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故乡故事】说一说“内史第”的由来

 昵称40045455 2017-06-26

228


NEISHIDI

——沈树镛和内史第

为什么叫“内史第”?



▲内史第门楼

大家都知道,川沙有“内史第”,主人叫沈树镛。但是,许多人不知道,为什么叫“内史第”,又为什么被称为“浦东文化之根”? 

今天,小编和大家一起说说这方面的事儿。


沈家大院


“内史第”原来叫“沈家大院”,为沈树镛祖上所建。

沈树镛

“内史第”里展示的沈树镛


沈树镛画像 

清咸丰九年(1859年)沈树镛中举,约过了两年,皇帝钦定沈树镛为内阁中书,相当于今天我们说的皇宫的秘书,是一个六品官。沈树镛非常高兴,马上回到老家,把祖上所建的沈家大院修缮一番,并且改名“内史第”。



明明是 “中书”怎么叫“内史”

原来“中书”在宋代以后又称为“内史”,所以这是一幢“内史官员的府第”——“内史第”由此而来。




“内史第”是沈家的,怎么成了黄炎培故居

原来沈家几代都是一脉单传,沈树镛上任去后,门庭冷落。于是出嫁在南汇瓦屑的沈树镛的姐姐一家子搬进来住了。她就是黄炎培的奶奶。黄炎培爷爷奶奶生了六个子女,六个子女又繁衍后代,到黄炎培这一代,内史第人丁兴旺。


黄炎培故居


内史第的今日

早先的内史第


未修缮前的内史第


如今的内史第


之后一百年左右的时间,由于各个家庭起起伏伏,人员进进出出,加上社会变迁,时局变化,内史第的成员也有了非常大的变化。


里面住过居民,

也有过单位办公,

号称“72家房客”

最后,

政府接管了内史第。

●收藏●

沈树镛和内史第

 
 
1936年出版的《川沙县志》中记录的沈树镛收藏
内史第的主人沈树镛,不仅是高官,还是一位饱学之士和书画鉴赏与收藏名家。他收藏了大量的秘籍、书画、金石,尤以碑帖为最珍贵,其中《熹平石经》更是精品中的精品。



●汉石经室●

沈树镛和内史第

 
 



内史第中展示的“汉石经室”

沈树镛对自己的收藏颇为自豪,他将“内史第”的书斋取名为“汉石经室”。使得内史第有“富甲东南”之誉,“浦东文化之根”之称。



《熹平石经》
简介


 

《熹平石经》刻于东汉灵帝熹平四年(公元175年),共刻了9年,是中国历史上最早的一次石经刻制工程。

 

石碑上刻有儒学经典《周易》、《尚书》、《鲁诗》、《仪礼》、《公羊传》、《论语》、《春秋》。

'熹平石经'共20万字,

用隶书体刻在46块高一丈、宽四尺的长方形石碑上,

后因战乱毁坏,

自宋代以来偶尔有石经残石出土,

历代总共发掘和收集了8800多字。

是极其珍贵的文物。


沈树镛

和内史第

同治二年

(1863年)

沈树镛获得宋拓《熹平石经》残片,共127字,不久,又获得《熹平石刻》残字,被称为川沙文化史的一件盛事。对此,沈树镛专门进行研究,著有《汉石经室丛刻目录》、《汉石经室跋尾》等书。可惜的是,沈树镛的收藏早已散落在民间。


1936年出版的《川沙县志》中记录的沈树镛收藏的残字 


                                 作者:杨惠林

                               照片:顾昔  杨惠林

美编:宋一凡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