女儿,我愿意让我的子女在他的指导下工作吗?如果愿意,理由是什么;如果不愿意,理由是什么?

16. 如何了解并发挥长司的长处?

它所涉及的,与其说是“提什么建议”的问题,倒不如说是“如何提出这一建议”的问题。换言之,向上司提出建议时,应考虑的不光是轻重是非,更重要的是建陈述的先后顺序。

17. 如何才能集中精力?

有效的管理者开始做一项新的业务,一定先删除一项原有的业务。这对控制组织的“膨胀”是非常必要的。“膨胀”如不加以控制,组织就会变得涣散、难以管理。社会组织恰如生物有机体,必须保持小而精的状态。

18. 确定事情优先次序的原则与勇气密切相关。

大凡从事研究的科学家选择研究课题时,如果着眼于易于成功而非着眼于接受挑战,那纵然能够成功,其成功也相当有限。他们的成功,也许可以使他们的名字在别人的论文中出现,但却不能创造出一条以他们的姓名命名的“某某氏定律”来。

……这样精辟独到又朴实无华的观点,在书中还有很多,引导我们返璞归真,拨云见日,并形成自己的价值标准,用于指导我们的管理行为。

我大学修的是管理学,早知此书影响力,在培训圈里,很多老师也纷纷推荐给企业管理者阅读,我所看到的经理人培训课堂的奖品,如果有书籍,那本此一定是出现得最多的。如此重要的地位和影响力,以至我要读的时候,虔诚的把所有的文字都阅读,包含封面封底、内容简介、目录、各推荐序等,甚至买了本书音频,平时行走路上可以随时听。

爱默生说过:“我们长期以来的想法和感受,有一天将会被某个陌生人一语道破。”而读此书时,我们可能时而拍案叫绝,时而泪眼婆娑,我们虔诚的像一个信徒。

如果你也和我一样,只跟随自己内心的声音和接受大师的教导,并且你身处于企业管理架构中,那本书《卓有成效的管理者》你一定要读,多读。它治愈我们的心灵,指导我们的行动。

治愈系书籍推荐—《卓有成效的管理者》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