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现代汉语定义

 鱼丸霄 2017-06-26

1. 语法这个术语有两个含义,一个指语法结构规律本身,即平常说的语法事实;另一个指语法学。 

2. 语法学分词法和句法两个部分。  

3. 词法的研究范围包括词类和各类词的构成、词形变化(形态)。

4. 句法的研究范围是短语、句子的结构规律和类型。

5. 语法具有抽象性(概括性)、稳固性和民族性。

6. 语法单位可以分成四级:语素、词、短语、句子。 

7. 短语是语义上和语法上都能搭配而没有句调的一组词,是造句的备用单位。 

8. 句子是具有一个句调、能够表达一个相对完整的意思的语言单位。

9. 句法成分可按照它们在不同的结构类型中的结构关系定出不同的名称。  

10. 词类是词的语法性质的分类。分类的依据是词的语法功能、形态和意义,主要依据是词的语法功能,形态和意义是参考的依据。  

11. 词的语法功能指的是:一是词在语句里充当句法成分的能力,即词的职务;二是词与词或短语的组合能力。  

12. 词的形态可分为两种:其一指构形形态,例如重叠;其二指构词形态,例如加词缀。 

13. 词的意义,这里指语法上同类词的概括意义或意义类别。 

14. 按照汉语语法,词可分为实词和虚词。  

15. 实词再细分为名词、动词、形容词、区别词、数词、量词、副词、代词以特殊实词拟声词叹词共十种。

16. 虚词可再细分为介词、连词、助词、语气词共四种。

17. 判断动词“是”。表示事物的特征、质料、情况。表示事物的存在。

注意副词“是”常在谓语动词、形容词前,表示肯定,相当于“的确、确实”

18. 动词可以按带宾语的功能分为及物动词和不及物动词。及物动词又可分为名宾动词、谓

宾动词、名谓宾动词等。 

19. 动词和形容词的语法特性大同小异,可以合称为谓词。 

20. 动词的重叠方式是AA式或ABAB式,表示动量少或时量少;形容词重叠方式是AA式或AABB式,表示程度加深或者程度适中。

21. 量词表示计算单位,可分为物量词和动量词两大类。

22. 数词量词与名词的语法功能比较接近,三者合起来成为与谓词相对的“体词”  

23. 代词指有代替、指示作用的词。按句法功能可划分为代名词、代谓词、代副词;按作用

可分为人称代词、疑问代词、指示代词。  

24. 疑问代词有任指和虚指两种引申用法,不表疑问。任指表示任何人或事物,说明在所说的范围之内没有例外;虚指表示不能肯定的人或事物,包括不知道、说不出或不想说出的。

25. 虚词有共同的特点,一是依附于实词或语句,表示语法意义;二是不能单独成句,不能

单独做句法成分;三是不能重叠。  

26. 介词短语常作状语,少数可以作补语和定语。

27. 助词可分为结构助词(的、地、得)、动态助词(着、了、过、看)、比况助词(似的、一

样、(一)般)、其它助词(所、给、连)。28. “着”用在动词、形容词后面,表示动作在进行或状态在持续。即有时表示动作正在进

行中,有事表示动作结束之后的状态在持续。

29. “用在动词、形容词后面,表示动作或性状的实现,即已经成为事实。
30. “
用在动词、形容词后面,表示曾经发生这样的动作或者曾经具有这样的性状。
31. “
可以作结构助词和语气词。
32. 
词的兼类是某个词经常具备两类或几类词的主要语法功能。 
33. 
汉语组成短语的语法手段是语序和虚词。 
34. 
按短语构成要素是否凝固来分类,可分为固定短语和临时短语(非固定短语).能加句调独立成句的叫自由短语,不能加句调独立成句的叫不自由短语,又叫黏着短语。 
35. 
短语类型主要有:主谓短语、动宾短语、偏正短语、中补短语、联合短语。  
36. 
前项后项共作一个成分,因前后语法地位相同,故名同位短语;又因前后项有互相说明
的复指关系,故又叫复指短语。  
37. 
由数词加量词组成的短语叫数量短语;由指示代词、疑问代词加量词组成的短语叫指量短语;统称为量词短语。 
38. 
主语根据语义可分为施事主语、受事主语和中性主语。 
39. 
定语和中心语的语义关系多种多样,总的来说,可以分为限制性定语和描写性定语。  
40. 
状语的语义类别可分为限制性状语和描写性状语。   
41. 
补语包括结果补语、情态补语、程度补语、趋向补语、数量补语、时地补语、可能补语(可能结果补语、可能趋向补语)。
42. 
分辨动词后的成分是补语或是宾语,主要是看标记、关系和词性。43. 中心语根据同它配对的成分性质的不同可分为三种:定语中心语、状语中心语和补语中心语。   
44. 
独立语从表意作用可分为插入语、称呼语、感叹语、拟声语。
45. 
单句可以根据不同的标准来分出句型和句类。句型是根据结构分出来的类,句类是根据
全句语气分出来的类。   
46. 
存现据可细分为存在句、出现句和消失句三种。 
47. 
根据语用的需要,按照一定的规则把甲句变成乙句,这叫句子的变换。他是通过移位、添加、删除、替换等方法来实现的。  
48. 
句类是根据全句的语气分出来的类。
49. 
疑问句根据提问的手段和语义情况,可以分为四类:是非句、特指句、选择句、正反句。 
50. 
要求对方做或不要做某事的句子叫祈使句。它可分为两大类:一类是命令、禁止;一类是请求、劝阻。  
51. 
汉语语法的系统研究始于1898年马建忠的《马氏文通》。   
52. 
复句是由两个或两个以上意义上相关、结构上互不作语法成分的分句加上贯通全句的句调构成的。 
53. 
从复句的关联词语看,复句中分句之间的关系有时用关联词语来表示,这种方法叫关联法;有时不用或不能用关联词语表示,这种叫意合法。口语中多用意合法,书面语多用关联法。  
54. 
根据分句间的意义关系划分,复句可以分为联合复句和偏正复句两大类。  
55. 
联合复句可分为并列、顺承、解说、选择、递进五小类。 
56. 
偏正复句可分为条件、假设、因果、目的、转折五小类。
57. 
根据结构层次多少划分,复句可以分为一重复句和多重复句。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